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原之乱

✍ dations ◷ 2025-07-05 12:50:56 #岛原之乱
岛原之乱(1637年—1638年 寛永14年10月25日)是江户时代初期发生的日本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揆(人民起义),也是幕府时代结束前的最后一场内战,亦可称为岛原天草之乱、岛原天草一揆,始于宽永14年(公元1637年)10月25日,终于宽永15年(公元1638年)2月18日。内乱的成因是高压政治、重税等。天主教自1549年由耶稣会教士方济各·沙勿略首次传入日本后,教徒人数激增,特别是在九州、京都和江户地区。位于九州西部的岛原在信奉基督宗教的大名小西行长影响下,传教活动旺盛。天主教的扩张引起传统的佛教和神道教反对;1587年,丰臣秀吉正式驱逐传教士,宣布基督宗教是邪教。然而教徒数量却持续增加,至17世纪初已达70万人。此时正值德川幕府准备统一日本,信奉天主教的地方诸侯成为政府特别征讨的对象,1614年幕府领令所有人必须弃教。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力主闭关锁国政策,1616年下令禁止除长崎和平户两港口外的对外贸易。大名们失去贸易收入,转向对领地民众增加税收来维持收入。岛原藩主松仓重政于1621年开始建筑岛原城,并镇压当地的天主教徒,其子松仓胜家更是以残暴闻名。1634年起,岛原和天草地区连续发生天灾,更加重了民众的负担。1637年10月,岛原的一名农民交不起农租,妻子被领主松仓胜家的家臣田中宗夫带人抓走,数百名愤怒的村民放火烧毁了田中的家宅,16岁的天草四郎时贞(教名Jerome)被推举为领袖。10月15日,岛原有马村藩吏林兵右卫门探悉有村民供奉天主像,破门而入却被在场的村民杀死。随后当地民众开始诛杀藩吏、焚烧寺庙,最终使领内的民众响应了这次一揆之乱。起义军击败了前来镇压的3000人武士军队,并包围了藩吏躲藏的富冈城。后听说幕府军队正在前来,遂退守岛原南部原有马氏所领的原城。幕府特使板仓重昌三次发动进攻都不成功,最后板仓本人战死。幕府又派宰臣松平信纲来九州组织藩军,这次改为围城,等待起义军弹尽粮绝,同时请求荷兰军队炮轰支援。坚守原城的起义军和幕府军队都伤亡惨重,起义军于4月4日突围未遂,幕府军队从俘虏口中得知城内粮食已罄。4月12日,幕府军连同九州众大名,合共12万5800多兵力开始攻打原城,克服守军的拼死抵抗,于15日攻克原城。幕府约一万人战死,包括天草时贞在内约3万7千名起义者和援助者被斩首,生还者中只有负责内应的山田右卫门作一个(不过由于幕府军在围城期间积极宣传受胁迫参加的民众可获宽大处置,因此也有约1万名起义者先后逃亡、投降的说法)。天草的首级被送往长崎,原城城堡被毁。幕府怀疑西方传教士与起义有关,于是驱逐葡萄牙商人,并严格禁绝天主教及其他基督宗教,幸存的教徒被迫成为地下信徒。此后到19世纪中期,日本本土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对基督宗教的禁绝直到明治维新时期才取消。事后幕府调查时,调查者在松仓胜家住宅的桶中发现农民的尸体,因为此事而被幕府没收领地并被斩首(通常幕府对大名的处断是较为名誉的切腹,松仓胜家是德川幕府历史中唯一被下令斩首的大名);此外,当初对天草地区检地时给予过大石数判定而导致居民生活困苦的唐津藩主寺泽广高已死,但其子次任藩主寺泽坚高同样被问罪而被没收天草领地,之后精神异常而自杀。1647年,天草成为幕府的直辖领(天领)。被任命为天草代官的铃木重成一方面劝诫居民改信佛教,一方面致力于复兴当地。但铃木统治天草时,开始怀疑当年寺泽广高检定的石数(农田收入三万七千石,桑、茶、渔业与盐业的折合收入五千石,合计四万二千石)过高而决定再次检地,并且多次向幕府提出将天草的石数减半为二万一千石的要求;在多次被幕府以没有先例的理由拒绝后,铃木在1653年于江户自宅留下年贡减半的请求书后切腹自杀。幕府震惊之下才开始检讨石数减半的决策,继任天草代官的重成养子铃木重辰同样多次请求石数减半,最后在1659年天草地区的石数终于得以减半,铃木重成、重辰等人也在天草当地受到长久的奉祀。

相关

  • 心包填塞心包填塞(Cardiac tamponade)是指心包(包围心脏的双层膜囊)累积大量液体(英语:Pericardial effusion),并且压迫心脏的情形。其症状可能非常快速,也可能是渐进出现。心包填塞的一般症
  • 地幔热点热点在地质学上是指地球表面长期历经活跃的火山活动的地区。约翰·图佐·威尔逊在1963年时有了一种想法,认为像夏威夷群岛这样的火山链是板块缓慢地移动时经过地表下一个“固
  • 红茶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是西方茶文化中的主要茶品。明朝时产于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为红茶鼻祖,1610年荷兰人透过印度尼西亚殖民地将小种红茶运往欧洲开始了西方红茶文化。红茶与
  • 台夫特坐标:52°00′54″N 4°21′24″E / 52.01500°N 4.35667°E / 52.01500; 4.35667代尔夫特(荷兰语:Delft,.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
  • 剑羚东非剑羚 Rüppell, 1835 弯角剑羚 Cretzschmar, 1827 南非剑羚 (Linnaeus, 1758) 阿拉伯剑羚 Pallas, 1766剑羚属(Oryx)包含四种剑羚。其中三种原生于非洲的干燥区,第四种原生
  • 鬣狗鬣狗科(学名:Hyaenidae)(旧译:海乙那)是体型中等偏小的肉食性哺乳动物,主要生活在非洲、西亚和印度次大陆。尽管根据动物谱系学,鬣狗科更接近于猫科和灵猫科,然而根据从形态及其习性
  • 球囊半规管(semicircular canals)是脊椎动物内耳迷路中掌管平衡感的器官,同样是维持平衡和与控制生物体姿势的一内耳感受装置,包括球囊(saccule)、椭圆囊(utricle)和半规管(semicircular
  • 1472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泰勒曼格奥尔格·菲利普·泰勒曼(德语:Georg Philipp Telemann,1681年3月14日-1767年6月25日),是当时德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力旺盛,作品数量惊人,通过作品和演奏中新
  • 布雷根茨布雷根茨(德语:Bregenz)是奥地利西部的一座城市,福拉尔贝格州首府,位于欧洲第三大淡水湖博登湖东岸,普芬德山山脚,是莱茵河谷与德国阿尔卑斯山山麓的交汇处。它最出名的活动,是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