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海牛

✍ dations ◷ 2025-07-22 16:05:47 #IUCN易危物种,濒危物种,海牛目,海牛科

西非海牛从很久以前就是非洲海岸原住民的肉、油脂与民俗疗法耗材的重要来源,在民间传说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们可能是中、西部非洲美人鱼神话的由来,被称为“”。西非海牛的生态情形充满神秘性,也许是因应猎捕压力的结果。虽然在各地区的捕猎威胁其生存,但它们大致仍维持以往的分布范围。

其他俗名:

出生时身长体重:约80-150cm、30kg

最大身长体重纪录:雄-3.3m、雌-3m;1,400kg

寿命:可能达60年以上。

西非海牛的外观接近其近亲西印度海牛,体型呈纺锤状,背部宽阔无背鳍,头部比例小。体色灰,皮肤厚而硬,略微粗糙,体毛稀疏。栖息于海岸的个体可能有藤壶附着。眼睛小且略微突出(与西度印度海牛不同,其眼睛较为深陷),没有外耳壳。吻部比西印度海牛肥厚而较短,可能是为了适应摄食浮水、挺水植物与生长于浅滩的植物。前肢外侧有三至四个趾甲残留。仅具臼齿,会不断地更换。

西非海牛栖息于海岸与河流水域,由毛里塔尼亚南部的塞内加尔河(Senegal River)及其支流往南至安哥拉的广萨河(Cuanza River)。它们会往大河的上游移动,直到被急流、瀑布或浅滩阻挡其行动为止。它们曾自尼日河(Niger River)河口上溯2,000公里至内陆三角洲的马利,在该处有时会被急流困住。在洛贡河(Logone River)、沙里河(Chari River)流入查德湖(Lake Chad)之间的水域有时也可发现其踪迹。部分待在大湖以度过旱季的个体会被困住,但在雨季水涨时又可与主要河道连结。西非海牛偏好平静的河口与海岸潟湖,但只要是适合的水域皆可发现它们的踪迹。

西非海牛通常为独自行动,虽然在休息、觅食与交配时可能会形成松散的群体,但基本的社会单位是母子对。其叫声没有详细的研究资料,推测母子间可能会以高音的轧轧声与尖锐声彼此连系。在科特迪瓦的海牛有明显的一日活动区隔现象,白天休息、晚上移动与进食。增加夜间的活动可能是对猎捕压力下的因应。西非海牛倾向于在潟湖与河流中部,或红树林根部与悬垂植物下休息,这使得它们更难被发现。它们有散步的习性,会在潟湖、海岸线与河流间作季节性的移动,有时会长达上百哩远。部分个体曾在两天内移动了75公里。

人们对西非海牛的生殖行为几乎一无所知,学者推测应与西印度海牛近似。根据当地猎人以及研究者少数目击的报告指出,发情的雌海牛会吸引一群想交配的雄性,雨季开始时在部分地区形成集合群体。栖息于萨赫勒地区(Sahel,指撒哈拉沙漠南沿的宽广的半沙漠地带)下方的河流与湖泊的海牛一般在雨季时生产与育幼,可能是因为水涨时哺乳的雌性有较多机会进入浅滩取食。怀孕期约1年,通常1胎产1仔。幼兽可能会留在母亲身边1年以上。

西非海牛为草食性,以多种浮水、半水生与挺水植物以及浅滩植物为食。它们也会食用落至河中的森林果实与人们丢弃的木薯外皮,甚至会入侵稻田。西非海牛不是纯粹的草食性动物,有时会食用渔网中的渔获,也曾有食用双壳贝的报告。旱季被限制在深潭或湖泊时,它们会吃细小的黏土、藻类等以生存。

西非海牛的数量一直不明,据报告指出它们仍在减少当中。由渔民与当地居民的非正式调查,最密集的族群位于塞内加尔、几内亚比绍、科特迪瓦、喀麦隆与加蓬。西非海牛在其所有栖地皆受法律保护,但由于部分地区有挑战法律的情形使得成效不彰。海牛的肉、脂肪都相当值钱,居民仍持续以鱼叉、陷阱、网或钩子猎杀它们。除此之外,它们也受到栖地破坏的威胁,包含红树林的砍伐与河流的筑坝,水力发电的涡轮机有时会导致它们的死亡。部分国家,包含塞内加尔、几内亚比绍、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喀麦隆与加蓬,已建立海牛保护区。陷于塞内加尔河旁浅沼泽中的海牛皆被救起并送回主要河流。

1.

2.

3. Trichechus manatusT. senegalensisT. inunguis

4. Trichechus manatusTrichechus senegalensisTrichechus inunguis

相关

  • 酸(有时用“HA”表示)的传统定义是当溶解在水中时,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大于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化合物。换句话说,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水的pH值(25℃时为水的pH值是7)。酸一般呈酸味,
  • 肖开提·萨利霍夫肖开提·伊斯梅洛维奇·萨利霍夫(俄语:Шавкат Исмаилович Салихов,1944年12月12日-),乌兹别克斯坦化学家。其主要从事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是乌兹别克斯坦生物
  • 尤姓尤姓是南中国的姓氏,始自10世纪,在百家姓中排第19,台湾第八十五大姓,在大陆当代姓氏中排第124位,约占大陆汉族人口的万分之六,多生活在南中国一带。按照目前大部分尤氏观点:尤姓原
  • 前庭耳蜗神经前庭耳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 nerve)是12对脑神经当中的第8对,同时也称作听神经。它是支配内耳的脑神经,其中又可分为掌管听力的耳蜗神经、掌管平衡的前庭神经。本神经位在颞
  • 麦芽糖酶-葡糖淀粉酶2QLY、​2QMJ、​3CTT、​3L4T、​3L4U、​3L4V、​3L4W、​3L4X、​3L4Y、​3L4Z、​3TON、​3TOP8972232714ENSG00000257335、ENSG00000282607ENSMUSG00000068587O43451n/
  • 伊顿公学伊顿公学(Eton College),全名为温莎宫畔伊顿圣母英皇书院(The King's College of Our Lady of Eton beside Windsor),是英国著名的男子公学,位于英格兰伊顿。1440年,亨利六世创立了
  • 白头翁白头翁可能是指:
  • 洪惟仁洪惟仁(1946年6月19日-,台罗拼音:Âng Ûi-jîn),台湾嘉义县新港乡人。国立清华大学博士,国立台中教育大学台湾语文学系创系系主任。台湾语言音标(Taiwan Language Phonetic Alphabe
  • 西方公司西方公司(Western Enterprises Inc.,WEI),为美国派驻于台湾的机构之一,于1951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正式注册成立,由最早开始与中华民国政府进行秘密接触的查理·詹斯顿(Ch
  • 二氯化钨二氯化钨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W6Cl12。它是八面体的高分子簇合物。它可溶于浓盐酸,生成(H3O)2(H2O),加热这种水合物会得到黄棕色的W6Cl12。它的结构和二氯化钼类似。二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