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亚的伊萨博

✍ dations ◷ 2025-07-12 11:47:41 #1371年出生,1435年逝世,法国王后,欧洲女性摄政者,维特尔斯巴赫王朝,慕尼黑人

巴伐利亚的伊萨博(法语:Isabeau de Bavière,德语:Isabeau de Bavière,1371年-1435年9月24日),是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公主,1385年至1422年为法国国王查理六世的王后。查理七世的母亲。

伊萨博于1371年出生于慕尼黑,她是巴伐利亚-因戈尔施塔特公爵斯特凡三世与其首任夫人的女儿。哥哥为巴伐利亚公爵路易七世(1368–1447)。

她的祖父是斯特凡二世公爵,祖母是西西里国王腓特烈三世的女儿西西里的伊丽莎白。她的曾祖母是那不勒斯国王查理二世的女儿。她的外公是米兰僭主贝纳博·维斯孔蒂。

1385年7月17日伊萨博在亚眠与法国国王查理六世结婚,成为法国王后。

查理六世在12岁时就继他的父亲查理五世登上了法国王座。

由于他还没有成年,因此他的三个叔叔执政:安茹公爵路易一世、贝瑞公爵约翰和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二世。但是由于这三名公爵互相之间明争暗斗,因此他们的共同执政对于法国来说非常不利。他们互相抵制的、各顾自己的政策为整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

同时从1337年开始法国和英格兰之间还爆发了百年战争。虽然查理六世的父亲查理五世在死前把几乎所有英格兰占领的地方又重新攻克下来了,并与英格兰签署了《布莱特尼条约》停火,但是为了招兵买马查理五世对老百姓加上了极高的税收,而且正好在这些年里法国还面临着非常严重的饥荒。

1388年查理六世亲政,这是法英两国之间的战事又爆发。查理试图当一名好国王,他使用他父亲的参谋和顾问,但是他本人做决定的时候非常冲动,而且反复无常,容易被别人影响。

在这段时间里伊萨博基本上不介入政治,她享受法国王后的地位和这个地位带来的奢侈。在人民承受饥饿的时候她的豪华生活方式带来了许多不满。

1392年查理六世的精神病日益明显。一年后他被认定为无法执政。伊萨博被任命为大执政,原来的那三名执政也复任。

上一次执政时期中的各种恶相在这时又重现了。而且由于伊萨博的奢侈生活更加恶劣,她还不断提高税收。

同时查理的弟弟奥尔良公爵路易一世提出对王位的要求。因此从1400年开始在法国宫廷里出现了两个派别:奥尔良派支持路易当国王,而执政会议则希望勃艮第家族上台。

双方无法达成协议。1407年奥尔良公爵遇刺身亡使得这场冲突达到第一个高潮。阴谋的幕后是新一任勃艮第公爵约翰,但是因为王后伊萨博的支持,没有人能够惩办他。伊萨博在这段时间里因为丈夫查理六世的病情恶化而获得了更大的权力。

尽管奥尔良被谋杀了,但是两派之间的争端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奥尔良的儿子查理继续要求王位。由于此派中阿马尼亚克伯爵伯尔纳七世的影响最大,很快就改名为阿马尼亚克,以强调阿马尼亚克对奥尔良的衷心。

1410年,法国全境爆发了阿马尼亚克派-勃艮第派内战。1413年阿马尼亚克派占上风。

整个法国王家被带到巴黎。伊萨博被要求进修道院来反悔她奢侈淫荡的生活。但是伊萨博顽固反抗,不肯当修女。她因此被紧密看押在巴黎。这是在她一生中首次不能对查理六世施加直接影响。

1415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宣布法国违反《布莱特尼条约》,因此该条约无效。亨利要求所有法国省份都应该归英格兰管辖。由于法国内战使它国力大衰,因此亨利这个时机选得非常好。1415年8月英军开入法国。

奥尔良公爵查理聚集了所有效忠于他的骑士和贵族抵挡英格兰人。1415年10月25日双方在阿金库尔战役中爆发决战。英军以少胜多,大多数参战法国贵族阵亡或者被俘处死。

这次战役使得本来就已经被削弱的法国丧失了其行政、管理国家的大多数贵族。查理虽然一时身免,但是仍被英格兰人俘虏带出法国。这样一来阿马尼亚克派就丧失了他们最重要的领导人。勃艮第党觉得这是东山再起的机会,因此与英格兰联盟对抗法国。

