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

✍ dations ◷ 2025-09-29 15:53:54 #清政府
清朝政府,或称清政府、清廷,是指大清的治权机构,始于后金政权,长达296年,至1912年宣统帝退位后终结。清政府末代总理为袁世凯。清朝政府最初的行政架构始设于后金皇太极时期,天聪五年(1631年),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天聪十年(1636年)设立都察院。崇德二年(1637年)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这是后金时期和清初重要的决策机构。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后,国都由盛京城迁至北京城,并增设多个中央行政机构。顺治十五年(1658年)又仿照明朝内阁制度设立内阁,由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学士、侍读学士等组成,负责起草、传达诏令,进呈题疏,代批拟旨等。清朝的内阁名义上居中央辅政机构之首,但没有明朝中后期内阁那样的实权,内阁的最高长官大学士,虽然品极位崇,实际上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为皇帝缮写文书和谕旨而已。康熙十六年(1677年),在内阁外另设立南书房,使之成为决策中心。雍正十年(1732年),正式定名的办理军机事务处(简称军机处)成为清中后期为皇帝服务的国家决策中心。至此,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晚清时期,国内外环境剧变。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变后,清朝政府开始推行新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9月,政府下诏订定新中央官制,改六部为十一部。宣统三年(1911年),成立责任内阁。末帝溥仪在1912年2月12日退位后,在北京紫禁城中依然保持着一个“逊清皇室小朝廷”,直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5日被迫出宫结束。中华民国军政府(1911年-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913年)中华民国华北临时政府(1937年-1940年)中华民国维新政府(1938年-1940年)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5年?-1937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1935年-1936年)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1933年-1934年)

相关

  • 失能调整生命年失能调整生命年(英语: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缩写:DALY)是衡量整体疾病负担(英语:Disease burden)的一种方法。最初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所开发,现在则渐渐地在公共卫生和健康影
  • 长尾噬菌体科λ噬菌体属(λ-like viruses) T1噬菌体属(T1-like viruses) T5噬菌体属(T5-like viruses) c2噬菌体属(c2-like viruses) L5噬菌体属(L5-like viruses) ψM1噬菌体属(ψM1-li
  • 来古格士来古格士,又译为吕库古、莱库古、雷克格斯,按罗氏希腊拉丁文译音表应译为吕枯耳戈斯(古希腊文:.mw-parser-output .Polytonic{font-family:"SBL BibLit","SBL Greek","EB Garamo
  • 鲸目鲸下目 (学名:Cetacea)旧称鲸目,是偶蹄目的演化支之一,包含了大约八十多种大型的有胎盘海洋哺乳动物,即鲸鱼﹑海豚和鼠海豚。鲸下目的现存物种可分为两个小目:齿鲸(Odontoceti)及须鲸(My
  • 宇宙飞行员航天员是指接受航天训练后,指挥、操纵或搭乘航天器的人员。在美国,以旅行高度超过海拔80公里(50英里)的人被称为“astronaut”。国际航空联合会(FAI)定义的宇宙航行则需超过100公
  • 现代综合理论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进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贝拉·巴纳锡贝拉·巴纳锡(匈牙利语:Béla H. Bánáthy,1919年12月1日-2003年9月4日),匈牙利裔美国人,著名语言学家及系统科学家。巴纳锡出生于匈牙利朱拉(Gyula)在匈牙利皇家路多薇卡学院毕业
  • 介子介子是自旋为整数、重子数为零的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介子属于强子类。它是比电子重的带电或不带电的粒子。根据夸克模型,介子是由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束缚态,这一对夸
  • 刘恂刘恂,唐代河北雄县人。唐昭宗时,曾任广州司马,官满,上京扰攘,遂居南海。著有《岭表录异》,记载岭表(两广)地区物产和少数民族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等,原书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
  • 大秦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大秦”一词亦可指近东地区,特别是叙利亚。历史学家约翰·福斯特将之界定为“……罗马帝国,或其仅被中国所知之部分,叙利亚。”随着公元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