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威廉·维尔姆斯

✍ dations ◷ 2025-07-11 15:31:21 #1772年出生,1847年逝世,德国古典音乐作曲家,德国裔荷兰人,浪漫主义作曲家,荷兰作曲家,19世纪古典音乐作曲家

约翰·威廉·维尔姆斯(德语:Johann Wilhelm Wilms,1772年3月30日(受洗)-1847年7月19日),荷兰裔德国作曲家,最著名的作品为《尼德兰人的血脉》,这首作品在1815年-1932年间曾是荷兰国歌。

维尔姆斯出生于索林根附近的小镇维茨谢登。他从父亲和哥哥那里学习钢琴及作曲,随后自学长笛。 1791年,他移居阿姆斯特丹,兼任两个乐团的长笛手。他在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中独奏。这是两位作曲家的协奏曲在荷兰的首演。

维尔姆斯曾在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教授钢琴,面试竞选教堂风琴师的申请人,并参与评选了作曲比赛,还为《音乐广讯报》()撰稿。他曾将这份出版物作为“临时演讲台”来抱怨像他这样的当代荷兰音乐家少有作为。

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情绪影响了荷兰 ,维尔姆斯写了具有反抗色彩的赞美诗。 而在拿破仑倒台,拿骚王朝重新掌权之后,维尔姆斯为诗人亨德里克·托伦斯的作品《尼德兰人的血脉》谱曲,从荷兰国歌的公开选拔中胜出,成为荷兰国歌

维尔姆斯担任阿姆斯特丹门诺会的风琴手二十三年,直至去世。

维尔姆斯一生创作了七首交响曲 ,其中一首F大调的交响曲已失传。其他交响曲在他去世后陷入沉寂。 即使对于研究他的学者而言,仍无法确定早期维尔姆斯五首交响曲写作的确切年代。

维尔姆斯的《D小调第六交响曲》曾在根特艺术学院( Société des Beaux-Arts Ghent)获得一等奖。

2003年,科隆协奏乐团与德意志留声机公司合作,录制《C小调第七交响曲》。由于对乐曲写作时间的误解,乐团指挥维尔纳·埃尔哈特(Werner Ehrhardt)最初认为维尔姆斯所作音乐相对于他所处年代已过时。 但是在理顺了乐曲写作顺序后,出于对音乐的热情,埃尔哈特决定录制这两首交响曲。 学者们而后确定这些是较晚期的作品,因为两部作品为套曲曲式。

相关

  • 倭黑猩猩倭黑猩猩(学名:Pan paniscus),又名倭猩猩、僰猿、矮黑猩猩或巴诺布猿,是黑猩猩属下的两种动物之一,起先倭黑猩猩被认为和黑猩猩是同种生物,直到1920年代,才有人察觉两者的不同,而将之
  • 乔瓦尼·斯帕多利尼乔瓦尼·斯帕多利尼(Giovanni Spadolini) (1925年6月21日-1994年8月4日) 意大利自由主义政治家,第45位意大利总理、报纸编辑、记者和著名的历史学家。斯帕多利尼出生于佛罗伦
  • 现存无轨电车系统列表,列出世界各城市运营中及已停运的无轨电车系统。注释:1945年亦曾有示范性无轨电车在维多利亚,由英属哥伦比亚电气铁路(英语:British Columbia Electric Railway)
  • 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英语:mendelian inheritance)是遗传学的三大定律之一(另外两个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它由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G.J.Mendel, 1822~1884)经
  • 认知偏误认知偏误(英语:cognitive bias)或认知偏差、认知偏见是有特定模式的判断偏差,主要是由于人们以根据主观感受而非客观资讯建立起主观以为的社会现实所致。认知偏误可导致感知失真
  • 不送气齿龈搭嘴音不送气齿龈搭嘴音(Tenuis alveolar click)或不送气龈后搭嘴音(Tenuis postalveolar click)是一种辅音,主要出现于南非的一些口语中。其中,术语“不送气”(tenuis)又称“无声爆破音”
  • 环球企业家《环球企业家》杂志创刊于1993年7月,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2009年,《环球企业家》转入21世纪报系行列,21世纪报系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015年,《环球企业家》停刊。
  • 王荣顺王荣顺(1934年9月21日-2016年4月24日),男,江苏金坛人。中国物理化学家。主要科研方向为量子化学,富勒烯化学,微观反应动力学和功能材料化学。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校长。1934年9月21日
  • 帕斯卡尔·拉米帕斯卡尔·拉米(法语:Pascal Lamy,1947年4月8日-)生于勒瓦卢瓦-佩雷,法国政治家、商人,法国社会党成员,曾任欧盟贸易专员(1999年-2004年)、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2005年-2013年)。拉米还曾
  • 贝拉贡塔贝拉贡塔(Bellaguntha),是印度奥里萨邦Ganjam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9961(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9961人,其中男性4922人,女性5039人;0—6岁人口1298人,其中男675人,女623人;识字率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