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坦病毒

✍ dations ◷ 2025-10-03 12:08:12 #汉坦病毒
汉坦病毒(Hantavirus),又译汉坦病毒或汉滩江病毒,是本雅病毒目的一种病毒,其引发的病症称为汉他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为一种经由老鼠传染给人类的致命传染病,被列为生物性危害最高第四级病毒。该病毒由韩国生物学家李镐汪于1978年在大韩民国汉滩江疫区的黑线姬鼠肺组织中首度分离成功,因而得名。汉坦病毒由单股RNA包含3个节段所组成,属布尼亚病毒目(Bunyaviridae),直径约100n,易被油性溶剂(如酒精、漂白水等)去活化。对酸、热的抵抗力弱,在60℃经1小时可灭活。目前已知受汉坦病毒感染的黑带森鼠(Apodemus agrarius.)、棉鼠Cotton Rat(Sigmodon hispidus)、鹿鼠 Deer Mouse(Peromyscus maniculatus)、稻大鼠Rice Rat (Oryzomys palustris)和美国白足鼠White-footed mouse(Peromyscus leucopus),会将汉坦病毒传播给人。已被汉坦病毒(Hantavirus)感染的啮齿类动物将病毒传播给人,因血管内皮细胞出现病变而引起多样性症状,患者会因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低血压性休克及出血性症状。潜伏期一般是12~16天,后突然急性发烧且持续3~8天、出现结膜充血、虚弱、背痛、头痛、腹痛、厌食及呕吐等症状。出血发生在第3~6天,接着蛋白尿、低血压或休克。轻微肾病变,但亦可能恶化至急性肾衰竭,且维持数周。致死率约40.0%~50.0%,存活者多于在数周至数月内肺功能恢复正常,少数有肺功能缺损之后遗症。为人畜共通之病毒性传染病,潜伏期尚未有确切定论,一般认为范围在6天至数周之间,早期主要为非特异性症状,如发烧、疲倦与严重的肌肉痛(尤其是大肌群,如大腿、背部等),半数以上伴有头痛、胃部不适呕吐、晕眩与寒颤。约在发病4~10天后,始出现咳嗽及呼吸急促等症状,一旦心肺症状出现,病程可能快速发展至呼吸衰竭与休克。汉坦病毒感染须由实验室确切诊断,包括病毒抗原、病毒核酸及抗体的检测,以免疫萤光抗体测定法(IFA)及酵素免疫分析法(ELISA)检验特异性抗体,多数病人于住院期间即有IgM抗体产生。蛋白尿、白血球增多、血小板减少、血液尿素氮增多等特征,皆对诊断有所助益。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人名体征药物(抗DNA, 抗RNA, 抗逆转录, 疫苗)

相关

  •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英语: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或称DPP-4 抑制剂或列汀类药物,是一种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来发挥作用的口服抗糖尿病药 ,用来治疗2型糖尿病。第一种
  • 逻辑符号在逻辑是否中,经常使用一组符号来表达逻辑结构AI。因为逻辑学家非常熟悉这些符号,他们在使用的时候没有解释它们。所以,给学逻辑的人的下列表格,列出了最常用的符号、它们的名字
  • 尼古拉斯·布隆伯根尼古拉斯·布隆伯根(荷兰语:Nicolaas Bloembergen,1920年3月11日-2017年9月5日),出生于多德雷赫特的荷兰物理学家,198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尼古拉斯生于荷兰一个
  • Mg(CHsub3/subCOO)sub2/sub乙酸镁,化学式Mg(CH3COO)2。无色易潮解结晶,溶于水和醇。由氧化镁与乙酸反应而得。用于制备乙酸铀酰镁,后者是测定钠的试剂。
  • 换气次数换气次数(air exchange per hour)又称换气率(air exchange rate),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更换的次数,通过单位时间进入房间的风量(m3/h)除以房间体积(m3)计算而得。如果房间通风方式为
  • 木犀草素木犀草素(Luteolin)为黄酮类化合物。像所有的黄酮类物质,它有一个黄色结晶的外观。木犀草素最常在叶中发现的,但它也可以看出在果皮,树皮,三叶草花,和豚草花粉。它也被从芳香族开花
  • 科菲·安南科菲·阿塔·安南(英语:Kofi Atta Annan,1938年4月8日-2018年8月18日),是加纳库马西人,曾任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并于2001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科菲·安南是双胞胎之一,孪生的姐姐在
  • 唧筒往复泵(英语:reciprocating pump),旧称唧筒,一种容积式泵,属于正位移泵。一种利用活塞或柱塞在泵柱内往复运动,使活塞或柱塞与泵柱壁间形成的容积改变,从而吸入和排除液体并提高其
  • 周履靖周履靖(?-?),字逸之,初号梅墟、梅颠,后改号螺冠子。嘉兴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个性慷慨,工书法,善吟咏。与茅顺、屠隆、王穉登等人友好,晚号梅颠。又精于养生、练有气功,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
  • 吴士玉吴士玉(?-1733年),字荆山,吴县人。早年为诸生。宋荦延聘他来教子弟。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丙戌进士,授编修,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奉敕撰《骈字类编》二百四十卷,六十年又敕撰《子史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