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人类学

✍ dations ◷ 2025-07-08 15:51:15 #人类学,认知科学

认知人类学(英语:Cognitive anthropology)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研究取向,其中学者试图解释人们共享知识、文化创新、以及历经时空而传承的模式,他们使用认知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特别是实验心理学和演化生物学),并透过与历史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语言学家、音乐学者和其他专家的紧密合作,从事对于各种文化型态的描述和诠释。认知人类学关注不同群体的人们所知道的东西,以及这种内隐的知识,如何改变人们感知他们周遭的世界,并与这个世界建立关联。

从语言学的立场来看,认知人类学采用语言做为研究认知的门道。认知人类学的一般目标就是分解语言,以探讨在不同的文化以及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之中,所具有的共同性。

认知人类学的语言学研究可分为三个次领域:语意学、语法学、语用学。

相关

  • 生乳生乳是指奶畜乳房中挤出的未经过巴氏消毒等方式加工的常乳,最初温度一般和牲畜体温相似。根据中华民国99年7月2日署授食字第0991301848号令发布,生乳是指从“符合有关要求的健
  • 基辅基辅(乌克兰语:Київ,转写:Kyiv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
  • 5-HT/血清素5-羟色胺受体,也被称为血清素受体或5-HT受体,是一群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央处和末梢神经系统周边出现的G蛋白偶联受体及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它们同时调节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传导物
  • 口前叶口前叶(prostomium),又名前口节、前口叶、头叶,是环节动物等有体节动物以在口一方为前的第一个体节。这部分位于口器所在的围口节之前,往后延伸到口器的背部。长在口前叶上的触角
  • 三硝基胺三硝基胺是一种氮氧化物,化学式为N(NO2)3。这种化合物在2010年由瑞典皇家工学院的研究者发现。此前曾有人猜测存在三硝基胺。 蒙哥马利和米歇尔斯1993年进行的理论计算表明该
  • 霍夫曼氏反射霍夫曼氏反射或霍夫曼氏征象(英语:Hoffmann reflex、Hoffmann sign)是以德国神经学家Johann Hoffmann(英语:Johann Hoffmann (neurologist))(1857年生于莱茵黑森,1919年死于海德堡)命
  • 阿尔玛·马勒阿尔玛·马勒(Alma Mahler),奥地利作曲家、作家、编辑、社会名流,出生于维也纳。她曾先后是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建筑师沃尔特·格罗佩斯和小说家弗兰茨·维尔费尔(德语:Franz W
  • 道格·范恩道格·范恩 (英语:Doug Fine)是一位美国男作家、记者、幽默作家和牧羊人。1989年离开美国东海岸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之后成为一名背包客,开始自由记者的生涯,为多家媒体诸如、、
  • 野口百合野口百合(1992年12月24日-)是日本女性声优,演员,出生于埼玉县,隶属于青二Production。※粗体字为主要角色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
  • 方玉润方玉润(1811年-1883年)字友石,号鸿蒙子。清朝学者,祖籍四川。清初其家族迁至云南宝宁(今云南省广南县),父方凌瀚。方玉润二十二岁入县学,应试十五次均不第,值得留意的是,其父亦在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