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逆转录病毒

✍ dations ◷ 2025-07-17 14:13:34 #RNA逆转录病毒
逆转录病毒科(学名:Retroviridae)又称“反转录病毒科”,分为双链DNA逆转录病毒和正链RNA逆转录病毒。它们增殖时都有将遗传物质RNA逆转录为DNA的过程(前者逆转录反链RNA,后者逆转录正链RNA),多具有逆转录酶。本文主要介绍正链RNA逆转录病毒。于1908年于丹麦证明、1911年于美国进行人工实验证实此病毒科之存在。逆转录病毒大小约为100nm(70~110nm,有时至200nm),外面为一层具有表面突起的脂蛋白套膜。套膜内有一二十面体的衣壳(capsid),核蛋白衣内有一螺旋结构的核糖核蛋白(ribonucleoprotein),当以负染色电子显微镜观察时,许多逆转录病毒,尤其是引起动物白血病及肿瘤者,都是多形性病毒颗粒,对渗透压的改变非常敏感,当样品处理时常会使病毒破碎。此科的亚科致肿瘤RNA病毒(Oncovirinae),可于许多细胞内繁殖达到很高的力价而不改变细胞的性状。尤其是在薄切片时经常可看到直径为85~110nm的C颗粒,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有相关的C颗粒。逆转录病毒一般在其外壳外还有一层脂肪。在薄切片时,C颗粒因其核心壳(core shell)及其染色较深的衣壳呈同心状排列而类似靶心。B型致肿瘤RNA病毒如鼠乳房瘤病毒(mouse mammary tumor virus),因其病毒核心位置较偏而与C型不同,其与外壳间有一电子透明的空间。B型致肿瘤RNA病毒于负染色时较C型稳定而不易破碎。A型颗粒为圆形或油炸甜圈饼形中心为电子透明,直径约75nm常存在于细胞质高尔基体附近或内质网之空隙内(cisternae of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逆转录病毒至少含下列三种基因:大多数逆转录病毒造成的疾病都是比较慢性的,有些病毒虽然不直接导致疾病,但可以导致癌症,有些病毒可以在其基因插入细胞基因内而不导致疾病。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有许多逆转录病毒将它们的基因插入人的基因内并成为人的基因的一部分。在感染受害细胞时,逆转录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如下: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可分为二类:在台湾,家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es),猫白血病病毒(Feline leukemia virus 1996),牛白血病病毒(Bovine leukemia virus),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prine arthritis-encephalitis virus 1984),马传染性贫血症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 1992),均为台湾重要的疾病,感染情形非常普遍。δ逆转录病毒属的致瘤病毒可以导致癌症,如白血病等。它们含有癌基因(oncogene)。目前已发现35种致癌病毒,能在禽类与老鼠身上造成恶性疾病。在人类目前只有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一型(HTLV-1),能造成成人急性T细胞淋巴性白血病(ATLL)。此病毒可经由输血、性行为或哺乳传染,在日本南部的九州及冲绳为地区性流行。每20名感染者中约有一名会发病,平均在感染后30-50年间。ATLL的表现除了白细胞增加外,皮肤表现亦为特征,其细胞具有多型性且多叶的细胞核,有“花细胞”之称。由于逆转录过程比较不稳定,因此逆转录病毒的变异过程比较快。这使研究针对逆转录病毒的免疫抗体的过程非常困难。大多数针对逆转录病毒的治疗方法(比如目前拥有的针对艾滋病的药物)主要是针对病毒的逆转录过程。但由于病毒迅速的变异过程,病毒往往会很快就产生对药物的阻抗。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人名体征药物(抗DNA, 抗RNA, 抗逆转录, 疫苗)

相关

  • 航天飞机航天飞机(英语:Space Shuttle),是一种为穿越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高度100公里的卡门线)而设计的火箭动力飞机。航天飞机结合了飞机与航天器的性质,像有翅膀的航天器。迄今只有美国与
  • 种(拉丁语:Species)或称物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位于生物分类法中最后一级,在属之下。较为笼统的概念,是指一群或多或少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形态相同,并能够交配繁殖出具生殖能力后代
  • 遗传漂变遗传漂变,或基因漂变(genetic drift),是指种群中基因库在代际发生随机改变的一种现象。由于任何一个个体的生存与繁殖都受到随机因素影响,繁殖过程可看做一种抽样,子代携带的等位
  • 超抗原超级抗原(SAgs)是一类导致非特异性免疫的蛋白质。超级抗原非特异性地激活T细胞,导致T细胞克隆激活和大量细胞激素的释放。超级抗原被微生物抗原(包括支原体,细菌,病毒等等)作为可以
  • 拉丁文拉丁语(拉丁语:lingua latīna,IPA:),是印欧语系的意大利语族语言,于古罗马广泛使用,至少可追溯至罗马帝国的奥古斯都皇帝时期,当时所使用的书面语称为“古典拉丁语”。拉丁语是最早
  • QIATCvet代码QI(免疫产品)是兽用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分类,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Methodology
  • 粘菌素粘杆菌素(Colistin),又名克痢霉素、多粘菌素E,是一种多粘菌素类多肽抗生素,是两种环状多肽——粘杆菌素A和B的混合物。可由多粘芽肥杆菌变种粘菌素(Bacillus polymyxa var. colist
  • HCT血细胞比容(德语:Hämatokrit,英语:hematocrit 源于希腊语:αιματοκρίτης,简写 HCT / Ht)又称血比容、红血球容积比、血容比,旧名红细胞压积(packed cell volume,简写PCV)指
  • 韦格纳肉芽肿肉芽肿并多发性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缩写为GPA),旧称韦格纳肉芽肿(英语:Wegener's granulomatosis,缩写为 WG),又译为华格纳氏肉芽肿,一种自体免疫疾病,发生原因不
  • 史蒂芬斯-强森症候群史蒂芬斯-强森综合征(英语:Stevens-Johnson syndrome,缩写为 SJS),又称史提芬强生综合征、史帝文生氏-强生综合征、史帝文生-强生综合征,是"多型性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