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落水洞
✍ dations ◷ 2025-09-30 13:15:14 #落水洞
落水洞(英语:Sinkhole),亦作天坑、岩溶塌陷、动摇洞、吞口,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地形。一般出现于有水流经的石灰岩岩层。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雨水里,就会令雨水变成弱酸性;但当这些弱酸性的雨水从土表渗进地下,植被及地表中的植物物质会令这些弱酸变成强酸,使雨水流过石灰岩岩层时,会慢慢的把石灰岩层侵蚀成小洞。当小洞日渐扩大时,可能会令地表突然塌陷,形成落水洞。落水洞的形成机制可能是因为渗滤水把水溶度较高的基岩(如石灰石)慢慢的溶解侵蚀,又或是因为洞穴屋顶的塌陷,又或是因为水面降低。有时,透过落水洞可以看见底下的洞穴。对于特别大型的落水洞,如:美国马默斯洞穴国家公园的雪松库,可能会在落水洞的底部看到地下水从洞的一边流动到另一边,形成了伏流现象。落水洞一般发生于一些位于地下,而且能被大自然的水慢慢溶解的岩石种类,例如:石灰石、碳酸盐岩或盐床。当岩石被溶解,就会在地下形成空间或溶洞。若地面环境不变,这些地下空间就能保持完整;但若空间的岩面不足以承托其上的重量,就会突然塌陷,形成落水洞。举例说:在死海,由于海平面不断下降,使海水不再流入,流进死海的淡水把邻近地层的地下盐溶解,令地面出现一个又一个的沙质落水洞。落水洞亦可能是因为人类间接做成的,而这些落水洞的形成往往与土地的不适当利用有关。由于发展及建造,令地下水管在市区变得普遍。当地下水管渗漏,其作用就好像从地表渗进地下的雨水。一旦地面环境改变,令地表不能再承受原来设计的重量,就会令沉降发生,形成落水洞。按天坑分级原则,深度和宽度均超过500米的为超级天坑,全世界仅有三例,全在中国(重庆小寨天坑、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广西巴马号龙天坑,另外贵州平塘打岱河天坑尚待确认);深度和宽度在300米到500米之间的为大型天坑,全世界有16例,中国有9例;深度和宽度在100米到300米之间的为标准天坑。目前在世界上发现确认的天坑约78个,其中有超过50个在中国。中国的天坑分布在南方喀斯特地区,绝大多数位于黔南、桂西、渝东的峰丛地貌区域。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魔鬼研磨漏斗州立地质公园(英语:Devil's Millhopper Geological State Park)就有一个著名的落水洞。另外,危地马拉的首都危地马拉城亦是一个以落水洞著名的城市,因为其地质为沉积火山灰、石灰岩和其它火山碎屑岩构成,类似石灰岩性质。除了在2010年6月出现的落水洞,在2007年2月25日,当地亦曾因为连日大雨加上下水道堵塞破裂而使落水洞形成。
相关
- 发育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英语:Developmental biology)是对于生物体生长和发育过程的研究。发育生物学研究基因对细胞生长,分化和形态发生(Morphogenesis)的调控,这些过程使生物体形成组织和器官
- 核糖体核糖体(ribosome),旧称“核糖核蛋白体”或“核蛋白体”,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由一大一小两个亚基结合形成,主要成分是相互缠绕的RNA(称为“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简称“rRNA”)
- 尼亚加拉瀑布尼亚加拉瀑布(英语:Niagara Falls,源自印第安语,意为“雷神之水”。加拿大的华人也称之为“拉格科”)是由三座位于北美洲五大湖区尼亚加拉河上瀑布的总称,平均流量为2,407立方米/
- 中世纪科学史中世纪科学史是指在中世纪,星象、药物、数学等科学在当时都相当的活跃,但是,由于古代的文化(在罗马及伊斯兰的落没之前的时期)已经存在有许多的科学基础,所以研究科学的方法才能
- 啮齿类松鼠形亚目 Sciuromorpha 河狸亚目 Castorimorpha 鼠形亚目 Myomorpha 鳞尾松鼠亚目 Anomaluromorpha 豪猪亚目 Hystricomorpha啮齿目是哺乳动物中的一目,其特征为上颌和下颌
- 齿鳞草齿鳞草属(学名:Lathraea)是列当科下的一个属。全都寄生于其他植物根部,无叶绿素,故只有在开花时才看得到。该属共有5种,分布于欧洲和亚洲温带地区。其余两种:
- 聚异丁烯丁基橡胶(英语:Butyl rubber,常用缩写是IIR ,代表Isobutylene Isoprene Rubber)是一种合成橡胶,是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的共聚物,其中异戊二烯占0.6%到3%,根据异戊二烯的含量分成4-5
- 冰球冰球自1920年夏季奥运会起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1924年改为冬季奥运会项目。1998年开始,女子冰球也加入到奥运会项目中。最初加拿大是冰球超级强国,在7届男子冰球比赛中夺
- 德国唯心主义德国唯心主义一般是指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早期在德国建立起来的哲学,它由康德在1780年到1790年间的作品发展起来,并和浪漫主义、启蒙运动的政治革命有着密切联系。在它的发展
- 亲油性亲脂性是指一个化合物融解在脂肪、油、脂质或非极性溶剂的能力。这些非极性溶剂本身就亲脂,所以这告诉我们“相似相溶”。因此亲脂性的物质就会溶在亲脂的溶剂,亲水性的物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