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斯特·皮尔逊

✍ dations ◷ 2025-07-20 07:03:45 #1897年出生,1972年逝世,加拿大总理,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多伦多大学校友,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校友,安大略省人,功绩勋章成员,OBE勋衔

莱斯特·鲍尔斯·“迈克”·皮尔逊,PC,OM,CC,OBE(Lester Bowles "Mike" Pearson,1897年4月23日-1972年12月27日),是第14任加拿大总理,1957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皮尔逊担任总理期间推行多项重要改革,如引进全民保健、学生贷款计划和加拿大退休金计划,创设加拿大勋章,以及成立皇家双语及双文化委员会,并倡议把加拿大国旗从英国红船旗改为以枫叶为主的设计。

皮尔逊于1897年在安大略省纽顿布鲁克镇(现多伦多市一部分)出生。1913年,他从咸美顿市的咸美顿中学毕业,同年在多伦多大学的维多利亚学院展开大学生活。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后,皮尔逊加入多伦多大学救伤队成为一位护理员。1915年,他加入加拿大军队救伤队,职责为担架手,军衔为二等兵,后来升至中尉,任内曾派驻埃及和希腊。1917年,皮尔逊转至英国陆军飞行队(当时加拿大还没有自己的空军),担任空军中尉。然而,他于飞行训练期间发生意外并受伤,再于1918年在伦敦街头被巴士撞伤,因此被送回家养伤。他在空军的飞行教练有感“莱斯特”一名与飞行员的形象不符,因此为他另改“迈克”一名。自此,皮尔逊在公开场合和官方文件中保持使用“莱斯特”一名,但亲友却一律称呼他为“迈克”。

一战结束后,皮尔逊重返校园,并于1919年从多伦多大学取得文学学士学位。他其后从马西基金获取奖学金,并往牛津大学的圣约翰学院就读,于1923年取得二等荣誉学士学位,再于1925年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学成后他返回加拿大,在多伦多大学任教历史,并为多大的加式足球队和男子冰球队担任教练。1925年,他与多大学生玛利安·穆迪结婚,两人育有女儿派翠西亚和儿子杰弗里。

皮尔逊于1927年参与加拿大外交部招聘考试,并以优异成绩获取录。他于1930年代末派驻伦敦,并成为加拿大驻英国高级专员公署(英语:High Commission of Canada in the United Kingdom)的第二把交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负责协调军事补给和难民安置等事宜。他于1941年至1942年间在渥太华短暂出任外交部助理副部长,再于1942年6月调往加拿大驻美国大使馆。他于1945年正式出任加拿大驻美大使,到1946年9月为止,在建立联合国和北约组织的历程中担当重要角色。他更差点成为联合国首任秘书长,但因苏联否决而未能成事。

随着二战告终,时任加拿大总理威廉·莱昂·麦肯齐·金曾尝试罗致皮尔逊加入他的团队。然而,皮尔逊却不认同麦肯齐·金的处事作风,因此谢绝麦肯齐·金的邀请。皮尔逊待麦肯齐·金宣布退休后才加入政坛。

1948年,路易斯·圣劳伦特接替麦肯齐·金出任加拿大自由党党魁和加拿大总理,并任命皮尔逊为对外事务部(即外交部前身)部长。当时皮尔逊不是国会议员;圣劳伦特遂委任代表安大略省阿尔戈马东选区的国会下议员汤玛士·法夸尔为加拿大国会上议院议员,以腾空该议席让皮尔逊参与补选。皮尔逊在补选顺利胜出,跻身国会下议院。

埃及于1956年7月26日宣布国有化苏伊士运河,为苏伊士危机写下序幕。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再于同年10月尾与埃及爆发武装冲突。随着形势急转直下,皮尔逊决定向联合国提议筹组维持和平部队,于11月初与其团队商讨建议,并拉拢各方的支持。联合国大会于11月7日通过1001号决议案,组织并派遣一支紧急部队往埃及执行维持和平任务。英法部队于1956年末撤离埃及,而以色列部队则于1957年春季撤退。他于1957年末获颁诺贝尔和平奖,以表扬他在这次危机中的贡献。

自由党于1957年联邦大选中失利,以7席之差败给保守党,从执政党变成在野党。皮尔逊虽然保住自己的议席,但也失去其内阁部长地位。圣劳伦特于1958年告别政坛,而皮尔逊则于同年举行的党团大会中当选自由党新任党魁。

另一方面,以少数政府姿态执政的保守党于1958年初解散国会,触发九个月内第二场联邦大选。皮尔逊首度以党魁身份带领自由党进行竞选活动,却遭遇重大挫败,令保守党得以多数党姿态重返国会。自由党于1962年联邦大选的表现有所改善,令保守党再度以少数政府姿态执政。

然而,保守党政府在这届国会就应否容许美国在加拿大放置CIM-10导弹而面临内讧。国防部长哈克尼斯与总理约翰·迪芬贝克出现意见分歧而于1963年请辞,保守党政府其后倒台,触发1963年联邦大选。

