三门峡市

✍ dations ◷ 2025-07-20 11:44:37 #三门峡市
三门峡市,古称陕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市境东接洛阳市,南界南阳市,西与陕西省渭南市、商洛市相邻,北隔黄河与山西省运城市相望。地处豫西山区和黄土丘陵地带,市区位于黄河南岸,洛河和涧河流经境内。全市总面积9,936平方公里,人口226.87万,市人民政府驻湖滨区。三门峡是陇海铁路上重要的城市,伴随着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建设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相传大禹治水,使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河道中由鬼石和神石将河道分成三流,如同有三座门,三门峡由此得名。三门峡水库建成后,将神石和鬼石作为坝基。古为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西周时属焦国、虢国。周成王时,周公和召公以陕原为界,分周而治。《括地志》记:“周、召分陕,不因城名,从原而界也”。春秋时期先属虢,后属晋。战国分属韩、秦、魏等国。秦置陕县,属三川郡。西汉高帝二年(前205年)改三川郡为河南郡。元鼎四年(前113年)于函谷关边置弘农郡,治弘农县(今灵宝市东北),陕县属之。东汉及魏晋沿袭。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陕州,治陕县(今陕州区)。太和十八年(494年)废陕州。北魏宣武帝改陕县为北陕县。东魏天平初复置陕州。西魏大统三年(537年)再废。北周北陕县复名陕县,明帝年间复置陕州。隋大业三年(607年)废陕州,陕县属河南郡。义宁元年(617年)于陕县复置弘农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弘农郡为陕州。天宝元年(742年)改陕州为陕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陕州。天祐元年(904年)改陕州为兴唐府。唐哀帝时恢复陕州。北宋陕州属永兴军路。金代属南京路。元代属河南府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陕县入陕州,属河南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陕州为陕州直隶州。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改县,陕县属豫西道,次年改为河洛道。1928年废道制。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陕县属河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县属陕州专区,为专署驻地。1952年陕州专区并入洛阳专区。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析陕县会兴等七乡设立三门峡市,由省直辖。1962年改由洛阳专区管辖。1969年洛阳专区改称洛阳地区。1986年1月,撤销洛阳地区,三门峡市升为地级市,将渑池、陕县、灵宝、卢氏4县划归三门峡市管辖,义马市由三门峡市代管;同年5月设立湖滨区。2015年2月,撤销陕县,设立陕州区。三门峡市位于河南西部,豫、晋、陕三省交界,东连洛阳,南接南阳,西与陕西渭南接壤,北隔黄河与山西运城相望。三门峡市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高度一般在300—1500米之间,位于灵宝境内的老鸦岔海拔2413.8米,是河南省最高峰。全市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54.8%,丘陵占36%,平原占9.2%。三门峡市地处中纬度内陆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历年平均气温13.2℃,年平均日照2354.3小时,平均日照率51%,历年无霜期184——218天,平均年降雨量550——800毫米。全市河流水系除黄河外,还有洛河、弘农河、老灌河三大河流和众多支流,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三门峡下游河中心有一块巨石在河道中挺立,经河水猛烈冲击,屹立几千年而不倒,叫做“砥柱山”,中国的成语“中流砥柱”就由此而来。三门峡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23387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57749人,增长2.65%。其中,男性人口为1148357人,占51.41%;女性人口为1085515人,占48.5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5.79。0-14岁人口为348837人,占15.62%;15-64岁人口为1702084人,占76.19%;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2951人,占8.19%。三门峡市交通便利,境内有陇海铁路(连云港—兰州)、浩吉铁路(浩勒报吉—吉安)、徐兰客运专线(徐州—兰州)、 连霍高速(连云港-霍尔果斯)、 呼北高速(呼和浩特—北海)、 310国道(连云港—天水)、 209国道(呼和浩特—北海)等交通干线。

相关

  • 茎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是大多数植物可见的主干,也是维管植物两个主要结构之一,另一个是其根。茎是位于植物生长叶片的节点(或作“结节”)之间的部分。当然,例如仙人掌的变态茎。
  • 臭氧层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臭氧层密度低,如果它被压缩到对流层的密度,则只有数毫米厚。大气层的臭氧的形成主要是因氧气分
  • 抗原性抗原性(antigenicity),又称为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Ag)与抗体(Ab)特异性结合的能力。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而只有抗原性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hapten)。
  • 林杰梁林杰樑(1958年6月30日-2013年8月5日)是台湾著名的肾脏科和毒理学医生,有“毒物科权威”之称,并且曾经在长庚大学医学院担任教授、于行政院卫生署担任顾问。林杰樑出生于中华民国
  • 高楼大厦高层建筑物,或称高层建筑,是建筑物依高度划分的分类之一,指具有较多层数、高度较高的建筑,具体划分标准不同国家、地区各不相同。超高层建筑又被称为摩天大楼。联合国经济事务部
  • 小行星55637小行星55637(也可以写成(55637) 2002 UX25)是在2002年10月30日由太空监视计划发现的一颗大外海王星天体。他的大小类似2002 TX300或伐罗那的尺寸,是一颗经典柯伊伯带天体(QB1天
  • 晚白垩世白.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
  • 林爽文林爽文(1756年-1788年),清代福建省台湾府彰化县大里杙(今台中市大里区)人,原籍福建漳州平和。台湾清治时期重大民变林爽文事件的领导人。1773年随其父亲渡海来台,定居彰化县大里杙庄
  • 部落民部落民(日语:部落民/ぶらくみん Burakumin)部落民是过去封建时期贱民阶级的后代。明治时期并入日本与殖民地的居民,阿伊努人、琉球人、这些日本社会里的少数族群跟在日朝鲜人和
  • 巴比肯屋村巴比肯屋村(英语:Barbican Estate)是位于英国伦敦市中心伦敦城北部的一组大型建筑群,是英国粗野主义(Brutalism)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整个建筑群基本建于一个数层高的基座上(基座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