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玻璃棒
✍ dations ◷ 2025-10-08 17:11:20 #玻璃棒
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室设备之一,其原料由硼硅酸盐(英语:Borosilicate glass)玻璃制成,其外型比吸管稍长,厚度也比吸管稍厚,两端外型为圆形末端。玻璃棒的功能有转移液体,搅拌化学物质,在过滤时起到引流的作用,或是可以做为简易凸透镜使用。玻璃棒通常由派热克斯玻璃制成,这类型的玻璃原材料为硼硅酸盐(英语:Borosilicate glass),其长度通常在10至40厘米(3.9至15.7英寸)之间,厚度约为0.5厘米(0.2英寸)。在制造上,最先从一片薄玻璃切成较小的部分;接着将两端区域透过火焰抛光(英语:Flame polishing)使其圆滑,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刮伤玻璃器皿表面,特别是玻璃器皿在加热时,这些刮伤可能会导致裂缝产生。在市面上也有其他形状的玻璃棒,例如可用来打散沉积物的玻璃搅拌棒,这类型玻璃棒的其中之一端点外观为平板型;或是将端点做成三角板型,使其外观近似于淀帚(英语:Rubber policeman);亦或是圆饼型端点玻璃棒,可用于压碎化学品。虽然玻璃棒的结构非常坚固,但在使用时仍需控制力道,否则容易造成断裂。玻璃棒通常用搅拌液体,混合物质用。在化学反应上,通常要透过搅拌才能进行,而玻璃棒为科学家提供可受控搅动的方式之一,并且不会直接与化学物质相互作用。玻璃棒有时可用作实验技术的一部分,另如在倾析液体时,利用玻璃棒与玻璃器皿的接触,有助于避免沉淀物附着在玻璃器皿侧面,并且可引导上层液体流入目标器皿内。使用玻璃棒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更好地控制液体流速,这在移转一些容易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物质时非常重要。此方法也可用于将大口烧瓶或烧杯中的液体倒入试管中。在重结晶过程中,若将玻璃棒刮试管或烧杯内表面时,容易诱导结晶作用发生,另外在萃取过程中还可以打散乳浊液。建议每次使用玻璃棒后需进行清洗,避免在下次使用时污染化学品。通常可将玻璃棒放入盛满清水的烧杯中并搅拌之,将附着的污染物去除。以下2种经典物理实验皆以玻璃棒进行。此实验主要概念为向实验者解释光在不同液体中的折射率差异性;首先将玻璃棒放入盛有油和水的烧杯中,在水中一段的玻璃棒是可见的,因为玻璃与水对光的折射率不同,但在油中一段的玻璃棒却消失了,这当中主要原因为玻璃与油的折射率非常相近,因此光线在穿过玻璃与油的界面时不会弯曲,进而降低折射现象。玻璃棒可与其他物体透过表面摩擦方式,引发表面电荷转移而产生带电现象。在利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后,玻璃棒表面的电子会转移至丝绸上,使丝绸带负电荷,而玻璃棒带正电荷。这种现象被称为摩擦起电效应,可以用各种材料进行实验,不过因玻璃棒和丝绸在生活上较易取得,所以在实验上通常选择这2种材料来验证此效应。
相关
- α-变形菌门α-变形菌(Alphaproteobacteria)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下的一个纲。此纲的成员变异性极大,且共通点极少,但他们确实系出同源。α-变形菌大多都是革兰氏阴性菌,而有些包内寄生
- 目目(英语:order, 拉丁语:ordo)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个分类级别,是位于纲和科之间的级别:物种属于和不属于每个目是由生物分类学家决定的,和是否应该认可一个特定的目。 通常没有确切
- 安比西林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又称安比西林、氨苄西林,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治疗多种细菌感染。适应症包含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脑膜炎、沙门氏菌感染症,以及心内膜炎。本品
- 软体动物见内文软体动物门(学名:Mollusca)属于无脊椎动物,就其物种多样性而言,是动物界的第二大门, 仅次于节肢动物门,其已确认的物种数量估计有十万多种。软体动物能适应许多不同环境,分布
- 盲肠盲肠,即阑肠,见于人和羊膜动物。在人体位于腹腔右下部,右中腹长约6到8厘米的大肠起始段结构,形如袋状。盲肠向上延续为升结肠,下部有一孔通阑尾,同回肠交接区的内壁有回盲瓣,有防止
- 左总颈动脉在解剖学中,总颈动脉是负责供应头颈部充氧血最主要的动脉,左总颈动脉直接由主动脉发出,右总颈动脉由头臂动脉干发出。二者在颈部时分叉为外颈动脉和内颈动脉。左和右总颈动脉位
- 交通工具载具指载运工具,也称交通工具,是指使用于人或货物运输的设备。本身不产生位移的传送带或非人造的某些水面漂浮物都不能称为“载具”。为上述目的以人的意志为驱使的动物和人本
- 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语言学分支,它研究语言如何能够得到最佳利用的问题。应用语言学注重解决现实当中的问题,一般不接触语言的历史形态。应用语言学可
- 植物志植物相(拉丁文:Flora,源自罗马神话里的花之女神)又译植物群或植物区系,指某一地区某一时段的特定植物种群。Flora另一个意思是植物志,是对一个植物区系的纪录和描述。植物相的原字
- 双狮地球牌双狮地球牌为东南亚金三角地区海洛因的一个品牌,由老挝的温拉迪功创立于1960年代。在1980年代逐渐由掸邦北部坤沙的民族武装蒙泰军(Mon Tai Army)接管。双狮地球牌产品为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