皮尔逊在竞选期间除了表明支持CIM-10导弹计划外,也承诺自由党若当选的话,会在任期头60日启动一连串改革,包括引入全民保健和全国退休金系统。自由党在这次选举压倒保守党,以少数政府姿态重新执政,皮尔逊亦成为加拿大总理。虽然自由党政府处于少数状态,但获新民主党支持,皮尔逊因此得以推行上述改革。

迄今加拿大联邦政府以英语为主要办公语言,鲜有以法语提供服务,而法语系国民的不满情绪亦于1960年代陆续浮现出来。有见及此,皮尔逊于1963年成立皇家双语及双文化委员会,以研究如何融合英语系和法语系社区。委员会最终建议将英法两语并列为全国官方语言,为加拿大于1969年正式实行双语制铺路。

皮尔逊在处理苏伊士危机时,埃及政府一度以加拿大当时的国旗带有英国国旗为由,否定加拿大在该次冲突中的中立地位;他自此认为加拿大国旗应采用更独特的设计。皮尔逊政府遂于1964年5月在国会提出动议更换国旗设计。一个由15名国会议员组成的跨党派委员会于同年9月成立以研究新国旗设计,并于10月22日接纳现有的红白直条配红枫叶设计。国会下议院于同年12月15日以大比数通过此设计,而新国旗于1965年2月15日正式启用。

皮尔逊于1967年12月14日宣布离开政坛。自由党于1968年举行党魁选举,由皮尔逊带入内阁的皮埃尔·特鲁多当选新任党魁,并成为总理。此外,由皮尔逊提携的另外两名内阁厅长-约翰·内皮尔·特纳和让·克雷蒂安-在往后年间也曾先后出任总理。

皮尔逊其后重返学术界,在渥太华的卡尔顿大学就加拿大外交事务作演讲。他于1972年去世,遗体葬于魁北克省加蒂诺以北维克菲尔德的麦克拉伦墓园。

 美国

 尼加拉瓜

 阿根廷

 意大利

 南斯拉夫

 捷克斯洛伐克

 中华人民共和国

 日本

 朝鲜

 蒙古人民共和国

 北越

 马来西亚

孟加拉国 孟加拉国

 澳大利亚

 北也门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上沃尔特

 达荷美

 刚果民主共和国

 罗德西亚

相关

  • 乙水杨胺邻乙氧苯甲酰胺(ethenzamide、2-ethoxybenzamide、乙水杨胺、乙柳酰胺、乙氧基苯酰胺)是一种常用的止痛与抗炎性药物,用于缓解发烧、头痛及其他轻微的疼痛。它也是许多普通感冒
  • 爱沙尼亚语爱沙尼亚语(eesti keel),中文也称爱沙尼亚文,是爱沙尼亚的国语,2012年约有120万人日常使用,属于乌拉尔语系的芬兰-乌戈尔语族,最接近芬兰语,这两种语言近似到可以相通的地步——至少
  • 多不饱和脂肪酸多元不饱和脂肪是两类不饱和脂肪之一,分子中有多于一个双键,相比之下单元不饱和脂肪则只有一个双键,其余为单键。它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常见的这类脂肪包括亚麻油酸及次亚麻油酸
  • 分支过程在概率论中,分支过程(英语:Branching Process)属于随机过程的一类,由一系列随机变量组成。分支过程的最初目的是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研究第n代个体产生随机个后代时的个体数模型。最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出自《伤寒杂病论》。简称麻杏甘石汤或麻杏石甘汤。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炙甘草二两 石膏半斤(碎、棉裹)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
  • 葡萄糖醇山梨糖醇(Sorbitol),是一种己六醇,是一种能缓慢代谢的糖醇。山梨糖醇分子式C6H14 O6,与单糖的结构相似,可通过还原葡萄糖上的醛基为羟基来获得。山梨醇最早是从花楸树(学名Sorbus p
  • 疥螨目疥螨目(Sarcoptiformes),又作疥螨亚目,是节肢动物蛛形纲蜱螨亚纲螨形总目下的一个已不再使用的分类元。本目原来包括有1.5万个物种,可分为230个科。它们大致可以分为甲螨亚目(Orib
  • 阔德城阔德城 (Quad Cities)是美国一个位于伊利诺伊州西北部和爱阿华州东南部的都会区,由四个县组成。2006年人口377,291人。五个中心城市为别为:密西西比河和80号州际公路在此交汇。
  • 莱西市莱西市,位于中国山东省山东半岛中部,由青岛市代管。莱西市为山东省肉类生产第三大、中国第十大县市,面积1568平方千米,人口75万。地势自北向南逐步倾斜,形成丘陵、平原、洼地为一
  • 前寒武纪前寒武纪(英语:Precambrian)是地质年代中,对于显生宙之前数个宙(eon)的非正式涵盖统称,原本正式的名称是隐生宙或隐生元(Cryptozoic eon),但后来拆分成冥古宙、太古宙与元古宙三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