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芬

✍ dations ◷ 2025-10-03 08:52:51 #1922年出生,2011年逝世,袁姓,嵊州人,越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

袁雪芬(1922年3月26日-2011年2月19日),女,浙江嵊县人,中国越剧表演艺术家,工小旦,为“越剧十姐妹”之一。

1922年3月26日(农历二月廿八日),生于浙江省嵊县(今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镇杜山村。1933年入四季春科班学戏,1936年到杭州演出,同年初次到上海,参加灌制了女子越剧第一张唱片。1938年后一直在上海从事艺术活动,被誉为越剧“新后”。1942年起开始越剧改革,率先在中国戏曲中建立了编、导、演、音、美的艺术机制;在表演上形成了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开创一代先河。1943年演出《香妃》时,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了新的(尺调)腔,后发展成越剧的主腔,并衍化出不同流派。其唱腔被称为“袁派”。1946年把《祥林嫂》首次搬上越剧舞台,被舆论称为“新越剧的里程碑”。1949年,她和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作为戏曲界特邀代表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出席开国大典。1950年,创造了新的(男调)腔,并任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团长。1951年,任华东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兼越剧实验剧团团长;1978年,重新担任上海越剧院院长;1985年担任名誉院长。1995年起担任上海市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委会主任。

袁雪芬是第一、二、三、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2011年2月19日下午2点,在上海淮海路家中去世,享年89岁。

袁雪芬擅长小旦,其艺术被称为“袁派”,戚雅仙、张云霞、金采风、吕瑞英等人皆曾学习袁派艺术。

艺术上力倡革新

相关

  • 氯米芬可洛米分(Clomifene),为治疗女性无排卵性(英语:anovulation)不孕症,包含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使用后会导致生出双胞胎的几率增加。本品为口服药,一天服用一次。常见副作用包含骨
  • 蕾丝蕾丝花边(英语:lace)是一种以繁复精致的,镂空花纹为特点的纺织品,由纱或线制成,呈网状。以纱线相互打结、交错、撚绕,而形成具有空花的布料,主要用于衣物的装饰。有蕾丝风格的织品起
  • 平等主义平等主义(英语:Egalitarianism)是主张全人类平等的学术思想。当中包括支持性别平等的人在回应女权主义的缺点而产生的分支,和支持种族平等的人一样,是为了回应有差别对待成分的防
  • 拉面日本拉面(日语: 拉麺, ラーメン Rāmen ?)是日式中华料理所使用的面条与面食种类之一,多以切制而非拉制而成。在日本其他常见名称包括“中華そば”。日本最早关于中国面条的
  • 三维激光扫描仪三维扫描仪(3D scanner)是一种科学仪器,用来侦测并分析现实世界中物体或环境的形状(几何构造)与外观数据(如颜色、表面反照率等性质)。搜集到的数据常被用来进行三维重建计算,在虚拟
  • 沙拉武里府 small(北标府)/small沙拉武里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สระบุรี,皇家转写:Changwat Saraburi,泰语发音:),是泰国中部的一个府。华人称其为北标府。沙拉武里府为一古老城市,建于1548年的大城时代,是作
  • 伐昔洛韦伐昔洛韦(Valaciclovir)是鸟嘌呤类似物类抗病毒药物,用于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感染。它是阿昔洛韦的前药,在体内可转化为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是一种前药,是阿昔洛韦酯化物,口服生物利
  • 天主教希奥利艾教区天主教希奥利艾教区(拉丁语:Dioecesis Siauliensis、立陶宛语:Šiaulių vyskupija)是罗马天主教在立陶宛的一个教区,属考那斯总教区。成立1997年5月28日。2004年有教友269,861人
  • 小行星10162小行星10162(10162 Issunboushi)是一颗位在主小行星带的小行星,于1995年1月2日由群马县尾岛町(现为太田市)的新岛恒男及静冈县的浦田武发现。该小行星以日本的大众文学作品御
  • 瓜达拉马战役)是西班牙内战初期的一场战役,效忠西班牙共和国的部队与国民军在瓜达拉马山脉交战。1936年7月18日,西班牙发生了亲法西斯派政变(英语:Spanish coup of July 1936),叛军将领埃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