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龙

✍ dations ◷ 2025-09-30 18:33:13 #雷龙
雷龙属(学名:Brontosaurus)是蜥脚下目恐龙的一个属。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在1879年命名(brontē/βροντη 在古希腊文里意为“雷声”,而 sauros/σαυρος 意为“蜥蜴”),雷龙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恐龙之一,它头颈长且粗壮、并且可以一定程度的把头颈扬起,而尾巴却像鞭子一样细长。雷龙生活在侏罗纪,主要化石产地为美国,和迷惑龙的产地基本完全重合。这名称曾经在1974年遭到废除,而由早了两年命名的迷惑龙所取代;在长达40年的时间内,雷龙和迷惑龙为同一物种。如今,这两个物种又被分开,根据刊登于PeerJ期刊的一项研究,过去15年来,许多新的恐龙化石陆续出土,葡萄牙和英国的学者运用统计分析,比较雷龙和迷惑龙之间数百个骨骼特征后,发现两者有许多重大差异,足以让雷龙自成一“属”。根据“科学人”(Scientific American)网站报导,原始的研究报告长达300页,前后历时5年,作者群走访了无数次欧美各大博物馆,一共分析了81个蜥脚亚目恐龙标本的477种不同生理特征,进而得出雷龙确实曾经存在过的结论。在1877年,耶鲁大学的古生物学教授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发现了一个埃阿斯迷惑龙的化石,该化石是一个不完整的幼年骨骸;马什在两年后宣布在怀俄明州Como Bluff发现了一个更大、更完整的化石,因为两个化石的大小并不一致,因此马什将新标本建立了新属秀丽雷龙(Brontosaurus excelsus)。种名excelsus在拉丁文意为“数量超过”,意指其荐椎的数量超过当时的其他蜥脚类恐龙。这个当时所发现的最大恐龙化石相当完整,只缺少头部、脚部、以及部分尾巴,并成为第一个被架设的蜥脚类化石,在1905年起展示于耶鲁大学的皮巴第自然历史博物馆。遗失的尾巴部分,则是参考雷龙的近亲而完成。脚部则是将同一采石场所发现的蜥脚类脚部化石加上去。马什并参考了其他蜥脚类头颅骨,制作了一个头颅骨模型加上去;他并非参考脆弱的梁龙头颅骨,而是作出了一个坚硬、厚、大型头颅骨,下颌与齿冠则是来自于三个不同采石场的化石,主要来自于圆顶龙,因为圆顶龙是当时唯一的状态良好蜥脚类头颅骨;但梁龙的脆弱头颅骨才是较正确的头颅骨型式。这种不完整化石的重建方式,是根据相关物种的更完整化石。但因为马什是在1899年逝世,在模型完成前的六年,所以不清楚这个雷龙模型是由马什参与重建,还是由他的耶鲁大学同事所完成。在1903年,雷龙开始广受大众了解后不久,埃尔默·里格斯(Elmer S. Riggs)公布了一个研究,认为雷龙与迷惑龙是同一种动物,因此不足以建立个别的属,而迷惑龙较早被命名,具有优先权,所以他将雷龙重新命名为秀丽迷惑龙(Apatosaurus excelsus)。从此之后,雷龙便不再存在于恐龙分类之中。但是,有些古生物学家,尤其是罗伯特·巴克(Robert T. Bakker),认为埃阿斯迷惑龙、秀丽迷惑龙之间有足够的差别,足以建立个别的属。但大部分古生物学家不接受这个归类。现在,欧洲的科学家们说里格斯是错误的。通过比较雷龙和迷惑龙之间数百个骨骼特征后,发现两者有许多重大差异,证明雷龙存在足够的解剖特征的差异。科学家甚至决定让它自成一“属”。由于一般大众较为知道马什最初命名的雷龙,而非迷惑龙,加上雷龙是最大型恐龙之一的盛名,雷龙长期以来成为最广为人知的蜥脚类恐龙之一。一般大众常使用雷龙、雷龙类(Brontosaurs)、雷龙下目(Brontosaurians)来称呼任何一种蜥脚类恐龙。在1989年,美国邮政管理局发行了一套恐龙邮票,包含:暴龙、剑龙、无齿翼龙(被误拼为Pteradon)、以及雷龙。无齿翼龙与雷龙的外型都发生了错误。美国邮政管理局宣称,虽然科学界使用迷惑龙这名称,但一般大众对于雷龙比较熟悉。史蒂芬·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在他的雷龙专书中支持美国邮政管理局的说法。在1903年,雷龙开始广受大众了解后不久,埃尔默•里格斯认为雷龙与迷惑龙是同一种动物,而迷惑龙较早被命名,具有优先权,所以他将雷龙重新命名为秀丽迷惑龙(Apatosaurus excelsus)。现在,欧洲的科学家们比较雷龙和迷惑龙之间数百个骨骼特征后,发现两者有许多重大差异,科学家甚至决定让它自成一“属”。自从电影发明以来,雷龙就常在电影中出现。在1925年的特效电影《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中,一只雷龙与异特龙发生打斗。在1933年的特效电影《金刚》(King Kong)中,一只雷龙借由挥动尾巴,杀死了几个人类。在2005年版本的《金刚》中,一群逃窜的雷龙踩死了很多人类;而且本片的雷龙具有方形头部、长尾巴、蛇状颈部,不同于迷惑龙,尾巴应较为硬挺、更长,头部应该类似马头。在1940年的动画电影《幻想曲》(Fantasia)的“春之祭”段落中,出现了雷龙。90年代的动画系列《历险小恐龙》(The Land Before Time),也有雷龙出现。在动画《摩登原始人》(Fred Flintstone)中,雷龙成为采石场的挖土机。在1938年的电影《育婴奇谈》(Bringing Up Baby)中,卡莱·葛伦与凯瑟琳·赫本相遇的第一个场景中,出现了一个雷龙的锁骨。在1997年,乔治·卢卡斯推出《星际大战四部曲:曙光乍现》(Star Wars Episode IV: A New Hope)的20周年重新上映时,利用电脑特效加了一只长颈部的大型四足动物,名为Ronto(原名Bronto)。根据卢卡斯的说法,这只动物是参考雷龙而绘制的。

