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棣(1907年-1983年),又名冯止堂,笔名朋弟,出生于大清帝国四川省成都,祖籍北京通县。中国漫画家,曾创作《老夫子》、《阿么林》、《老白薯》、《发财还家》、《上海现形记》等漫画。
朋弟青年时期在上海学习美术,相继做过教师、编辑等。1935年至 1937年创作了第一个连续漫画人物“马方人”;1937年至1943年创作的漫画人物“老夫子”、“老白薯”、“阿摩林(吴语上海方言,意为傻瓜)”等在京津一带的报刊上大量刊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57年朋弟发表了最后的漫画作品《“老白薯”出土》。在反右运动期间,被划为右派,此后被禁止进行漫画创作。在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83年去世。
据朋弟的女弟子萧英华介绍,抗战期间曾为美术编辑的朋弟从北平迁到天津,用冯棣的谐音朋弟作笔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漫画界,如果说在南方、在上海,影响最大的人物是张乐平的“三毛”和叶浅予的“王先生和小陈”,而在北方、京津一带首屈一指的人物则是朋弟先生的“老夫子”和“老白薯”。
很早之前,早有不少中国大陆画家和读者揭发《老夫子》的原创其实是朋弟,质疑王泽先生有剽窃之嫌,但一直也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直至2002年,一位文化名人冯骥才先生出版了一本名为《文化发掘老夫子出土──为朋弟抱打不平》的书,指证王泽的《老夫子》是抄袭自中国已故漫画家朋弟的《老夫子》,自此受到社会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