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白虎通
✍ dations ◷ 2025-07-21 13:13:15 #白虎通
《白虎通》,古书名,又称《白虎通义》、《白虎通德论》,四卷。东汉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朝廷召开白虎观会议,由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在白虎观(洛阳北宫)陈述见解,“讲议五经异同”,意图弥合今、古文经学异同。汉章帝亲自裁决其经义奏议,会议结论作成“白虎议奏”。再由班固写成《白虎通义》一书,简称《白虎通》。全书共汇集43条名词解释。《白虎通》是以今文经学为基础,初步实现了经学的统一。蔡邕曾获赐“白虎议奏”。清代陈立写有《白虎通疏证》。“白虎通义”中的“通”是统一的、通行的”之意;“义”是“大义”的意思。“白虎通义”的意思是:白虎观会议所形成的统一的、通行于天下的儒家经学之大义。(西桥按,通义即疏通大义,此词多用为书名,如文史通义。)关于天地万物的起源问题,《白虎通义》的解释是:“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浊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清浊既分,精曜出布,庶物施生。……故《干凿度》云:‘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白虎通义》发扬《春秋繁露》比附的手法,将君臣、父子、夫妇之义与天地星辰、阴阳五行等各种自然现象相比附,用以神化封建秩序和等级制度。它认为:“子顺父,妻顺夫,臣顺君,何法?法地顺天。”(《天地》)“三纲之义,日为君,月为臣也。”(《日月》)“君有众民,何法?法天有众星也。”(《五行》)“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故《含文嘉》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人皆怀五常之性,有亲爱之心,是以纲纪为化,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三纲六纪》)“君臣法天,取象日月屈信(伸),归功天也。父子法地,取象五行转相生也。夫妇法人,取象六合阴阳,有施化端也。”(《三纲六纪》)但在强调臣绝对服从君的主调之下,《白虎通义》还在《五行》中提出臣对“无道之君”可以推翻的思想。《白虎通义》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肯定了“三纲六纪”,并将“君为臣纲”列为三纲之首,使纲常伦理系统化,同时还把当时流行的谶纬与儒家经典糅合为一,使儒家思想神学化。《白虎通义》肯定了儒家经典的非凡特殊价值和特殊地位:“经,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乐》仁、《书》义、《礼》礼、《易》智、《诗》信也。人情有五性,怀五常,不能自成,是以圣人象天五常之道而明之,以教人成其德也。”《白虎通义》有一节专门讨论“辟雍”。“辟雍”是当时的一种学宫,贵族子弟从10岁开始就要寄宿于城内的“小学”,至15岁时进入郊外的“辟雍”。男性贵族子弟在里面学习各种技艺,如礼仪、音乐、舞蹈、诵诗、写作、射箭、骑马、驾车等。《四库全书总目》评论《白虎通》曰:“方汉时崇尚经学,咸兢兢守其师承,古义旧闻,多存乎是,洵治经者所宜从事也。”《白虎通义》用阴阳五行等概念普遍解释世界的一切事物,使五行思想成了当时人们认识世界的钥匙。
相关
- 公理在传统逻辑中,公理是没有经过证明,但被当作不证自明的一个命题。因此,其真实性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且被当做演绎及推论其他(理论相关)事实的起点。当不断要求证明时,因果关系毕竟不
- 企业号企业号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 Enterprise,NASA内部编号OV-101),又译为进取号,是NASA打造的第一架航天飞机。“企业号航天飞机”实际上只是一个的航天的测试平台,没有引擎等相关部
- 王正中王正中(1936年2月10日-2017年8月22日),药理学与寄生虫学权威,中央研究院院士(第19届生命科学组)。童年时曾感染寄生虫,任职于美国默克药厂时,发现治疗河盲症的机制,透过药厂与国际卫生
- 络脉在中医学概念中,络脉为经脉的分支,以连络表里经脉或脏腑。 络脉有三种,分别为别络、浮络、孙络。
- 台湾证券交易所坐标:25°2′1″N 121°33′52″E / 25.03361°N 121.56444°E / 25.03361; 121.56444台湾证券交易所(英语:Taiwan Stock Exchange,缩写:TWSE),简称台证所或证交所,为台湾证券集中交
- 药效反应药物效应动力学(英语:Pharmacodynamics (PD) ),简称药效学,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药物作用(action)与药理效应(effects)(即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mechanism of action)
- 万有引力之虹《万有引力之虹》(英语:Gravity's Rainbow)是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所著的后现代主义史诗小说,初版于1973年2月28日。《万有引力之虹》属于越界小说的范畴——这不仅是因为它质疑
- 锎化合物锎化合物是锎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有很少一些有所研究。三氯化锎是最先发现的锎化合物,由伯里斯·坎宁安于1960年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制备出来。唯一能在水溶液稳定的离子
- 扬州八怪扬州八怪是清代乾隆年间活跃在江苏扬州画坛的革新派画家总称,即“扬州画派”。扬州八怪之说始见于清末汪鋆《扬州画苑录》,但只提及李葂和李鱓二人。其具体人数亦不止八人,综合
- 武烈李添保(?-1460年),明朝中期贵州苗族民变首领,麻城(湖北省麻城)人。李添保为躲避赋役逃至贵州,天顺四年(1460年),李添保托名唐太宗子孙,领导苗、汉人民上万起义,称王,年号武烈。明朝派大将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