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童教育所

✍ dations ◷ 2025-07-19 07:37:11 #蕃童教育所
蕃童教育所,是台湾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施予原住民义务教育的学校,但其学校老师全部由当地警察兼任,实质上为行政控制及治安管制,教育目的则是其次。与其类似的有蕃人公学校,1895年,乙未战争结束后,日本国正式统治台湾与澎湖。面对日人眼中未开发的“台湾蕃人”及“台湾蕃地”,台湾总督府决定对台湾原住民实施与一般台民不同的教育方式。1902年,总督府开始在南部的原住民部落普设“警察官吏派出所”,简称派出所。设于原住民部落间的这些派出所除了一般治安维护,户政等等事务外,与台湾其他地方派出所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这些派出所警察需要在公务之余教授于学校内原住民儿童日语及礼仪,并负责简易的儿童医疗保健工作。此时,上课场所并没有一定规模,也没一定的学制。这政策实施不久后,当时的台湾总督府警务局提出建议:“蕃人教育应以埔里为中心,将台湾分成南北两地,北部“蕃童”皆由总督府殖产部设校,由警察人员管理教育。南部则依民情,‘智识’较高地区者设蕃人公学校”建议中,由殖产部设校提供经费、警察人员于业余时间担任老师(警手)的学校,亦称为“蕃童教育所”。1904年,总督府制定“蕃务官吏驻在所之蕃童教育标准”、“蕃童教育纲要”、“蕃童教育费标准”等。依照此标准,台湾第一所蕃童教育所-“达邦蕃童教育所”在1904年11月4日于台湾嘉义阿里山的达邦部落设立。上课的老师并非一般公学校、小学校、或蕃人公学校的教谕、嘱托或训导。而是由位于教育所不远的派出所警察业余兼差担任,教育所直属管理单位则是负责开采当地阿里山桧木的台湾总督府民政局殖产部。台湾总督府普设“蕃童教育所”是在1908年公布蕃童教育标准、蕃童教育纲要、蕃童教育费新标准等条款之后。1928年,台湾总督府再重新制定“蕃童教育所知教育标准”,明定教育所的名称设置年限为四年,科目为修身,国语,图画,唱刻,体操,与实科等等。而蕃童教育所的目的则为“施以德育,涵养国民必要之性格,使学习国语(日语),成善良之风习。”1936年,台湾总督府立法将“蕃”字以“高砂”(台湾的异称)替代,蕃童教育所亦更名为“教育所”。1945年,中华民国统治台湾,将其教育所与其余国民学校(即公学校或小学校)一并更名为国民小学。蕃童教育所是台湾日治时期很特殊的教育机构。其特色有:1944年,全台蕃童教育所共有188所,学童1万383人。蕃童教育所的普设,让日治时期原住民的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86.4%比台湾人所念的公学校71%普及率还高出很多。也因为这样,日语或日文成为原住民当时的第二语言,相对,也有效的达到管理原住民的目的。

相关

  • 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或对立基因、对应基因(英语:allele),是染色体内的基因座的DNA序列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变化,各种变化形式称为等位基因,其在细胞有丝分裂时的两个染色体上的基因座是对应排列
  • 除草剂除草剂又称杀草剂,是一类用来杀死特定植物的药剂,全球约有233种。这些药剂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特定目标,使其他对于人类有用的农作物不受伤害,或受的伤害较小。有些除草剂能妨碍
  • 蓖麻油蓖麻油(“蓖”,拼音:bì,注音:ㄅㄧˋ,粤拼:bei6,音同“避”)是由蓖麻种子提炼而来的植物油,CAS号为8001-79-4,常温下为液体状。蓖麻油是一种复合三酸甘油酯,主要成分为蓖麻子油酸(Ricinol
  • 跨膜运输跨膜运输(membrane transport)是细胞生物学中,细胞控制像离子或是小分子的溶质通过生物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及蛋白质组成)的许多机制。跨膜运输的调节是透过选择性渗透的机制(生物膜
  • 北台湾北台湾,为台湾北部地区的简称。范围定义有许多种,通常包括首都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园市、宜兰县、新竹县、新竹市。北台湾以首都台北市为区域核心,并有目前台湾人口最多
  • 智慧城市智慧城市(英语:Smart City)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意念,集成城市的组成系统和服务,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智慧城市把新一代信息技术
  • 长期长期记忆是能够保持几天到几年的记忆。它与工作记忆以及短期记忆不同,后二者只保持几秒到几小时。生物学上来讲,短期记忆是神经连接的暂时性强化,生理上的结构是反响回路(reverb
  • 性别灭绝性别灭绝(Gendercide)指针对特定性别的人系统地、有计划地屠杀/杀害的行为。屠杀女性(英语:Femicide)(Gynocide或Femicide)一词出现于十九世纪20年代,其定义为针对女性的系统的、有
  • 医和医和(生率年不可考)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医家。其姓不可考,名和,因其职,人称医和。其主要生平不可考,描述医和的文献详见于《左传》、《国语》和《通志》三书。以天人一体
  • 森林破坏森林砍伐,或称森林开伐、去森林化(Deforestation)、森林破坏,意为人为的将森林地转成耕地、牧场、城市等用地的行为。一般来说,森林开伐会造成环境退化和物种多样性的减少。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