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牛

✍ dations ◷ 2025-10-09 02:06:11 #乳牛
乳牛(也称奶牛)是专门培养出来产牛奶的母牛。一般未曾生育的母牛不产牛奶,更加不会长时间产出人类借以饮用的鲜奶,母牛只有在生产了幼牛后才会产奶。一般一头母牛应该在两岁时产第一头幼牛,随后约每年产一头幼牛。有时两头幼牛之间的间隔也会长一些,但这对产奶不利。今天大多数母牛是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受精的,其优点在于农民不必饲养公牛,而且能够保证生产出来的小牛品质良好。这样对此感兴趣的农民也可以学习繁殖技术。此外人工授精时传播传染病的可能性比自然授精要小。为了使得乳牛的乳房获得必要的休息,乳牛在产小牛60天前就不再被挤奶了。在这段时间里乳房中的分泌组织获得再生。此外假如本来乳房被感染的话也可以获得治疗。受感染的乳房会影响奶的品质。在现代化的产奶企业中小牛一产下就与母牛分离。一开始几天里它还获得母亲的牛初乳,这些初乳中含有重要的预防疾病的抗体。此后小牛获得代替饲料。公小牛一般被卖给肉牛农场,母小牛则尽快获得含高脂肪的饲料来促进其瘤胃的发育,使得它尽快成为一头乳牛。乳牛的怀孕期为280天。小牛出生后就开始重新产奶。在一开始的六个星期中奶量不断提高,一直到每日25至60升,然后不断下降,直到下一个小牛出生。一头牛的自然寿命约是20年,但反复地产小牛和产奶的乳牛的寿命只有六至七年。一头乳牛每年可以产至1.8万升奶(极少数以上),随地区和种类的不同牛的产奶量不同。产量越高的牛也越难饲养。一头每天产50升牛只的新陈代谢能量与一个马拉松长跑运动员运动时一样高。假如它不能获得适量饲料的话会生病,其生产时间也会降低。除奶量外奶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也非常重要,是决定其价格的重要因素。对于两用牛(比如西门塔尔牛)来说,产奶能力和肉用能力都非常重要。所谓“高产量乳牛”的产奶期在四至五年之间。最主要缩短产奶期的原因有不当饲养环境以及由不优质挤奶机造成乳房的慢性发炎。高产量乳牛的产子率也比较低,过一段时间后它们完全丧失产子能力。总的来说生奶中含的细菌和体细胞应该尽量少。生奶中含细菌多一般代表挤奶机不清洁,或者存放时冷却有问题。生奶中含体细胞多则说明乳房有病。这些体细胞是免疫细胞,就像人类的白血球,它们会在乳房有急性或者慢性发炎时进入奶。乳房发炎的原因很多。饲养环境不清洁、挤奶时不清洁、挤奶挤不好、产奶时间过长、传染病、饲料不良、遗传因素均可能影响乳房卫生和生奶的品质。乳牛的乳房大一般不代表它的产奶量高,而是其结缔组织虚弱。而一头乳牛每天进食和反刍时约咀嚼三万次,并产生90升唾液。

相关

  • HICD-10 第七章:眼和附器疾病,为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ICD-10中关于眼和附器疾病的分类。眼睑、泪器系和眼眶疾患(H00-H06)结膜疾患(H10-H13)巩膜、角膜、虹膜和睫状体疾患(H15-H22)晶状
  • 链球菌属等链球菌(学名:Streptococcus)是一类球形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属于厚壁菌门的一个属。这些细菌细胞分裂时总是沿一个轴,所以通常成对或者链状的。因为这些特征,他们被称作“链球菌”,
  • 大会会员资格 请参阅关于大会会员资格的两篇文章: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是联合国主要机构之一。联大首次会议于1946年1月10日在伦敦卫理公会中央礼堂召开,有来自51个国家的代表参与了
  • 颗粒物悬浮颗粒或称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大气颗粒物(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颗粒(particulates),泛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或液滴,颗粒微小甚至肉眼难以辨识但
  • 希腊重装步兵希腊重装步兵(希腊语:ὁπλίται,hoplitai),是古希腊城邦的公民士兵,他们主要使用长枪并以密集方阵作战,其字源古希腊语ὁπλίται,是从.mw-parser-output .Polytonic{font-
  • 哥特式教堂哥特式建筑(法语:Architecture gothique, 英语:Gothic architecture),或译作歌德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欧洲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它是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本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广东省唯一一所“部委省”共建高校,也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南方医科
  • 皮尤研究中心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是美国的一间民调机构和智库机构。建立于2004年,总部设于华盛顿特区。该中心对那些影响美国乃至世界的问题、态度与潮流提供信息资料。皮尤
  • 三叶虫三叶虫纲(学名:Trilobita)的动物通称三叶虫,是节肢动物门中已经灭绝的一纲。它们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在古生代早期达到顶峰,此后逐渐减少至灭绝。最晚的三叶虫(砑头虫目)于二亿五千万
  • 嗜热嗜热生物,或者多数可被称作嗜热菌,是在相对高的温度下中生存的生物,温度范围在45和122 °C(113和252 °F),是嗜极生物的一类。很多嗜热生物是古细菌。在地球上,嗜热生物可以在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