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布朗

✍ dations ◷ 2025-10-07 10:11:46 #1867年出生,1932年逝世,爱尔兰裔美国人,美国慈善家,美国天主教徒,美国社会名流,泰坦尼克号生还者,第一次世界大战女性人物,法国荣誉军团勋章持有人,罹患脑

玛格丽特·布朗(英语:Margaret Brown,1867年7月18日 - 1932年10月26日),死后称为“永不沉没的莫莉·布朗”(英语:The Unsinkable Molly Brown),是一位美国社交名媛、慈善家和活动家。她最著名的事迹是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中,劝告6号救生艇上的船员返回沉没区域寻找幸存者。在她的一生中,她的朋友称她为“玛姬”。当她去世时,讣告也称她为“永不沉没的布朗夫人”。1960年百老汇音乐剧《永不沉没的布朗夫人(英语:The Unsinkable Molly Brown (musical))》和1964年电影《翠谷奇凤(英语:The Unsinkable Molly Brown (film))》都是基于她的传说和事迹来创作。

1867年7月18日,玛格丽特·托宾出生在密苏里州汉尼拔(英语:Hannibal, Missouri)密西西比河附近的两室小屋,现在被称为登克勒巷(Denkler's alley)。她的父母是爱尔兰天主教移民约翰·托宾(John Tobin,1823年 - 1899年)和乔汉娜・柯林斯(Johanna Collins,1825年 - 1905年)。她的兄弟姐妹是丹尼尔·托宾(Daniel Tobin)、麦可·托宾(Michael Tobin)、威廉·托宾(William Tobin)和海伦·托宾(Helen Tobin)。玛格丽特还有两个同父异母姐妹——凯瑟琳·布里奇特·托宾(Catherine Bridget Tobin),是她父亲的第一次婚姻和玛丽·安·柯林斯(Mary Ann Collins)所生的女儿。

少女时期的她在加思烟草公司(Garth's Tobacco Company)当过剥烟女工。18岁时,玛格丽特与哥哥丹尼尔、姐姐凯瑟琳、父亲的前妻搬到科罗拉多州莱德维尔。玛格丽特与哥哥共用一间两室小木屋,她在一家百货公司的家饰部门找到新工作。

在莱德维尔,她遇见了詹姆斯·约瑟夫·布朗(英语:James Joseph Brown),绰号“J.J.”,玛格丽特形容他不是富翁,但是自学成才、有进取心。1886年9月1日,她与詹姆斯结婚。她说:

婚后两人育有一对儿女——劳伦斯·帕尔默·布朗(Lawrence Palmer Brown,1887年 – 1949年)和凯瑟琳·艾伦·布朗(Catherine Ellen Brown,1889年 – 1969年),并在莱德维尔置产成家。在她的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玛格丽特参与了莱德维尔早期的女权主义运动以及全美妇女选举权协会(英语:National American Woman Suffrage Association)科罗拉多分会的建立。当《谢尔曼白银采购法案》于1893年废除时,莱德维尔陷入了经济萧条,失业率达到了九成。当时詹姆斯·布朗已经成为Ibex矿业公司(Ibex Mining Company)的负责人,他深信旗下的小强尼矿业(Little Jonny Mine)可以成为黄金生产商,他设计了一种木材和草捆方法来阻止坍塌,成功到达矿井深处的金矿。

到1893年10月29日,小强尼矿业每天运送135吨矿石,布朗一家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詹姆斯·布朗凭借优秀采矿工程和开采大量纯净金矿的重要作用,获得12,500股股票和董事会席位。多年来,他成为美国最成功的矿业富豪之一。为了协助莱德维尔的矿工家属,玛格丽特在一间粥厂工作。1894年,布朗一家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购买价值30,000美元的维多利亚式豪宅,并于1897年在贝尔克里克附近的丹佛西南部建造了一座避暑别墅(现今称为亚弗卡别墅(英语:Avoca Lodge)),为布朗一家提供了更多的社交机会。玛格丽特成为丹佛妇女俱乐部(英语:Denver Women's Club)的创始成员,其使命是倡导女性扫盲、再教育、选举权和人权。玛格丽特开始成为一名社交名媛、慈善家和活动家,她对艺术的熟悉程度很高,能说流利的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俄语。她与法国文化协会合作,在丹佛共同创立了一个分支机构,促进她对法国文化的热爱。

