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stream Charter

✍ dations ◷ 2025-07-14 05:00:35 #衬线字体,字体,1987年作品,开源字型

Bitstream Charter 是一个由马修·卡特于1987年为 Bitstream 设计的有衬线体字体,它的设计是基于皮埃尔·西蒙·福尼尔(英语:Pierre-Simon Fournier)于18世纪所创造的字体。被 Bitstream 分类为过渡体字体(Bitstream Transitional 801),它亦有一些粗衬线体的特质,亦经常被分类为粗衬线体。

Charter 本来是为1980年代低分辨率,约300 DPI 的激光打印机而设,但是由于其强烈而清�的设计,它在现代高分辨率的激光打印机和低分辨率的喷墨打印机仍然适用,而它的设计是针对低存储器的电脑和打印机而设。在2013年的访问中,马修·卡特提及,该字体拥有“一个很简单的结构和最少量的曲线,更多直线部分,比例如 Times New Roman 更简朴”。由于它简单的衬线体设计,它比马修·卡特在之后于Georgia的划时代设计更早。

1992年 Bitstream 使用开放授权捐赠了 Charter 的其中一个版本和 Courier 给X协会。此举使一些开放的派生版本出现,包括了 Charis SIL。部分人认为, Bitstream Charter 是其中一款最好的免费字体。

由于它受欢迎,2004年发布了 Charter Pro 字体,加入了新的字符集,包括新增的符号、不齐线数字和小型大写字母。此版本之后被加入至 OS X 的系统字体集中。

马修·卡特后来被蒙纳请求,设计一款与 Charter 合衬的无衬线字体。由于他不满意他的不同尝试,他最后便放弃,再设计了一个更不同的 Carter Sans(英语:Carter Sans)。

Charter 的设计是基于皮埃尔·西蒙·福尼尔(英语:Pierre-Simon Fournier)于18世纪所创造的字体。

维基共享资源中与Bitstream Charter相关的分类

相关

  • 碑文碑是指人为竖立的石块,通常刻有文字,具有一定用途,如记载事件、指示里程(里程碑)、划定边界(界碑)及作纪念用途(纪念碑)等。中国古代官员都有立碑的习惯,视为荣耀。唐朝的地方官若要立
  • Ernst Haeckel恩斯特·海因里希·菲利普·奥古斯特·海克尔(Ernst Heinrich Philipp August Haeckel,1834年2月16日-1919年8月9日)生于波茨坦卒于耶拿,德国生物学家、博物学家、哲学家、艺术家
  • 乌尔都文U+0600—U+06FF U+0750—U+077F U+FB50—U+FDFF乌尔都字母是用于乌尔都语的从右至左书写的字母。它是对演化自阿拉伯字母的波斯字母的修改。共有 38 个字母,乌尔都字母通常用
  • 丁汝昌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1895年2月12日),原名先达,字禹廷,亦作雨亭,号次章。生于安徽庐江县,后举家迁居巢县,定居巢湖南岸龙骨山下高林镇,今属巢湖市散兵镇,现村名山西丁。清朝北洋海军
  • 冬酿酒冬酿酒(又称东阳酒)是江苏苏州地方特色的米酒,为苏州民俗中冬至节令不可或缺的一物,家家户户都要饮用。因不易保存,每年只在冬至节前数日供应。冬酿酒以糯米为原料,采传统工艺酿造
  • 恩里科·费米奖恩里科·费米奖(Enrico Fermi Award),是美国政府机构原子能委员会颁发的一项国际奖,于1954年设立,费米去世前成为首位获奖者,奖金为32万5千美元。恩里科·费米奖每年颁发一次,用来
  • 凯莱图凯莱图(Cayley graph)也叫做凯莱着色图是编码离散群的图。它的定义是凯莱定理(以阿瑟·凯莱命名)所暗含的,并使用这个群的特定的通常有限的生成元集合。它是组合群论与几何群论的
  • 牛河梁遗址牛河梁遗址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晚期的重要遗址群,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富山街道、凌源市凌北街道、万元店镇交界处的努鲁儿虎山谷间,占地面积约50平方公里。该遗址
  • 米雪尔·佩福米雪尔·佩福(Michelle Paver)或译作米雪儿·佩弗,是英国的小说家和儿童作家,于1960年出生在中非东南部马拉维,幼年搬到了英格兰。她的经历丰富,先在牛津大学取得了生物化学的学士
  • 关榕祚关榕祚(?-?),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光绪十一年,乡试中举,光绪十六年,登进士,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学习,授吏部学习行走。光绪二十五年,任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