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闽南语常用副词

✍ dations ◷ 2025-09-29 14:35:22 #台湾闽南语常用副词
自明郑时期到清治时期,中国闽粤一带的移民大量进入台湾,其中以福建省南部的泉州府人以及漳州府人最为多数,使得闽南语逐渐取代了台湾原住民族诸语,成为了台湾最优势语言,使得今日台湾闽南语成为台湾第一大方言。后台湾闽南话在日治时期更以“台湾话”称之。由于外来政权不断更迭,加上日治后,两岸逐渐隔阂,使得台湾闽南语在腔调上与原生闽南语有着些微差异,在语汇上也吸收了各时期政权以及原住民族的外来语,因此最后形成了与原生闽南语有差异的台湾话。下方整理出台语中与华语有着些微或较大差异的常用副词字词与华语字词间的对照,并采用台罗拼音为其标音。不过,需注意的是台语的部分副词也有地域性的差异。

相关

  • 萘普生萘普生(英语:Naproxen、INN),是一种NSAID,用于缓解普通或严重的疼痛、发热、发炎,以及由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经痛、肌腱炎、滑囊炎等病
  • 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是实行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区别对待政策的国家的差别用语,是民族主义国家中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群体,人口比例占少数。少数民族可以是原住民族,也可以是外来民族,来源真实
  • 鲁戈瓦易卜拉欣·鲁戈瓦(阿尔巴尼亚语:Ibrahim Rugova,1944年12月2日-2006年1月21日),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王国占领下的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族,科索沃共和国国父。是前科索沃总统及
  • eEF-1真核延伸因子1(英文: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1,简称“EEF-1”)是参与真核翻译的真核延伸因子之一。EEF-1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α亚基对应原核延伸因子中的EF-Tu,而β和γ亚
  • span class=nowrapTlCl/span氯化亚铊,又称氯化铊(I),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TlCl。氯化亚铊和氯化银相似,遇光会变暗或变紫,但不同的是,氯化亚铊在氨水中不溶解。氯化亚铊可以由硝酸亚铊或硫酸亚铊和盐酸
  • 受害者受害者(victim),是社会冲突事件中受伤害或损害的一方。伤害包括精神、身体、财产或名誉方面。在民法上,受害者可以向加害者提起诉讼,要求民事赔偿,赔偿可以是金钱上的或者是精神上
  • 北海岸北海岸在台湾可以指:
  • 城镇化城市化(英语:urbanization / urbanisation),又称城镇化、都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其实本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
  • 弗里堡州弗里堡州(法语:Fribourg,德语:Freiburg,意大利语:Friburgo,缩写为FR)是瑞士联邦的一个州,位于瑞士西部,首府为与州名相同的弗里堡。弗里堡州既属于瑞士法语区又属于瑞士德语区,三分之二
  • 行军蚁行军蚁(英文:Army Ant)又称“军团蚁”,蚁科部分族群(亚科)的泛称,它们与其他生物不同之处就是它们会聚在一起组成侵略小组。侵略小组会在陆地上行走,攻击猎物。另一个共同特征是,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