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行为

✍ dations ◷ 2025-07-18 23:56:13 #社会心理学,从众行为,系统科学,行为科学,社区心理学,社会科学哲学

从众或从众行为(英语:Conformity)是一种社会、信念、态度跟随群体规范的行为。规范即是内在、不明文规定,由一般个人组成的群体组成,他们可互相影响。从众的趋势可由小群体到社会及全部人,可能产生不自觉的微妙影响,或直接及明显的社会压力。从众行为可被个人或他人执行。例人们倾向于在吃东西、看电视甚至单独时跟随社会规范。同侪压力亦有一定的影响。

通常的话,人们从众是为了集体感,而这个集体感可以让他们安心,而他们从众的目标大多都是与他们拥有相似年龄,文化,宗教,又或者教育环境的人。这是通常被称之为团体迷思,即一种自我欺骗的思想,强制自己同意,并符合从众目标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且忽略了所采取举动的真实性。害怕承担由于不合群,而导致的社会排斥 。从众心理通常与青春期和青年文化有关联,但实际上倒不如说不管在什么年龄的人,都会有从众行为。

虽然人们对于从众行为的看法通常是负面的,如同侪压力,但实际上还是要经过判断才能得知从众行为是好是坏。就好像开车时不会逆行一样,这是一种好的从众行为。从众行为对于一个孩童来说可谓是有利的,从众行为使孩童向父母学习到正确的遇事态度,并有利于他们在社会上的交流与发展,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家庭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不然这就是一件负面的事情了。从众行为保持着并影响着社会规范的构造,同时加快社会的效率,并且尽量让人们遵循着不成文的规定。在这个方面来看的话,从众心理可以较大程度地防止明面上的危险以及刻意的破坏。

从众行为就是一种组织现象,它的主要因素是由以下影响(跟随组织的规模大小,合意性,凝聚力,地位,以及对于事物的事先承诺和公众言论)这些因素帮助我们理解从众行为更深。

当人接受一个社会角色或者屈服于一种社会规范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从众于社会期望。从众指人们采纳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见的倾向。

相关

  • 银耳目见内文银耳目(学名:Tremellales),是真菌下属担子菌门银耳纲的一目。大部分腐生于木材,少数寄生于其他真菌。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担子具直或斜的隔膜,
  • 生物控制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或生物害虫防治(Biological pest control)是病虫害防治的一种方法,使用生物(英语:bioeffector)缓解昆虫、螨虫、野草和病态植物对人类农作物、环境等造
  • 吉布斯自由能在热力学里,吉布斯能(英语:Gibbs Free Energy),又称吉布斯自由能、吉布斯函数、自由焓,常用英文字母 G {\displaystyle G} 标记。吉布
  • Nsub2/subHsub2/sub二氮烯或二亚胺(Diimine/Diazene,HN=NH)是烯烃(包括多烯)和炔烃的氢化试剂。氢化是顺式加成,两个氢从一面加到不饱和键上,与金属催化的氢化反应选择性类似,因此该法适用于某些不适合
  • 环辛四烯环辛四烯(COT)全称“1,3,5,7-环辛四烯”,是环辛烷的完全不饱和衍生物,化学式C8H8。室温下为无色至金黄色液体。属于环状多烯烃,结构与苯相似。与苯不同的是,环辛四烯不具芳香性。
  • 圣路易市圣路易斯(英语:St. Louis),是美国密苏里州唯一的独立市,也是该州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城市为堪萨斯城)。市内人口为308,626人,为美国按人口排名第58大城市。圣路易位于密苏里河和密西西
  • ʟ软颚边音(软颚边近音)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口语中。软颚边音在国际音标的符号是⟨ʟ⟩,就是小型大写字母L,X-SAMPA音标的符号则是⟨L\⟩。齿龈边音的特征:普通话及粤语没有此音。
  • 苏花公路苏花公路是位于台湾东海岸的干线公路,为省道台9线、台9丁线的一段,在日治时倡议修筑原先清代之北路为“临海道路”,1932年5月通车,二次世界大战后改名苏花公路,之后并持续新建隧
  • 李锐李锐(1768年12月8日-1817年6月30日),字尚之,江苏苏州人,清朝数学家。他独立地发现了一种笛卡儿符号法则的等价形式。李锐师从清代经学家、数学家阮元,并在1797年至1799年间参与了阮
  • 国家地震局1999年规定:印章直径4.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国务院制发。中国地震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管理的副部级事业单位,主要管理全国地震减灾工作。1953年11月,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