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玛象

✍ dations ◷ 2025-07-05 14:18:43 #古菱齿象属,亚洲史前哺乳动物,1846年描述的动物

纳玛象(学名:)为分布于更新世时期亚洲(包括印度至日本地区)一种已灭绝的象。部分科学家基于牙齿的相似性认为纳玛象其实是古菱齿象的亚种。被认为于 24,000 年前更新世接近尾期时绝种。2015 年根据零碎的腿骨化石推估纳玛象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型的陆生哺乳动物。

许多研究试图透过股骨长度的比较与已知的成长速率来估算出纳玛象与其他远古长鼻目物种的体型,就算出土的化石并不完整。

1905 年于印度发现的股骨片段推算完整的股骨长度为 165厘米(5.41英尺),个体肩高为 4.5米(14.8英尺)。

19世纪发现的两具股骨片段推算完整的股骨长度则为 160厘米(5.2英尺)。之后在同一地区出土的化石碎片几乎较19世纪发现的股骨片段大上 25%;体积分析显示个体肩高可达 5.2米(17.1英尺),体重达 22公吨(24.3短吨)。这使得纳玛象有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大型的陆生哺乳动物(英语:List_of_largest_mammals),甚至超越巨犀类。

Eofauna 科学研究团队的研究者 Asier Larramendi 博士被认为是透过体积分析估算已灭绝物种高度及体重方面的权威。

相关

  • 事实事实(英语:Fact)可以指在过去和现在被验证且中立的信息,在科学中指可证明的概念。传闻不可当作事实。确认事实的真实性的过程,称为事实查核英文的“Fact”一词来自拉丁文中的Fact
  • 肉食动物肉食性动物是指主要吃肉类的动物,跟草食性动物相较下肉食性动物有较好的立体视觉,其双眼多集中向前。肉食动物也可以吃腐肉或吸血。哺乳纲食肉目的动物大都是肉食性动物,但也有
  • 恐猫属恐猫(Dinofelis)是后猫族下的一属。它们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非洲及北美洲,估计属于最少500-120万年前。在洛沙冈(英语:Lothagam)亦有发现非常似恐猫的化石,可以追溯至800万年前
  • 拉斯洛·杰莱斯奈迈施·拉斯洛(匈牙利语:Nemes László,1977年2月18日-),出生名奈迈施·耶莱斯·拉斯洛(Nemes Jeles László),匈牙利电影导演。2015年他执导的首部电影长片《索尔之子》成为第68
  • 刘维烈刘维烈(1639年-1689年),字惠公,号毅菴。江南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属常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顺治十一年(1654年)甲午举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三甲第二百三十一名同进士出身。任行人
  • 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北京校部: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华北电力大学,简称华电或华北电力,是教育部与由国家电网公司等七家特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成的校理事会共同建设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 四神足四神足(巴利文),又称四如意足,为三十七菩提分法中四正勤所修的行品。“足”为“基础”之意。也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四神足包括四种可以达到的禅
  • 亚历山大·阿比安亚历山大·阿比安(Alexander Abian,1923年1月1日-1999年7月24日)是一名亚美尼亚裔的美国数学家,生前曾任教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因其常在Usenet各新闻组上发文而变得出名。亚历山
  • 查尔斯·爱德华·马贡查尔斯·爱德华·马贡(英语:Charles Edward Magoon,1861年12月5日-1920年1月14日)生于明尼苏达州斯蒂尔县,是美国律师、法官、外交官和行政官员,曾担任巴拿马运河区总督、美国驻巴
  • 党卫军在敌境前进《党卫军在敌境前进》(德语:SS marschiert in Feindesland),别名《恶魔之歌》(德语:Teufelslied),是纳粹德国时期的一支进行曲,歌词内容主要是歌颂党卫军的勇敢和对希特勒的忠诚,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