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烷酸

✍ dations ◷ 2025-10-03 17:16:41 #羧酸,二萜

植烷酸(英语:Phytanic acid,或3,7,11,15-四甲基十六烷酸)是一种支链脂肪酸,人类可以通过食用乳制品、反刍动物脂肪以及某些鱼类而获得该物质。估计西方饮食每天可以提供50~100毫克的植烷酸。在一项牛津大学做的研究中,食用肉食的个人,平均来说血浆中植烷酸浓度的几何平均数比纯素食主义者高6.7倍。

不像大多数脂肪酸,植烷酸不能够通过β-氧化被代谢。相反,它在过氧物酶体中经历α-氧化,在那里,它被脱掉一个碳而转换为降植烷酸 。降植烷酸在过氧物酶体经历数轮回β-氧化以形成中链脂肪酸,这样就可以在线粒体中被降解成二氧化碳以及水。

患有成人雷夫叙姆病的个体,由基因中的突变所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神经障碍妨碍了进行α-氧化的活性,且使得他们的血液以及组织中积累了大量的植烷酸。这常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小脑共济失调、色素性视网膜炎、嗅觉丧失症以及听力丧失。

在反刍动物中,摄入的植物在消化道发酵中释放出叶绿醇,这种物质是叶绿素的一部分,之后叶绿醇被转变成植烷酸并被储存于脂肪中。最近,间接的证据已经证明大型类人猿(倭黑猩猩、黑猩猩属、大猩猩以及猩猩),与人不同,在植物的后肠发酵过程中获得数量可观的植烷酸。

淡水海绵都含有例如4,8,12-三甲基十三烷酸, 植烷酸以及降植烷酸之类的类萜,这表明这些酸对于海生和淡水海绵来说具有化学分类学意义。

昆虫,例如黄栌跳甲,被报道可以使用叶绿醇及其代谢产物(例如植烷酸)作为防止自己被捕食的化学威慑剂。这些化合物摄取自它的宿主植物。

植烷酸及其代谢产物被报道说可以结合并激活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以及视黄酸受体。

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

代谢、k,c/g/r/p/y/i,f/h/s/l/o/e,a/u,n,m

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

药物(A16/C10)、中间产物(k,c/g/r/p/y/i,f/h/s/o/e,a/u,n,m)

相关

  • 喹诺酮喹诺酮(英语:quinolone)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的抗菌剂。1962年最早的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首先用于临床,由于其抗菌谱窄、口服吸收差
  • 低自放电镍氢电池低自放电(漏电)镍氢电池(LSD NiMH,Low self-discharge nickel-metal hydride battery)是改良自镍氢电池,特点是大幅改善漏电(自放电)问题,所以可以在闲时预先充满电,之后存放一两年内
  • 城市蔓延城市蔓延(英语:Urban sprawl),或称郊区蔓延(Suburban sprawl),俗称摊大饼,是指郊区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大幅向外发展,侵占城市边缘的乡郊地区并形成低密度、单功能,且通常依赖小汽车
  • 森林书森林书(天城体:आरण्यक,IAST:āraṇyaka,字面意思为“森林之书”,音译为“阿兰若书”)是古印度的一种宗教文献,以早期古典梵语写成,是广义的吠陀文献之一。按照传统说法,森林书是
  • 下水下水(英语:haslet)又叫“某杂”,如“猪杂”、“牛杂”。“下水”广义指一般指动物内脏,或泛指除去肌肉以外的其他动物器官,狭义指猪肠和猪肺。相对下水,上水为猪腰和猪肝,客家菜有一
  • 鲤科———————————————鲤科是鲤形目下种类最多的一个科,包括370属3000多种。中国共有132属532种和亚种,其中包括鲤鱼、鲫鱼等常见鱼类。此科鱼的特征是有鱼须、有咽
  • N-乙酰半乳糖胺N-乙酰半乳糖胺(英语:GalNac),是一个半乳糖的氨基糖衍生物。在人体中,N-乙酰半乳糖胺位于A型血抗原的末端,与O型抗原末端的半乳糖相连。在特定蛋白质糖基化的过程中,N-乙酰半乳糖胺
  • 抚松抚松县是中国吉林省白山市下辖的一个县。县政府驻抚松镇。长白山机场建于县境内。清宣统元年十月二十日(1909年12月2日),东三省总督锡良、奉天巡抚程德奏请,拟在长白山岗后设县
  • 非洲河流列表非洲的河流,以河流的出海口为基准,自尼罗河起以逆时针的方式陈列。
  • 加拿大内阁加拿大内阁(英语:Cabinet of Canada;法语:Cabinet du Canada 或 Conseil des ministres)是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委员会,成员由作为主席的加拿大总理提名,总督委任。内阁的责任为向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