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制国

✍ dations ◷ 2025-09-30 18:17:20 #令制国
令制国(日语:令制国/りょうせいこく Ryōseikoku */?),是古代日本基于律令制所设的地方行政区划,又称律令国。在飞鸟时代到明治时代之间,令制国是日本地理区划的基本单位。现今令制国已不再作为行政区划名使用,而仅作单纯的地理区划名词之用。但近年来其作为地理区划的作用也逐渐为都道府县所取代。令制国的行政机构称为“国衙(日语:国衙)”或“国厅”。国衙的所在地,或以国衙为中心的城区称为“国府”,又称“府中”。现在日本人有时会以令制国的名称来称自己的故乡,因为比起日本现行行政区划,特别在关东以西地区,就算是划在同一都道府县,每个旧令制国的风土民情还是会有些许不同,甚至在一个旧令制国中也会依照地区而有不同的习俗,例如赞岐国所在的香川县,就依习俗而分为东赞地区与西赞地区。在令制国仍被用作日本行政区划和地理划分的单位时,无论在正式称谓还是民间惯称中,都是仅将令制国称为“国”。20世纪时,后世曾把国称为“旧国”、“旧国名(日语:旧国名)”。在日本律令制中,基于令而定的制度称为令制(日语:令制),因此基于令制划分的国则被称为令制国。“令制国”一词,是20世纪末日本历史学界用词,在1970年代便有使用实例出现,但“令制国”一词词义在吉川弘文馆(日语:吉川弘文館)于1984年(昭和五十九年)2月出版的《国史大辞典(日语:国史大辞典 (昭和時代)) 第4卷》中,仍是被收录到条目“国”之中,且并没有提及“令制国”这一称谓。在英语等欧洲语言语境中,“令制国”相当于Province一词。在令制国成立之前,古代日本曾有一段由土著豪族担任的国造(日语:くにのみやつこ)和县主(日语:県主)(日语:あがたぬし)并立、分别治理国和县(日语:あがた)的时期。与此相对的,治理令制国的国司则是由中央政府任命。《日本书纪》中,有大化元年(645年)大化改新之际,向东国派遣国司的记载。飞鸟京迹中出土的木简(日语:木簡)削片上,也被发现记载有“伊勢国”“近淡□(海)”等字样,若采信《日本书纪》的记载,那么可以推测日本至少在迁都至藤原京之前,便已成立有一定程度上的令制国。然而,昭和四十二年(1967年)12月,在出土于藤原京北面外侧护城河的木简上,发现记载有文字“己亥年十月上捄国阿波評松里□”(此处的己亥年为公元699年),为日本历史学界持续多年的郡评(日语:評)论争画下句号,也证实了《日本书纪》中记载的诸多大化改新政策不过是后世的润色。同时证实了大部分令制国的确切成立时间,应在大宝元年(701年),大宝律令颁布之后。因此,令制国的最早成立时间应为大化元年(645年),最晚成立时间应为大宝元年(701年),也有很高可能性是这段时期的阶段性制度改革的结果。分割自上述的丹波国、凡河内国、筑紫国、火国、丰国这五个昔日国造领地的令制国,一般被认为是基于五国原领地范围的分割。除此之外的国则并非是随着令制国成立而被分割为数个令制国,而是因各自各异的缘由而在其之上成立令制国,这点需特别注意。

相关

  • 维尼维尼可以指:
  • 粒子物理学粒子物理学是研究组成物质和射线的基本粒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物理学分支。由于许多基本粒子在大自然的一般条件下不存在或不单独出现,物理学家只有使用粒子加速器在
  • 红外通讯技术红外通讯技术利用红外线来传递数据,是无线通讯技术的一种。红外通讯技术不需要实体连线,简单易用且实现成本较低,因而广泛应用于小型移动设备互换数据和电器设备的控制中,例如笔
  •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法语:Déclaration des Droits de l'Homme et du Citoyen,简称《人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受到美国的
  • 人权俄罗斯联邦的公民权利和自由是在由1993年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宪法》的第2章中所授予的。 俄罗斯签署了《世界人权宣言》,也批准了其他一些国际公约,包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
  • 巴黎市政厅巴黎市政厅(法语:Hôtel de Ville)是法国巴黎自1357年以来的市政厅所在地,位于第四区的市政厅广场(在1802年以前名为“格列夫广场”,Place de Grève,意为河滩广场)。它具有多种功能
  • 王爷神传统宗教仪式:神明秘密社会:王爷千岁信仰属于人鬼崇拜之类,是台湾及福建闽南地区最为盛行的民间信仰之一,也是台湾民间信仰的一大特色。“王爷”是对亲王、郡王的尊称,其位阶仅次
  • 多效性基因多效性(pleiotropy)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与其无关的性状特征的现象,简单地说就是可以由一个基因影响多个蛋白质的表达。一个基因基本上控制一个性状,若一个基因的突变可使多种性
  • 水刀水刀(英语:Water jet cutter)是将水流以高压方式喷出的水柱去切割物体的一种工具。水刀特点在于没有热应力,因此可在无高温的切割过程中,被切割物没有化学变化,也不会变形。水刀依
  • 福州船政学堂船政学堂,源自1866年(清同治五年)清朝船政大臣沈葆祯于福建福州马尾港所设的海军学院,又称“福建船政学堂”、“福州船政学堂”或“马尾水师学堂”。船政学堂最初称“求是堂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