最初瓦卢瓦王家和伊萨博所待的巴黎没有受到战火的影响,但是家里的两名长子均早夭。因此1417年幼子,后来的查理七世被授予法国王太子的称号。

伊萨博依然与勃艮第的约翰联盟,也试图阻止自己的儿子当国王。母子两人的关系一向不好,当时14岁的王太子几乎每天都指责自己的母亲生活放荡不羁。最后查理七世下令把自己的母亲从宫廷放逐到图尔,继续严加看管。

1418年勃艮第党人攻入巴黎,对阿马尼亚克党人进行大屠杀。查理六世没有遇害,但是他的儿子王太子查理七世在最后关头才得以逃出巴黎,逃往图尔。

约翰把伊萨博放出来,让她重返巴黎,好让她继续影响查理六世。

1419年查理七世令人刺杀约翰。约翰的儿子菲利普三世成为勃艮第公爵。但是菲利普不想当法国国王,他争取的是一个自由和独立的勃艮第。

1420年伊萨博宣扬说查理七世不能登上法国王位因为他不是查理六世的合法儿子。由于她的丈夫神志不清,因此无法控告她,而作为勃艮第的同盟者没有人敢告她,因此她大胆地宣布她自己的儿子是个私生子。这样一来母子两人之间的争执更加激化,伊萨博正式否认自己的儿子的合法王权。此外她还逼迫她的丈夫查理六世签署《特鲁瓦条约》。

1420年5月21日查理六世与亨利五世签署了《特鲁瓦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亨利五世拥有继承法国王位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个权力查理的女儿瓦卢瓦的凯瑟琳嫁给亨利。

但是1422年亨利五世就死了,两个月后查理六世也去世。伊萨博没有联盟者,怕阿马尼亚克党的报复,逃到勃艮第避难去了。1435年9月她在那里逝世。

伊萨博与查理六世有12个孩子:

相关

  • 光子光子(Photon)是一种基本粒子,是电磁辐射的量子。在量子场论里是负责传递电磁力的力载子(英语:force carrier):17-18。这种作用力的效应在微观层次或宏观层次都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
  • (NO)sub2/sub一氧化氮是氮的化合物,化学式NO,分子量30,氮的化合价为+2,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由于一氧化氮带有自由基,这使它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具有顺磁性。当它与氧反应
  • 硫酸铝硫酸铝(化学式:Al2(SO4)3)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工业试剂,通常会与明矾混淆。硫酸铝通常被作为絮凝剂,用于提纯饮用水及污水处理设备当中,也用于造纸工业。自然状况下,硫酸铝几乎不以
  • 莲雾莲雾(学名:Syzygium samarangense),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一带叫做水蓊,又名天桃,别名辇雾、琏雾、爪哇蒲桃、洋蒲桃,是桃金娘科的常绿小乔木。因其果实长得像铃铛,亦称为bell-fruit。原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英语: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缩写作UNFCCC或FCCC),于1992年5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通过的一个国际公约,1992年6月在巴
  • 皮癣菌表皮癣菌属(学名:Epidermophyton)是子囊菌门的一属真菌,只包含两个物种,其中絮状表皮癣菌(Epidermophyton floccosum)是能造成皮肤感染的真菌之一,能感染皮肤与指甲,造成足癣、股癣、
  • 李锦沛李锦沛(Lee Gum Poy,1900年-1968年),祖籍广东台山,出生于美国纽约。20世纪华人建筑师。1920年毕业于普瑞特艺术学院,任职于芝加哥和纽约的建筑事务所。1923年,李锦沛作为基督教青年
  • 芝加哥通勤铁路芝加哥城市铁路,又称Metra,是伊利诺伊地区交通局(英语:Regional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Illinois))(RTA)所属通勤铁路网,担负大芝加哥都会圈地区的通勤铁路客运业务。Metra共有1
  • 美国线美国线(英语:Open-High-Low-Close chart,OHLC chart),以竖立的线条表现股票价格的变化,可以呈现“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竖线呈现最高价和最低价间的价差间距,左侧横线
  • 洛丽塔 (1962年电影)《洛丽塔》(英语:)是一部1962年出品的美国悲剧剧情电影,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改编自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1955年发表的同名小说——《洛丽塔》。剧情叙述由詹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