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剑 (西方)

✍ dations ◷ 2025-07-11 19:57:19 #军事用刀,击剑,刃物,剑

佩剑 (西方),大部分有着弯曲的刀身与单面刀锋(因真实军队使用的军刀未必都是单刃的刀,所以后来也译佩剑)。原是匈牙利人所使用的武器,使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西元九世纪前后。多为骑兵所使用,为了方便在马上单手使用,造得轻巧,刀身也尽量造得较长。刀身共有直刀身、微弯刀身、大弯刀身三种。根据FIE剑种说明,现代的运动项目用的佩剑是由十九世纪末海军用剑发展而成的。

17世纪,被称为Sabre的佩剑传入西欧。它们来源于东欧Szabla型佩剑,最早是中世纪时的单刃刀。西欧开始配备这种刀始于匈牙利骠骑兵。这些骑兵主要作为轻骑兵起到骚扰敌方散兵、蹂躏炮兵阵地和追逐逃兵的作用。17世纪末和18世纪,许多匈牙利骠骑兵逃亡到中、西欧国家并成为当地骠骑兵的中坚。匈牙利语的“佩剑”----“Szablya”可以追溯至钦察突厥语的Selebe以及匈牙利语的Szab,意为“切”。

相关

  • 骆文智骆文智(1960年8月-),广东佛山人。男,汉族。1977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毕业,中南财经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经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
  • 对流抑制能对流抑制能 (Convective inhibition, CIN or CINH) 是气象学名词,其意义为阻止气块自地面上升至自由对流高度的能量大小。地面气块需要突破负浮力区所造成的对流抑制能,才能
  • 贝托尔德 (巴登)贝托尔德·腓特烈·威廉·恩斯特·奥古斯特·海因里希·卡尔(,1906年2月24日-1963年10月27日),巴登藩侯,巴登大公家族族长。贝托尔德是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与汉诺威王储恩斯特·
  • 锺天纬锺天纬(1840年-1900年),字鹤笙,上海金山亭林镇人。维新人士,清代著名翻译家,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致力于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优劣,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很大影响。同治
  • 三屋大五郎三屋大五郎(1857年-1945年),号清阴,日本越前人,台湾日治时期的教育家、知名报人、汉诗诗人。1897年担任宜兰国语传习所教谕,1900年担任台中师范助教授,之后又担任国语学校校长、厦门
  • 步兵第1联队歩兵第1联队(日语:ほへいだいいちれんたい、)为大日本帝国陆军步兵联队之一。驻屯地为后来的防卫省,现在的东京中城。小队长副官
  • 刘应明刘应明(1940年10月8日-2016年7月15日),福建福州人,中国数学家。主要从事拓扑学与不确定性(主要是模糊性)数学处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加入九三
  • 苯基溴化镁苯基溴化镁是一种格氏试剂,化学式为C6H5MgBr。它可以在有机合成反应中提供苯基合成子。它在实验室可以通过溴苯和镁屑的反应得到,反应中需要加入少量的碘来活化镁,以引发反应。
  • 露丝·杜亚迪露丝·杜亚迪(法语:Luce Douady,2003年11月17日-2020年6月14日)是一名法国攀岩运动员,曾于2019年获得世界青年冠军(英语:IFSC Climbing World Youth Championships)以及IFSC攀登欧洲
  • 丰偌晖丰偌晖(1978年3月22日-2018年5月15日),出生于台东县,阿美族原住民,为台湾的棒球选手,曾经效力于中华职棒诚泰COBRAS队,守备位置为投手。他是棒球运动员丰祥瑞的世侄。2007年与卑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