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感应

✍ dations ◷ 2025-07-05 21:27:56 #儒家,中国哲学,思想史,天人关系

天人感应学说是中国汉朝的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的一套神学理论,成为当时君主获得统治合法性的一个依据,同时也是儒生集团制衡君主的一个思想工具。

天人感应之说,起源自《洪范》。《洪范》说:“肃,时寒若”,“乂,时旸若”,意思是说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的变化。董仲舒在这个理论基础提出“天人感应”之说。

作为非人格、类似宇宙根本法则,天意会具体显示于种种自然现象中:204。董仲舒把“天”人格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能够支配一切的最高主宰,为“百神之大君”。自然界的一切规律,以及人类的人事变化都是“天”所决定的。而人的生理构造,思想、感情、道德品质也是“天”按照自己的特点塑造的,人是为了体现天意被创造出来的。

进一步,董仲舒认为君主是天的代表,受命于天。当天子行王道、施善政时,自然就会表现得风调雨顺,四季分明,一切变化顺畅:204。尤其是当新天子诞生或好天子出现时,天会显现龙凤麒麟等想像中动物等祥瑞来表示嘉许:204。天现祥瑞是在表彰帝王;灾异则是谴责之意,而施政过失是产生灾异之根本原因。当天子背离王道施行恶政时,天就会以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示警,进而予以惩戒:204。中国天人感应说独特于其结合五行思想:204。

一旦出现灾情,如地震或久旱不雨,皇帝必须发表“罪己诏”,自称无才无德,要避殿、减膳、罪己、求言,或赦免罪犯,诏求直言无隐,以补过失。

中国学者萧瀚统计显示,汉朝15位皇帝下过罪己诏:其中汉宣帝下罪己诏8次,汉元帝13次,汉成帝12次。

萧瀚根据《二十五史》进行的统计显示,共有79位皇帝下过罪己诏。例如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六月,发生日蚀,曹丕下诏罪己。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闰九月,有大雷。丙申,以雷发非时,下“罪己诏”。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大旱,皇帝命令相关单位祈雨,宰相等高官上表待罪。又召翰林学士党怀英起草“罪己诏”。北宋末年,金兵兵临城下,宋徽宗也发过“罪己诏”:“言路蔽塞,谄谀日闻,佞幸专权,贪官得志。赋税竭生民之财,戍役困军伍之力。多作无益,侈靡成风。”。

胡适认为天人感应此套理论是源自墨家中的“天志论”。

相关

  • 里是东亚传统的长度单位,起源于中国周代,当时一里为18引=1800尺,战国、秦汉一里约415.8米,后世实际长度历代不同,传到日本、朝鲜半岛、越南后也有变化;至近代于华语圈也称作华里以
  • 阿仙奴阿森纳足球俱乐部(英语:Arsenal Football Club),是一间位于英格兰首都伦敦的足球俱乐部,球队主场为酋长球场。目前比赛于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阿森纳足球俱乐部队史一共赢得13次
  • iN-乙酰半胱氨酸乙酰半胱氨酸(Acetylcysteine),又称为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或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常简称做NAC。本品可用于治疗对乙酰氨基酚(普拿疼)中毒,且可用于解
  • 陈述性记忆陈述性记忆(英语:Declarative memory,又名述说记忆、宣告记忆),有时也被称为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是人类长时记忆形式的一种。它指的是能够明确想起某个事件或事实的一种记忆
  • 内河码头 (深圳)深圳内河码头是深圳特区地方建材的主要装卸码头。码头海岸线长308米,共有11个泊位,最大靠泊能力为500吨。
  • 费迪南多·皮奥 (两西西里)费迪南多·皮奥·玛利亚(Ferdinando Pio Maria,1869年7月25日-1960年1月17日),两西西里王国王子,封卡拉布里亚公爵,1934年起为波旁-两西西里王室家族族长。费迪南多·皮奥是两西
  • 齐让 (1950年)齐让(1950年-),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中国科协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中国共产党党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代表中国科学技
  • 赵荣 (军机章京)赵荣(1785年-1829年),字伯期,号子启,江苏上海县人。清朝官员。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二甲进士。与族弟赵柄同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内阁中书。道光二年(1822年)九月,入直军机处,任汉
  • 潘冀潘冀(1942年-),籍贯福建省福州市,成长于台北,华人建筑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及都市设计硕士,现为潘冀联合建筑师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1963年毕业于国立成功大学建筑系,后赴美国莱
  • 重谦重谦(1785年-?),字待菴,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嘉庆癸酉科举人,庚辰科进士,后任户部山西司员外郎,户部主事,中允等职。父成宁,官至漕运总督;妹妹则是道光六年丙戌科进士宗室德诚的嫡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