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海战 (1939年-1945年)

✍ dations ◷ 2025-10-03 15:53:25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战役,纳粹德国战役,英国战役,大西洋海战,二战北大西洋船队

 英国
 加拿大
 挪威
 波兰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自由法国
 比利时
 巴西(1942年—1945年)
 荷兰

 纳粹德国
 意大利王国

Flag of the United Kingdom.svg 珀西·诺布尔
Flag of the United Kingdom.svg 马克斯.霍顿
Flag of Canada (1921–1957).svg 珀西·尼尔斯
Flag of Canada (1921–1957).svg 李安纳度·默瑞

Flag of the NSDAP (1920–1945).svg 埃里希·雷德尔

英国皇家海军:

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

德国海军:

175艘各式军舰
2,840艘商船被击沉

785艘潜艇被击沉
27,000名—32,000名潜舰人员阵亡

加拿大军事行动

大西洋战役(英语:Battle of the Atlantic,该词出自于温斯顿·丘吉尔)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于大西洋的盟军与纳粹德国海军针对海上通航线的一连串攻防作战,时间从二战开始至德国投降为止、纵贯整场二战欧洲战场,为历史上规模最大、连续性最长的海空战斗。

希特勒早在1936年就提出过对海军的态度:“我无法相信战争会维系在几艘船上。”

海军总司令则计划建立德军现代化的水上及水下部队,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便是U型潜艇了。

德国投入的破坏交通线兵力有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巡洋舰、由商船改装的武装袭击舰等水面作战舰只,以及潜艇和航空兵。英国以海、空兵力进行保护交通线斗争,并对德国实施海上封锁。1940年6月德军侵占法国后,其潜艇从布雷斯特、洛里昂等法国港口进入大西洋,在西经25°-30°以西海域进行袭击;其远程轰炸机从挪威机场起飞,袭扰爱尔兰以北的大西洋航线。英国建立北爱尔兰基地,并以纽芬兰和西印度群岛的8个海空基地交换美国50艘退役驱逐舰,加强反潜护航作战。随着战列舰“施佩伯爵号”和“俾斯麦号”等大型水面舰只先后被击沉,标志着纳粹德国计划用大型水面舰只赢得大西洋之战的战略失败。

自1941年6月起,德国水面舰只的破交战日益降至次要地位,潜艇开始成为破交战的主要手段,形成破交战第一个高潮。为对付德国的破交战,英国在美国、加拿大支援下,对大西洋交通线进行全线护航。在这一阶段的作战中,英国“皇家橡树号”战列舰、 “勇敢号”航空母舰(英语:HMS Courageous (50))、“光荣号”航空母舰(英语:HMS Glorious)被击沉。

美国参战后,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作战范围扩大到大西洋西岸北美至巴西沿海海域(包括加勒比海),将数个潜艇群(每群编有潜艇4-5艘)部署在纽芬兰、新斯科舍、纽约、哈特勒斯角等地外海和加勒比海,袭击同盟国的商船队。美国加强护航制度,使德国潜艇的活动受到限制。德国为更有效地开展潜艇战,除部分潜艇留在加勒比海外,将大部分潜艇调往远离美海空基地的中大西洋。

英国依托大西洋上的基地,组成7-8个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包括多艘战列舰、巡洋舰组成的搜索舰队;美国则组成多支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包括战列舰、巡洋舰和潜艇在内的特遣舰队,分布在大西洋海域坚持开展保交战。1942年7月,英国和美国进一步加强护航制度,海军开始装备机载搜索雷达、磁探仪和新式声纳、深水炸弹等武器装备,航空兵的巡逻范围扩大到北起格陵兰、南至弗里敦的北大西洋广阔海域。在这一战区所有海空基地800海里半径以内海域活动的盟军作战舰艇,均可得到远程反潜巡逻机的支援与配合。德国潜艇群则部署在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南大西洋,甚至进入印度洋活动。破坏交通线与保护交通线斗争异常激烈。1943年初再次出现潜艇战高潮。为适应大西洋战场形势,盟军投入更多的反潜航空母舰编队和远程反潜巡逻机,给德国潜艇以更为沉重的打击,迫使德国于1943年5月将剩余潜艇撤离大西洋。

德国为改变大西洋上的不利态势,加紧改装原有潜艇并研制新式潜艇和水中武器,并再次派遣潜艇群进入大西洋及印度洋。随着整个战争发生有利于盟军的转折和美国强大军工生产能力转入战时轨道,英美已能够抽调更多的海、空兵力投入大西洋作战,加强以护航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反潜体制,1944年,美国的航空母舰已发展到125艘,英国也达到40艘。盟军舰载和岸基反潜飞机迫使德国潜艇难以经比斯开湾航道进入大西洋。使猖獗一时的德国潜艇蒙受巨大损失。大西洋的制海制空权已基本为盟军所掌握。盟军对德国工业尤其是潜艇制造工业基地的轰炸,使德国的战争潜力受到严重破坏,损失的潜艇难以得到补充。最后,大西洋之战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

在大西洋海战中,英美参战兵力计有:战斗舰艇约3000艘,飞机800余架。在大西洋海战中,盟国及中立国共损失商船2100万吨,平均每月损失37.5万吨,其中被潜艇击沉约1600万吨,占总损失吨位的76%。德国共投入潜艇1160艘,被击沉780艘,占投入潜艇总数的67.2%。

相关

  • 墨西哥城墨西哥城(西班牙语:Ciudad de México 西班牙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
  • 工程学工程学、工程科学或工学,是通过研究与实践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社会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以达到改良各行业中现有材料、建筑、机械、仪器、系统、化学和加工步骤的设计和应用方
  • 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学名:Viridiplantae,意为“绿色植物”)是由绿藻(以水生藻类为主)与陆生植物(有胚植物)组成的真核生物演化支 。传统上绿藻不包含有胚植物,因此为一并系群,但后来因为许多研究
  • Hsub2/subXeOsub4/sub氙酸(化学式:H2XeO4)由三氧化氙溶于水得到,是很强的氧化剂,用在有机合成中,易爆炸性分解为氙、氧气和臭氧。鲍林在1933年预测了氙酸的存在。
  • 彭司勋彭司勋(1919年7月28日-2018年12月9日),男,土家族,湖南保靖人,中国药物化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2年毕业于国立药学专科学校(中国药科大学前身之一)。1948年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
  • 加色法加色法是描述那些由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形成新颜色的情形。这是对比光线从各部分的可见光谱创建颜色的减色;电脑显示器和电视是加色法最常见的形式,而在油漆、颜料和彩色滤光片会
  • 大成蓝大成蓝,又称大成蓝布,是一个中国土布的品牌。得名于在清末嘉庆、道光年间创立于上海,后来发展到浙江、广州等地的林大成布庄。其出产的染色土布因质地坚固,耐洗耐晒而畅销全国以
  • 剑麻剑麻(学名:Agave sisalana)又名菠萝麻、琼麻、衿麻,是龙舌兰科龙舌兰属的一种植物。1901年由美国领事达文生先生自夏威夷间接引进原产于中美洲的琼麻至台湾。纤维经济作物。
  • 内阁大学士大学士,主要是内阁大学士又称殿阁大学士,一般有大学士或协办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另外,明代左右春坊亦有大学士,故大学士不等于内阁大学士。此外,越南也曾模仿中国,设立
  • 揭黑幕者吹哨人(英语:Whistleblower,中文译名有告密者、告密人、吹哨者、举报者、揭黑幕者、揭弊者、扒粪者、弊端揭发人等,粤语称㧻魁)指的是揭露一个组织(无论其是私有还是公共的)内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