玛格丽特也筹集资金建造圣母无玷始胎圣殿主教座堂以及圣约瑟夫医院,并与法官班·林赛(英语:Ben Lindsey (jurist))合作帮助贫困儿童、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少年法庭,最终成为现今美国少年司法系统(英语:American juvenile justice system)的基础。她也到纽约的卡内基研究所学习文学、语言和戏剧。除了抚养自己的两个孩子外,她还养育了哥哥丹尼尔的三个女儿。结婚23年后,玛格丽特和詹姆斯·布朗在1909年私下签署了一份分居协议。虽然他们从未和解,但他们一生都在继续沟通和照顾彼此。该协议给了玛格丽特一笔现金收入、豪宅、避暑别墅,以及获得每月700美元的津贴(币值相当于现今的19,066美元),这笔津贴让她得以继续旅行和社会工作。

玛格丽特一直在欧洲各地旅行。1912年,她在埃及开罗参加美国富豪约翰·雅各·阿斯特四世的派对;当时玛格丽特得知长孙劳伦斯·帕尔默·布朗二世(Lawrence Palmer Brown, Jr)病重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前往纽约,并预定了出航时间最早的船票——泰坦尼克号。由于她的匆促决定,很少有人(包括她的家人)知道玛格丽特在泰坦尼克号上。4月10日,玛格丽特从法国瑟堡登船,她住在头等舱E-23客房,船票号码是17610,价格27英镑14先令5便士。

4月14日,泰坦尼克号与冰山擦撞后,玛格丽特帮助他人登上救生艇;凌晨1时左右,船员说服她撤离泰坦尼克号、登上了6号救生艇。玛格丽特后来以“永不沉没的布朗夫人”闻名于世,因为她帮助妇孺疏散、在救生艇上划船、并敦促6号救生艇返回事故现场拯救落海者。她的敦促遭到指挥该艇的舵手罗伯特·希琴斯强烈反对,这位舵手担心如果他们划回去,救生艇会因为落海者的翻爬而翻覆。在多次试图敦促罗伯特·希琴斯回头之后,玛格丽特威胁要把他扔到救生艇外。

然而,玛格丽特最重要的贡献发生在卡柏菲亚号上,她在那里协助泰坦尼克号生还者。当卡柏菲亚号抵达纽约港时,玛格丽特的法语、德语和俄语的语言技能成为重要资产,她留在卡柏菲亚号上,直到所有泰坦尼克号生还者都找到朋友、家人,获得到医疗和紧急援助后才下船。玛格丽特随后帮助建立了生还者委员会,当选为主席,并为贫困生还者筹集了近1万美元。1912年5月29日,作为生还者委员会主席,玛格丽特向卡柏菲亚号船长亚瑟·罗斯特龙颁赠一个银制爱心奖杯,并向每个卡柏菲亚号船员赠送一枚奖牌。玛格丽特也帮助建立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泰坦尼克号纪念像、到位于哈利法克斯的罹难者墓地致哀,并继续为生还者委员会服务。不过她特别沮丧,因为身为一名女性,美国参议院泰坦尼克号沉没调查不允许她在听证会上作证。为了做出回应,她在丹佛、纽约和巴黎的报纸上发表自己的证词。

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之后,外界开始称玛格丽特为“泰坦尼克号的女主角”。以此新名声作为平台,她密切参与相关的问题——劳工权利、妇女权利、儿童教育、识字以及历史保护。1914年,玛格丽特竞选美国参议员,是美国第一批竞选政治职位的女性之一,甚至在女性参政权实现之前八年竞选参议员。1914年7月25日,她与美国社交名媛阿尔瓦·贝尔蒙特(英语:Alva Vanderbilt)一起在纽波特组织一次国际妇女权利会议,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权活动家参加了会议。竞选参议员的计划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作罢。战后,她与美法重建委员会(英语:American Committee for Devastated France)合作,帮助重建前线背后的灾区,并协助受伤的法国和美国士兵。