相关

  • 免疫抑制免疫抑制(英语:immunosuppression)是指对于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免疫抑制可由天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天然免疫抑制包括天然免疫耐受,机体可能会对自身组织成分不产生免疫应答。人
  • 副睾副睾(Epididymis)是一个多数曲折、细小的管子构成的器官,一面连接着输精管(Ductus deferens),一面连接着睾丸(Testis)的曲细精管。当精子离开睾丸时,就跑到副睾里,继续生长成熟
  • 儒勒·马斯内儒勒·埃米尔·弗雷德里克·马斯内(法语:Jules Émile Frédéric Massenet,1842年5月12日-1912年8月13日),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最出名的是他的歌剧,他写了三十多首。上演最频繁
  • 克隆选择克隆选择理论(Clonal selection theory )是免疫学中的一个科学理论,它解释了免疫系统细胞(淋巴细胞)对侵入人体的特定抗原所作出反应的功能。该概念是由澳大利亚医生弗兰克·麦克
  • cope在心理学上, 因应(英语:Coping)有意识的努力,去解决个人和人际关系问题,来控制、减少或容忍压力和衡突的。心理应对机制是通常被称为 应对策略 或 应对技巧 (英语:coping strategies
  • 阿布辛拜勒神庙阿布辛贝勒神庙(阿拉伯语:أبو سنبل‎ 或 أبو سمبل‎),是一处位于埃及阿斯旺西南290公里的远古文化遗址,据说名字来源于最早带西方人去到现场的向导(一个小男孩)的名
  • C63T5O、​4A5W、​4E0S72912274ENSG00000039537ENSMUSG00000022181P13671n/aNM_000065、NM_001115131、XM_006714496、XM_011514114、XM_011514115、XM_011514116、XM_011514
  • COsub4/sub四氧化碳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碳的氧化物,分子式为CO4。它被认为是在高温下二氧化碳(CO2)和氧(O2)发生交换反应的活性中间体。其中1个碳原子与3个氧原子形成一个四元环,另一个氧原
  • ǂ不送气硬颚搭嘴音(Tenuis palatal click)是一种主要出现于南非的辅音。其中,术语“不送气”(tenuis)又称“无声爆破音”,特指清音、不送气(unaspirated)、未颚音化、未声门化(英语:Glo
  • 失落的10年日本经济在经历一段时间高速发展之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面临一系列严峻的经济问题:诸如经济空洞化、经济泡沫破裂、劳动力不足等。经济学界将日本的一些经济问题称之为“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