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

✍ dations ◷ 2025-09-30 08:27:39 #睢县
睢县 (汉语拼音:Suī Xiàn)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东部、惠济河中游,是商丘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926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80万。县政府驻城郊乡。位于商丘市西部,与民权县,杞县,宁陵县,太康县,柘城县毗邻。北距民权县县城27.5公里,西距杞县县城38公里,东距宁陵县县城27公里,西南距太康县县城47公里,东南距柘城县城49公里。睢县自秦朝置襄邑县以来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古时有睢水流过,故金朝时被称为睢州。民国二年由州降为县,为睢县。新石器时代睢县就已有人类居住,在睢县周龙岗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周朝初期,睢县属于宋国。战国时期,睢县属于魏国。秦朝置襄邑县,属砀郡。至西汉元狩元年归属陈留郡。王莽时期被改称“襄平”,至东汉初复原。三国时期陈留郡被改为陈留国,襄邑遂属陈留国,直至晋朝。南北朝时期,北魏属阳夏郡,东魏属梁郡,北齐时襄邑县并入雍丘县,属于睢阳郡。隋朝初属宋郡,开皇十六年改属梁郡。唐高祖年间属杞州,唐太宗贞观年间又属宋州。五代时期襄邑县属开封府,直至北宋初。宋徽宗崇宁四年,襄邑升为拱州,并设保庆军节度,属京畿,下辖考城、太康、楚丘、宁陵、柘城五县。大观四年废拱州,仍称襄邑县,政和四年再升拱州,宣和二年再废。此时襄邑县仅保留保庆军节度,属京东西路。金朝改拱州保庆军为睢州,属南京路,州以“睢”得名从此开始。元朝改南京路为汴梁路,仍辖睢州。明朝初,睢州属开封府,洪武十年降睢州为睢县,洪武十三年复升为睢州,为直隶州,下辖考城、柘城两县。嘉靖二十四年,归德州被升为归德府,睢州由直隶州降为散州,睢州连同所辖两县归属归德府,清朝此建制保持不变。中华民国二年,改睢州为睢县。睢县位处豫东平原,为黄河下游冲积扇一部分。总的地形平坦,西北略高,东南略低,西北与东南之间的高差为9米。睢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为27.1摄氏度,历史极端最高气温为42.3摄氏度(1966年7月19日);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为-0.7摄氏度,历史极端最低气温为-15.7摄氏度(1969年2月6日)。睢县辖8镇12乡。长岗镇、平岗镇、周堂镇、蓼堤镇、西陵寺镇、城关镇、潮庄镇、尚屯镇、后台乡、河集乡、孙聚寨乡、白楼乡、河堤乡、白庙乡、胡堂乡、尤吉屯乡、董店乡、涧岗乡、匡城乡和城郊乡。睢县西距省会郑州市166公里,东距商丘市62公里。 343国道过境。 325省道、 211省道、 214省道、 327省道以县城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四周扩散。

相关

  • 高频高频(英语:High frequency)是指频带由3MHz到30MHz的无线电波。比HF频率略低的是中频(MF),比HF频率略高的是甚高頻(VHF)。HF多数是用作民用电台广播及短波广播。其对于电子仪器所发出
  • 加强葡萄酒强化酒(英语:Fortified Wine),又称强化葡萄酒、强化酒、加度葡萄酒、加烈酒,一种加入蒸馏酒(通常是白兰地)的葡萄酒。强化酒与使用葡萄酒蒸馏的烈酒不同之处在于,烈酒都是通过蒸馏生
  • OLET有机发光晶体管(英语:organic light-emitting transistor,简称OLET;也称有机发光敏晶体管)是一种新型的发光晶体管。该种晶体管已被声称具有显示器和片上光互连的潜力。OLET是一
  • Spleen脾脏是脊椎动物的一种外周淋巴器官。人类的脾脏位于腹腔的左上方,由红髓、白髓、边缘区,以及将之被覆的被膜、小梁组成。健康成人的脾脏约重150-200克:68。活体时,脾为暗红色,质
  • 王金茂王金茂(1913年-2002年3月21日),是一位出身宜兰的公共卫生专家。他是第十七届医疗奉献奖得主之一。王金茂在少年时留学日本完成初中及高中学业,后入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就读。毕业
  • 步步高电子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简称步步高电子或BBK),是华人企业家段永平在中国投资的一家生产通信产品及教育用途电子产品的公司,1995年9月18日由美国企业家段永平在广东省东莞市
  • 战士战士是专门以从事战斗为业的人,包括军人和佣兵等。除了是一种角色或职业,在某些社会中也是阶级或种性。在国家形成之前的社会就已经有战士存在。
  • 新选组!《新选组!》是NHK于2004年播出的第43作大河剧。原作与剧本是三谷幸喜,主演是香取慎吾。以近藤勇为主人翁,以及京都守护职下警备组织、即有名的新选组为题材。以幕末做为题材的
  • 东道主东道主,是一个汉语词汇,指负责接待的主人,或指请客的人。出自《左传》。左氏春秋烛之武退秦师原文为: .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
  • 花旗花旗,是美国国旗(星条旗)的旧称。因旗上有很多星星、多道条纹、红蓝白三种颜色,看起来较为花俏,故东亚近代称之为花旗,也有称美国为“花旗”或“花旗国”,比如越南语至今仍沿用花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