詹姆斯·布朗于1922年9月5日去世,玛格丽特告诉记者:“我从来没有见过比詹姆斯·布朗更优秀、更宏大、更有价值的人”。詹姆斯·布朗没有留下遗嘱,玛格丽特和她的两个孩子之间产生争执,五年后才解决这个问题。詹姆斯·布朗留下的房产价值为238,000美元,币值相当于现今的3,405,340美元。玛格丽特获得20,000美元的现金和证券(币值相当于现今的286,163美元)以及100,000美元信托基金(币值相当于现今的1,430,815美元)的利息。她的两个孩子获得118,000美元,分别收到59,000美元(币值相当于现今的844,181美元)信托基金。一项针对凯瑟琳和劳伦斯的法庭案件是私下解决的,在玛格丽特去世时得到和解。在后来的几年里,玛格丽特重新回到她早期对戏剧的迷恋,特别是莎拉·伯恩哈特,并在巴黎学习传统戏剧;后来也在巴黎和纽约公开表演。1932年,她因“全面良好的公民身份”——其中包括协助组织法国联盟、为泰坦尼克号受害者和船员筹集资金的持续工作、在丹佛少年法庭上与本·林赛法官的合作,以及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救援工作,而获得法国政府颁授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1932年10月26日22时55分,玛格丽特·布朗在纽约巴比松酒店房间内的睡梦中去世。随后的尸检发现脑肿瘤。她与J.J.詹姆斯·布朗埋葬在一起。1932年10月31日,举行一个小型悼念仪式之后,在纽约圣路德公墓(英语:Cemetery of the Holy Rood)下葬,仅由家人参加,没有悼词。尽管“莫莉·布朗”的神话与玛格丽特的行动主义和慈善精神有关,但其实和她的现实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关系;玛格丽特生前从未被世人称为“莫莉”——这个名字是好莱坞发明的,源自于1930年代《丹佛邮报》记者杰纳·福勒(英语:Gene Fowler)与作家卡罗琳·班克罗夫特(Carolyn Bancroft)共同创作了一本关于浪漫主义杂志的虚构笔记,以多采文笔和煽情主义来撰写,后来变成了一本小册子。这个故事在1940年代受到各种广播节目欢迎,并且改编为百老汇音乐剧《永不沉没的布朗夫人(英语:The Unsinkable Molly Brown (musical))》;1964年,成为由黛比·雷诺主演的米高梅电影《翠谷奇凤(英语:The Unsinkable Molly Brown (film))》。甚至詹姆斯·卡梅隆1997年的卖座电影《泰坦尼克号》也与玛格丽特·布朗的真实故事关系不大,仅救生艇的部分有考据。在试图导正“莫莉·布朗”的神话后,布朗家族最终退出了公众视线,多年来一直拒绝与作家、记者或历史学家交谈。

相关

  • 多个多关节炎(英语:polyarthritis)是一次有五个或五个以上关节同时发炎的关节炎。自身免疫是常见的病因。多关节炎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且没有特别的性别偏向。若一次只有一个关节受
  • 超材料超材料(英文:Metamaterial), 拉丁语词根“meta-”表示“超出、另类”等含义。指的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这些材料是自然界没有的。它们拥有一些特别的性质,比如让光、电
  • 妊娠最后三个月妊娠(英语:pregnancy),又称怀孕,是指胚胎或胎儿(英语:Offspring)在哺乳类雌性体内孕育成长的过程,而在哺乳动物中研究得最详细的是人类的妊娠。人类的妊娠约40周,从受精排卵算起则为38
  • 中船台湾国际造船公司,简称“台船”、“台湾造船”,为台湾造船业的旗舰企业之一,也是台湾规模最大的造船厂。总公司设于高雄市,在高雄、基隆两地设有大型造船工厂。其英文名CSBC Cor
  • 联合公用事业联合公用事业集团(United Utilities Group plc,缩写:UU)是英国最大的水务公司。该公司于1995年由西北水务(North West Water)和NORWEB合并而成,主要经营西北英格兰大约700万人口的
  • 贞节贞操是关于伦理道德的产物,保持结婚前不和别人有性行为就称之为守住贞操,简称为守贞,婚后没有和配偶以外的人有性关系亦可称为守贞,此皆为贞洁的表现。基督教和某些教派或观念不
  • 键可以是下列意思:
  • 卡勒·科利约宁卡勒·科利约宁(芬兰语:Kalle Koljonen,1994年2月26日-),芬兰男子羽毛球运动员。2014年4月,科利约宁出战克罗地亚羽毛球国际赛,在准决赛中以0比2 (15-21、14-21)不敌赛会头号种子、德
  • 中国中心主义中国中心主义(英语:Sinocentrism),是认为“中国”(包括古代地理概念上的中国以及当今现代国家概念上的中国)是世界的文明中心的一种概念,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世界观。古代汉文化圈亦以
  • 阿纳托利·费奥多罗维奇·多勃雷宁阿纳托利·费奥多罗维奇·多勃雷宁(俄语:Анато́лий Фёдорович Добры́нин,1919年11月16日-2010年4月6日),乌克兰人,苏联外交官,苏联驻美国大使,戈尔巴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