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反应模式

✍ dations ◷ 2025-07-22 11:22:06 #中国历史学

冲击反应模式,又名冲击反应理论或冲击反应论,由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提出,指中国的发展是因为西方对中国进行冲击而产生的反应。

近代中国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和朱程理学的束缚,长期处于落后、停滞的状态;而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完成后,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大幅发展,处于动态、发展、先进的社会。因此,中国的发展需要西方对中国进行冲击使中国社会产生反应,从而促进社会进步。

后来,费正清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改,认为中国的发展更重要的原因还是自身的经济、政治等多反面的发展,西方的冲击是次要的,而且是有限的。

相关

  • HCOsub3/subsup-/sup碳酸氢盐是碳酸形成的酸式盐,含有碳酸氢根离子—HCO3−。大多数碳酸氢盐对热不稳定,会分解为碳酸盐、二氧化碳和水。碱金属碳酸氢盐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与酸迅速反应放出二氧化
  • 汉字字体风格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化学史化学史的范围从远古时代一直延伸到今日。到了公元前100000年,各个古文明的科技,像是从矿石提炼金属、制作陶器、酿酒、制作颜料、从植物中提取香料和药物、制备奶酪、染布、制
  • 环形数学中,环形(annulus)是一个环状的几何图形,或者更一般地,一个环状的对象。几何学中通常所说的环形就是圆环,一个大圆盘挖去一个小同心圆盘剩下的部分。圆环的对称性非常强,是一个
  • 棉兰老岛棉兰老岛(菲律宾文:Mindanao)位于菲律宾南部,是菲律宾第二大岛,也是世界第19大岛。根据2015年菲律宾人口普查,达沃市是岛上人口最多的城市(1,632,991人),三宝颜(861,799)、卡加延德奥罗
  • 染色 (生物学)染色是用于增强显微图像对比度的一项辅助技术。辅以不同类型的显微镜,染色和染料常在生物学和药学领域被用于提高生物组织的可见度。染色常被用于观察大块组织(如肌肉组织和结
  • 圣菲国家森林圣菲国家森林(英语:Santa Fe National Forest)是一座美国国家森林,位于美国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该森林于1915年设立,面积1,558,452英亩(6,306.83平方千米),海拔从5,300英尺(1,600米)
  • 巴拉德罗巴拉德罗(Varadero,西班牙语,意为“干涸的船坞”)是古巴马坦萨斯省度假胜地,加勒比最大的度假区之一。巴拉德罗坐落在伊卡克斯半岛,介于卡尔德纳斯湾和佛罗里达海峡之间,在哈瓦那以
  • 努斯拉特·布托努斯拉特·布托(英语:Nusrat Bhutto,1929年3月23日-2011年10月23日),前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布托的妻子,库尔德人,也是贝娜齐尔·布托、纳瓦兹·布托、穆塔扎·布托的母亲。
  • 戴葆庭戴葆庭(1895年8月8日-1976年),号足斋,浙江绍兴人。中国钱币收藏家、钱币学家、古钱商人。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十八日(1895年8月8日),戴葆庭出生于浙江省宁绍台道绍兴府山阴县兰亭陈家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