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御轿

✍ dations ◷ 2025-07-11 11:45:31 #圣座,宝座,教宗,轿

教宗御座(Sedia gestatoria)是一张便携式的御座,教宗可坐在上面被抬着走。它由一把装饰繁复的丝绸覆盖的扶手椅固定在脚凳()上,其每边都有两个镀金环;长棍可以穿过圆环被12名穿红色制服的轿夫(palafrenieri)用肩膀抬着。

教宗御座是一个经过变形的精巧的轿子。两把用白鸵鸟毛造的大扇子(圣扇)——古代礼仪用的遗迹,宗座宪令中提到过——被一边一个举在教宗御座两边。

教宗御座主要是用来将教宗运去或运回在拉特朗圣若望大殿和圣伯多禄大殿举行的教宗典礼。“Sedia”被用作教宗典礼的一部分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起源有时被认为可以追溯到拜占庭,在那里拜占庭皇帝被以同样方式运送,但许多资料来源都指出教宗御座的使用须追溯到较此更为古老的时期,可能起源于古代罗马帝国领袖的有关仪式。

该御座相对专门用在教宗加冕典礼上,以及总的来说教宗所有庄严地进入圣伯多禄大殿或参加公共的御前会议(英语:Consistory)之时。在前一种情况下,三束丝束(tow)在坐在教宗御座上的新选出的教宗面前被焚烧,此时司仪说:“Sancte Pater sic transit gloria mundi,”(圣父,世间的荣耀就此消失)。抬着新选出的教宗(以及在一些国家抬着新选出的主教)到其教堂的习惯在一些情况下可回溯至久远年代,且可以与罗马的高官座椅(Sella curulis)相比,后者是用来抬着新选出的罗马执政官游城的。

麦格纳思·菲利克思·恩诺狄欧思,帕维亚主教在他的"Apologia pro Synodo", 里, 暗暗提到了伯铎座位(Cathedra S. Petri),如今该座仍保存在罗马的圣伯多禄圣咏团内。这是一把便携式木制扶手椅,镶嵌象牙,每边有两个铁环。

除了通常用在教宗加冕时(这可能开始于16世纪初)之外,教宗御座还被用在其他不同场合,如每年教宗收到那不勒斯王国以及其他采邑的贡物之时,以及至少自15世纪就开始的当教宗当众举起圣体时。在后一情况下,教宗御座具有另一种外形,一张桌子被在御座前来回挪动。庇护十世在1905年罗马召开的国际圣体大会(International Eucharistic Congress)上就用过这种御座。

教宗若望保禄一世起初拒绝使用教宗御座,以及三重冕和其他若干教宗权威的标志,但最终被圣座人员说服,后者劝他说为了能让群众看到他,教宗御座是必须的。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完全拒绝使用教宗御座;教宗本笃十六世还没有恢复它的使用。教宗御座从功能上讲现在已经被机动化和世俗化的教宗座驾代替了。

相关

  • 加利福尼亚大学坐标:37°48′08″N 122°16′17″W / 37.802168°N 122.271281°W / 37.802168; -122.271281加利福尼亚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简称加州大学(UC),建立于1868年,是美国
  • 阿耳戈船英雄阿耳戈船英雄(希腊语:Αργοναύται)是一伙希腊神话曾提及、在特洛伊战争之前出现的英雄。他们伴随伊阿宋乘阿耳戈号到科尔基斯(今天的格鲁吉亚)去寻找金羊毛。而阿耳戈船
  • 金狮湖金狮湖,原名大埤或覆鼎金陂,位于高雄市三民区鼎金里,狮头山下,故名之。是高雄爱河上游一座湖泊,水域面积约12甲(11.6公顷),雨季时有调节水位的重要功能。金狮湖水位受干雨季影响,湖岸
  • 神武景气神武景气(じんむけいき)是指日本1954年12月至1957年6月出现的战后第一次经济发展高潮。是高度经济成长时期的开始。1956年,日本制定“电力五年计划”,进行以电力工业为中心的建
  • 加氧酶加氧酶(Oxygenase),EC号为1.13或1.14,是使一个或多个氧分子中的氧原子与底物相结合的氧化酶的总称。反应常伴随着芳香环的开裂,大多需要消耗NADH或者NADPH。单加氧酶(monooxygenas
  • 古城区古城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丽江市下属的市辖区。下辖:西安街道、大研街道、祥和街道、束河街道、金山街道、开南街道、文化街道、金安镇、七河镇、大东乡和金江白族乡。
  • 芬兰饮食芬兰饮食的特色是全麦制品(裸麦、大麦、燕麦)及莓类(蓝莓、越橘、云莓、沙棘),牛奶与相关衍生产品(酪乳等)也相当普遍。传统芬兰常使用各种萝卜料理,直到18世纪引进马铃薯后便取而代
  • 2008年世界房车锦标赛巴西站2008年世界房车锦标赛巴西站是2008年度世界房车锦标赛的第一站赛事,正式比赛在2008年3月2日于巴西库里奇巴国际赛道上举行。这是第三次在巴西举行赛事。第一回合由西亚车队的
  • 高桥伸夫 (政治学家)高桥伸夫(1960年-)是一名日本政治学家,専门研究现代中国政治史。出身于北海道出身,目前担任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教授。
  • 断魂枪《断魂枪》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老舍在1934年写成的短篇小说,全篇约五千多字,老舍说《断魂枪》原来是他预备要写的一篇长篇小说的一堆材料中的一部分,但最后他放弃了写该部著作,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