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膏

✍ dations ◷ 2025-10-02 19:33:18 #台湾原住民历史,食人,动物药

番膏指的是清朝时期至日治时期在台湾开垦的汉人把捕获的台湾原住民族将其人肉及脏器食余的人骨所熬制成之药膏。

此风当时在台湾难以禁止。胡传所撰之《台湾日记与禀启》一文有记载相关事迹:“埔里所属有南番,有北番。南番归化久,出亦不滋事。北番出,则军民争杀之;即官欲招抚,民亦不从,盖恐既抚之后,不能禁其出入,道路为所熟悉,不能复制也。民杀番,即屠而卖其肉;每肉一两值钱二十文,买者争先恐后,顷刻而尽;煎熬其骨为膏,谓之“番膏”,价极贵。官示禁,而民亦不从也。”胡传于1892年在台任官时,发现埔里地方居然有卖人肉,当地汉人看到原住民便争相杀之,取人肉来卖,每两卖二十文,买者争先恐后,又煎原住民之骨为膏,称作“番膏”,官府禁止无效。

日治时期大正十年(1921年),任职台南地方法院通译官的片冈岩所著《台湾风俗志》中,记载汉人习惯吃原住民肉的史实:“南投厅埔里社以北邻接番地,住民若杀一个番人时,举庄都来庆祝,将番人首级插上枪尖…打锣鼓欢呼游行各庄…有人将番人尸体寸断煮熟,然后切片分给每一个人吃…”

《台湾总督府公文类纂》也发现几篇食番肉的纪录。显示直到日本统治时期,台湾汉人仍有食番肉的习俗,而且还有很多料理方法,除了番肉、番膏,还有番鞭、番下水等。

医疗传教士马偕博士的回忆录(P266)中则记载:“...有数十个人到那里去,目的是要得到生番部分的肉体作为食物和药,生番如果是在内陆被杀,通常他的心脏会被拿去吃,身体的肉也被割成一条一条的,骨头就被煮成胶,保存起来作为治疟疾的特效药”。

“番肉”除了是高价的食物,汉人也会将原住民剥剩下的骨骸,全部集合放入清水,以中药材熬煮,熬为“番膏”,作为医治寒热病的药补。“番心”则可作为药用来治疗心气病,价值三十文的“番胆”则是医治刀伤、枪伤,“番乌腕”的腿骨可用来治疗脚风。在《台湾总督府公文类纂》也有汉人食用番肉、番膏的详细纪录。

在《台中市民间文学采录集》中,大茅埔的詹添财先生也记述了在一九○八年左右,东势镇詹厝的人与泰雅族的争斗。詹厝先与泰雅族人和解,趁对方放下戒心,杀掉了十多位泰雅族人,并且将他们的小腿肉割下,煮成“番肉汤”。吃过“番肉”的人,都表明“咸咸”,并且煮肉的汤都会“冒出许多水泡”。

据记载,“生番”身躯上下皆有其用,只有大肠、小肠、头发无用,因此有台湾俗语说:“杀一名生番,较赢打着几只鹿。”、“打着一个生番卡好做一年田,通身躯陇甲伊吃了了”。

相关

  • 专科医院维基百科中的医疗相关内容仅供参考,详见医学声明。如需专业意见请咨询专业人士。专科医院是一种医院的分类,这种医院因为只提供特定疾病的治疗而有别于其他医院,是针对单一人群
  • 以弗所以弗所又译爱菲索斯或艾菲索斯(希腊语:Ἔφεσος;英语:Ephesus;土耳其语:Efes)是古希腊人在小亚细亚建立的一个大城市,位于加斯他河注入爱琴海的河口(今天属于土耳其)。最初由雅典
  • 东京医科牙科大学坐标:35°42′5″N 139°45′55″E / 35.70139°N 139.76528°E / 35.70139; 139.76528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日语:東京医科歯科大学、とうきょういかしかだいがく,英语:Tokyo Medica
  • 清油清油一般指平常用的花生油或者菜籽油加热以后,还没炒过菜或者还没炸过东西的油,也就是加热后还没用过的油。在四川,通常称纯菜籽油的为清油。
  • 美洲原住民宗教美洲原住民宗教(英语:Native American religions)是美洲原住民族群的宗教习俗,其中原住民的传统仪式通常根据各个部落、氏族的历史与信仰之不同而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早期抵达
  • 草粿草粿可以指:
  • 台湾语假名台湾语假名(タイヲァヌギイカナ,日语:台湾語仮名〔臺灣語假名〕/たいわんごかな,白话字:.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
  • 辞通开明书店是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上海开设的一个著名出版机构。1926年成立,创办人章锡琛。1925年,原商务印书馆《妇女杂志》主编章锡琛,因提倡“新性道德”,遭总编王云五停职。遂在
  • 芋螺属芋螺属(学名:)是芋螺科的一个属。其外形类似圆锥,许多品种的芋螺外壳上都有鲜艳的花纹,主要分布在热带。所有的芋螺都会分泌毒素,因此在处理活的芋螺时需非常小心,甚至是最好不要接
  • 新光金融控股新光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英语:Shin Kong Financial Holding Co., Ltd.,简称新光金控、新光金)是台湾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为新光集团的核心企业之一,总部位于台北市地标-新光人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