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

✍ dations ◷ 2025-07-04 23:47:54 #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源于《庄子·外篇·秋水》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成语“井底之蛙”和“坐井观天”均出自这则寓言,被用来比喻和讽刺比喻眼光狭隘且自以为是的人。

《庄子·秋水》一开始讲述了河伯和北海的对话,秋天黄河涨水,河面陡然变宽,宽到连对岸的牛羊都无法看清。河伯洋洋自得,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但当其来到入海口看到大海之时,才知道自己何等渺小。北海说道:“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本篇其后又讲述了井蛙的完整故事,说得是一只青蛙住在一个埳阱 之中,某一天遇到了一只来自东海的巨鳖。青蛙对鳖说:“你看我多快乐啊,出去可以在井边跳来跳去,回来了可以在井里的洞中休息,在水中可以只把头和嘴巴露出来,还可以把脚踩在软软的泥里。那些虾米、螃蟹、蝌蚪哪个能比得上我?我就是这一井之主,多么地快乐!你干嘛不常到井里来看看呢?”那只巨鳖于是想进到井里,可井却小得连脚都放不进去。鳖对青蛙说:“你见过大海吗?其阔何止千里?其深何止千仞?大禹治水之时十年中有九年洪水,也没有使大海水量增加,商汤之时八年中有七年旱灾,海水也没有减少多少。大海如此不受洪水大旱的影响,这才是住在东海的大快乐呢。”井里的青蛙听了,惊呆了,方才知道自己所居之地是何等的微不足道。

《庄子》这则寓言本无标题,原文中有“井蛙”、“井之蛙”的字样。后人将其演化为“井底之蛙”和“坐井观天”的成语。

在庄子稍后的《荀子·正论》中有“坎井之蛙”的说法,写道“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在《后汉书·马援列传》中记载,东汉的马援曾对隗嚣说:“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这是将《庄子》这则寓言概括为“井底之蛙”的出处。

《庄子》原文中并没有提到井蛙“观天”的情节,从其“出跳梁乎井干之上”的情节看,井蛙是可以跳出井口而看到整个天空的,只是它从未到过大海,所以眼界狭小。而“坐井观天”一词最早见于唐朝人韩愈的《原道》一文,此文写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后来,清代的《说岳全传》附会说北宋靖康之变后徽钦二帝被俘至金国囚禁于陷阱之中而“坐井观天”, 但这种说法并无历史根据。

后人对井底之蛙的寓言还有进一步改编,例如,该故事以“坐井观天”为标题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小学二年级教材,内容由青蛙与鳖的对话改为了青蛙和小鸟的对话。也因此这个寓言故事和衍生的两个成语在中国大陆广为人知。

相关

  • 数据库权利数据库权利也称为数据库特殊权利,是因现有法律资源无法保护数据库制作者权益而提出的数据库权利保护模式,是在著作权法、民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外设立的一类知识产权。现在世
  • 胶质瘤脑瘤或颅内肿瘤(英语:Brain Cancer或Brain Tumour)是指脑内异常细胞的形成,定义为任何颅内肿瘤,发生的位置包括了脑本身各种细胞(神经元、胶质细胞、淋巴组织以及血管)、脑神经(许旺
  • 奥斯丁·张伯伦奥斯丁·张伯伦爵士,KG(Sir Austen Chamberlain,1863年10月16日-1937年3月17日),英国政治家,他曾获得嘉德勋章,并因推动罗加诺公约而于1926年获得1925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曾担任邮
  •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坐标:65°00′N 14°00′E / 65.000°N 14.000°E / 65.000; 14.000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瑞典语:Skanderna、Fjällen或者Kölen,挪威语:Kjølen),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主要山系。该
  • 急征店员《急征店员》(英语:Help Wanted)是美国系列电视动画《海绵宝宝》的试播集,也是第1季第1集的一部分。它最初于1999年5月1日于尼克国际儿童频道播出,被排在1999年尼克频道儿童选择
  • 胡志明市都市铁路胡志明市都市铁路(越南语:Đường sắt đô thị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 2017年苏格马袭击苏格马袭击是印度共产党(毛主义)为抵抗印度准军事部队而于2017年4月24日发动的攻击。这是自2010年发生在邻近的丹德瓦达县的类似事件以来最大的一起袭击事件。该袭击发生于印
  • 逢信逢信,西汉官员。字少子,平陵县人。逢信出身京师世家,以家出高弟在汉成帝时任郡守。前24年,担任京兆尹。前21年,转任太仆,前15年,转任卫尉。官职都在翟方进之上。他和陈咸关系好。御
  • 不交集在数学里,若两个集合没有共同的元素,称为不交(disjoint)。例如 { 1 , 2 , 3 } {\displaystyle \{
  • 许宗彦许宗彦(1768年2月18日-1819年),字积卿,号周生。浙江德清人,清朝政治人物。乾隆三十三年正月初一日(1768年2月18日)生。九岁能读经史,侍郎王昶爱其才,嘉庆四年(1799年)己未科进士,官至兵部车驾司主事,居官仅两月,即以亲老辞归。好藏书,有“藏书三十六橱,类多精善”。精通天文、历算,自制浑金球,曾观测到天王星(荷逻候星),嘉庆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819年1月17日),卒于杭州。著有《鉴止水斋集》二十卷。妻梁德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