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氧

✍ dations ◷ 2025-07-19 02:43:18 #固态氧
固氧、固态氧形成于正常大气压的54.36K(-218.79°C)以下。固态的氧气由于吸收红色光,像液氧一样,是浅蓝色透明物质。 氧分子因它在分子磁化(molecular magnetization)上与晶体结构、电子排布、超导电性的关系而受到关注。氧分子是能承载磁矩的唯一的简单双原子分子(通常情况下纵使所有分子也只有少数能够如此)。它被认为是“受自旋控制(spin-controlled)”的晶体,并因此展现出不寻常的磁性规律。在极高压下,固氧从热绝缘材料变成金属的形态;而在极低温下,它甚至能变成超导体。对固氧的结构研究始于19世纪20年代,目前,已确定六种明确的晶体相。固氧的密度从α相的约21 cm3/mol,到γ相的约 23.5 cm3/mol 。固氧的摩尔质量 来自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已知存在六种不同相态的固氧:已知室温下给氧气施加压强时,它会凝固成叫做β相的物态。继续加大压强后,9GPa时,β相相变为δ相,10GPa时变为ε相。同时,随着分子间斥力的增大,β相的颜色从粉红到橙色,再到红色(稳定的O8形式),红色随压强增大而逐渐变深直至黑色。96GPa下ε相出现后继续压缩,将出现金属形式的ζ相。随着室温下氧气的压强超过10GPa,它将出人意料地相变为另一个同素异形体。它的体积骤减,颜色也从蓝变成深红。这种ε相发现于1979年,但当时它的结构并不清楚。基于它的红外线吸收光谱,1999年,研究人员推断此相态是O4分子的晶体。但在2006年,X射线晶体学表明这个被称作ε氧或红氧的稳定相态实为O8。此结构在理论上不曾被预测:由四个O2分子组成的菱形的O8原子簇。所有相态中,这个相态相当有趣。它颜色为深红色,对红外线吸收能力很强,并有磁场缩灭(magnetic collapse)。它在很大的压强范围内(10GPa至96GPa)稳定,已成为许多X射线衍射、光谱学和理论学者的课题。ε相的氧被继续压缩后,出现了ζ相。这种相态在1990年,给氧气施加132GPa压强时也出现了。已知金属的、簇状的ζ相在低温下表现出超导性。氧原子 O氧2 (单线态和三线态) O2氧3(臭氧) O3氧4 O4氧8(固氧) O8

相关

  • 病原菌病原细菌(英语:Pathogenic bacteria)是指能导致传染病的细菌病原体。本条目主要针对会造成人类传染病的病原细菌。大部分的细菌是无害,甚至是有益的,不过有些细菌是病原体。像结
  • 植物油植物油(英语:Vegetable oil),由植物来源取得的油脂,通常是由植物种子中取得,主要成分三酸甘油脂依来源不同有多种脂肪酸组合。植物油一词有时会特别用来指在室温下会保持液体形态
  • 草蛉草蛉科(学名: Chrysopidae)属脉翅目下一个大科,共有约85属,全球共有1300-2000种物种。草蛉的幼虫一般通称蚜狮,会将植物碎屑或猎物尸体等小碎物黏附在背上,以达到伪装的效果。蚜狮
  • 阿克萨达姆神庙阿克萨达姆神庙(Akshardham;古吉拉特语:દિલ્હી અક્ષરધામ,天城文:दिल्ली अक्षरधाम)是印度德里的一组印度教寺庙建筑群,展示了古老的印度教文化、精神
  • 丹尼斯·里奇丹尼斯·麦卡利斯泰尔·里奇(英语:Dennis MacAlistair Ritchie,1941年9月9日-2011年10月12日),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黑客圈子通常称他为“dmr”。他是C语言的创造者、Unix操作系统的
  • 连岛沙洲连岛沙洲(英语:tied bar或Tombolo)又称连岛坝,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形,外形与沙咀及沙洲相似,但形态却是连接两处陆地的沉积地形,其中一端原是岛屿,或者两面都是岛屿。连岛沙洲形成
  • 婴猴属婴猴属(学名 Galago),婴猴科的一属,包括十多种婴猴(丛猴):
  • 奥莉薇亚·纽顿-强奥莉维亚·纽顿-约翰女爵士,DBE,AO(英语:Dame Olivia Newton-John,1948年9月26日-),出生于英格兰剑桥,澳洲流行音乐及乡村音乐歌手,荣获过4项格莱美奖。另外又获得《告示牌》五首冠军
  • 万代南梦宫娱乐万代南梦宫娱乐(バンダイナムコ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Bandai Namco Entertainment Inc.(BNEI))是日本的街机、手机与家用电子游戏发行商,由万代和南梦宫的电子游戏开发部门合并而
  • 大戴礼记《大戴礼记》,儒学经典之一,所收文章是孔子的学生及战国时期儒学学者的作品。西汉末,戴德将约同时代刘向收集的130篇综合简化,一共得85篇,称为《大戴礼记》;后来其侄戴圣又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