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交响曲魔咒

✍ dations ◷ 2025-10-10 18:07:03 #诅咒,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魔咒(英语:Curse of the ninth)是西方音乐界的一大迷信,主要是指在贝多芬之后的作曲家,都会因创作第九交响曲后不久便离世。不少作曲家因而对此十分忌愇,而不幸言中的受害者,往往都被冠以受魔咒所连累。

这个迷信被认为是自奥地利作曲家马勒开始。他在创作自己第九部交响作品《大地之歌》时,虽然副标题写明是一首交响曲(Eine Symphonie für Tenor-Stimme, Contralt -Stimme und große Orchester),但是却故意不将此编号。此举不禁被人解读成马勒为了避免自己将步贝多芬后尘而逝世,才行此法。虽然马勒认为此举令他可以避过魔咒,但最终他还是中了诅咒,在写完自己的第九交响曲后离逝,遗下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片段的手稿。

阿诺德·勋伯格在一篇评论马勒的文章,为这个魔咒留下了一个有趣的注脚:“对音乐家而言,第九(交响曲)似乎是个极限,任何尝试跨越这个极限的人都必定会离世。这说明这世上有一股不应为我们所知的力量,至少是我们未有心理准备去了解的力量,阻止我们去写我们的第十(交响曲)。那些完成了第九(交响曲)的(同行)已经与来世不远了。”

当时马勒认为,在他以前中了这个咒的的作曲家只有贝多芬和他的老师布鲁克纳,另一个可能是较不出名的路易·施波尔。而据称布鲁克纳自己也受到这个魔咒的困扰,但不是由于自己所作的交响曲的编号,而是自己的第九交响曲与贝多芬同在d小调上。其实,布鲁克纳在创作第一交响曲之前,已经创作了两首交响曲,分别是被他自己称为“f小调实习交响曲”的第零零号,和他自己宣布作废的d小调第零号交响曲。

今天,不少人认为舒伯特和德弗札克皆是中咒者,因为二人的最后一首交响曲编号也都是“第九号”。但其实在马勒的年代,没有人认为他们是中咒者。这是由于当时德语地区对他们二人的交响曲编号排序,和今天其实大不相同。我们今天所谓的舒伯特C大调第九交响曲“伟大”当时被编号为第七;而德弗札克当时只有五首交响曲被发表,更早期的手稿当时被认为已经失传,后来才被学者发现;因此今天的德弗札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新世界”,当时被编号为第五。

而在马勒之后,库特·阿特伯格、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罗杰·塞欣斯、雷夫·佛汉·威廉斯、埃贡·维雷茨(英语:Egon Wellesz)和马尔科姆·阿诺德都被视为中咒者。亚历山大·格拉祖诺夫是云云中咒者最有趣的一个,他在完成他的d小调第九交响曲第一乐章后,直止26年后他离世时,他再也没有将他的第九交响曲续写下去。

不过也有不少作曲家能够摆脱这个魔咒所影响,当中最著名的当数俄国作曲家季米特里·萧斯塔科维奇。他在创作自己的第九交响乐曲时,据说苏联当局据说曾施压与萧氏,要他创作一部等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巨著赞颂斯大林治下的苏联。但萧氏一反常态,将自己的第九交响曲谱写成十分轻快,略带讽刺意味的作品。萧氏在这部交响曲的第三乐章,引用了贝多芬和马勒的第九交响曲的部分乐章,并安排以巴松管奏出,讽刺意味浓厚。萧氏为自己的第九交响乐安排了一个恶作剧式的结尾。而他自己一生总共创作了15首交响乐,加上他的名声,成为最著名的作曲家。

其他知名度稍逊而又能创作超过9首交响曲的就更多,当中包括了:汉斯·维尔纳·亨策完成了自己的第十交响曲;埃德蒙·鲁布拉(英语:Edmund Rubbra)和罗伯特·辛普森各有11首交响曲;海托尔·维拉-罗伯斯和大流士·米尧都作了12首交响曲;葛林·布兰卡作了14首;阿兰·佩特森有17首;尼古拉·米亚斯科夫斯基有27首,哈维格·布莱恩有32首;阿兰·霍夫哈奈斯创作了67首交响曲;美国作曲家路云·泰勒(Rowan Taylor,1927年─2005年),则共创作了265首交响曲,曾经是创作交响曲数量最多的作曲家(虽然他绝大部分作品都无人所认识),但随着芬兰作曲家莱夫·赛格斯坦于2013年完成了第266号交响曲,这个纪录便被打破了,直至2017年6月,他已经完成了315首交响曲。

另外有趣的是,破咒者中,亨策和鲁布拉都与贝多芬一样,在各自的第九交响曲中加入了合唱部分。

相关

  • 圣荷西圣何塞(西班牙语:San José)是圣约瑟(Saint Joseph)的西班牙文。根据美国国家地理资讯情报局的统计,圣何塞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地理名称:
  • 非游离辐射非电离辐射(英语:Non-ionizing radiation)是指波长较长、频率较低、能量低的射线(粒子(主要是光子)或波的双重形式)或电磁波。辐射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无法从(绝大
  • 方法论方法学 (又称为方法论) ,是哲学用语,指的是研究如何处理问题的一个哲学分支。南宋哲学家朱熹的格物致知论是方法论的典型例子。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在1637年出版的哲学论著《谈谈
  • P体处理小体(英语:P-bodies;全名processing bodies,其他名称还有GW-bodies与Dcp bodies)是一种发现于真核细胞内的颗粒(granule)构造,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大小约100到300nm。这种颗粒的
  • 瓷器,也作磁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需经过高温(约1200℃–1400℃)的窑内烧制。瓷器最早出现于三国魏晋或隋唐(目前有争议),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窑炉内温
  • 规划企划,又称策划、计划,是一个由个人、多人、组织团体、甚至是企业为了完成某个策略性目标而必经的首要程序。包括从构思目标、分析现况、归纳方向、评估可行性,一直到拟订策略、
  • 科研科学方法(英语:scientific method)指的是检查自然现象、获取新知识或修正与整合先前已得的知识,所使用的一整套技术。为了合乎科学精神,这方法必须建立于收集可观察、可经验(empir
  • 拉斯帕尔马斯大加那利岛拉斯帕尔马斯(西班牙语:Las Palmas de Gran Canaria,西班牙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
  • 三菱集团三菱集团(日语:三菱グループ/みつびしグループ  */?,Mitsubishi Group;也被非官方地称为三菱系列(Mitsubishi Keiretsu))是日本一个企业联合体,为原三菱财阀解体后其旗下企业共同组
  • 华侨日报 (马来西亚)《华侨日报》 (英语:Overseas Chinese Daily News) 是马来西亚沙巴历史最悠久的华文报章之一,创刊于1936年3月1日,为前北婆罗洲首家日报。1947年由丹斯里叶保滋接办,报纸由油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