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季

✍ dations ◷ 2025-09-29 07:32:16 #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季,2015年气象,热带气旋季

2015-16年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季,泛指在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内的任何时间,于南太平洋所产生的热带气旋。大部分于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11月至4月期间形成。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南,东经160度以东的南太平洋水域。在南太平洋产生的热带气旋是由斐济和新西兰命名,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把在该地区的热带低气压的编号以P字母作结。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2015年11月23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南纬14度,西经179度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3F。

11月27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04P。

11月28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命名为图尼(Tuni)。

11月29日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11月30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并对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12月26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南纬10度,东经164度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5F。

12月30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命名为乌拉(Ula)。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06P。

12月31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18: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三级强烈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直接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2016年1月1日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1月2日00: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再次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1月4日06: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再次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1月5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二级热带气旋。06: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18: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1月7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再次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1月8日12:00UTC,斐济气象局再次将其升格为三级强烈热带气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再次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1月9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四级强烈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热带气旋。

1月10日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热带气旋。

1月11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三级强烈热带气旋。06: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热带气旋。18:00UTC,乌拉离开斐济气象局监控区域,进入新西兰气象局监控区域。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再次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1月12日00:00UTC,新西兰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二级热带气旋。06: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12:00UTC,新西兰气象局认为乌拉已经转化为温带气旋,并为其发出最后的热带气旋报告。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6年1月10日21: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南纬9度,西经157度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8F。

1月13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1月14日10:3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对其评级提升为“HIGH”。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07P。

1月15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命名为维克托(Victor)。12: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1月16日12: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三级强烈热带气旋。

1月18日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1月19日06: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1月20日12: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1月21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再次将其升格为三级强烈热带气旋。12:00UTC,斐济气象局再次将其降格为二级热带气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1月22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并为其发出最后的警报。

1月23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18:00UTC,维克托离开斐济气象局监控区域,进入新西兰气象局监控区域。

1月24日12:00UTC,新西兰气象局认为维克托已经转化为温带气旋,并为其发出最后的热带气旋报告。

除了被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热带低气压和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是热带风暴的热带气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2015年7月2日06:00UTC,拉克尔越过东经160度线,离开澳洲海域,返回由斐济气象局负责的南太平洋海域。当时斐济气象局定性其为热带低气压,并继续使用编号17F。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当时将其定性为热带风暴。

7月3日12: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再次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

7月4日00: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并对其发出最后的警报。09:00UTC,拉克尔再次越过东经160度线,离开南太平洋海域,再次进入澳洲海域。

2015年7月30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霍尼亚拉东北偏北约920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1F。

8月1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8月2日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01P。

8月3日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并为其发出最后的警报。

8月4日21:00UTC,斐济气象局对其发出最后的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10月12日21: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楠迪西北约1000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2F。

10月15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02P。

10月17日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并为其发出最后的警报。

10月18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对其发出最后的热带气旋报告。


本年未用名称以灰色表示,黑体字表示今年已经使用过,粗体名称表示该风暴活跃中,橙色表示下一个即将使用的热带气旋名称。

相关

  • 副甲状腺甲状旁腺或称甲状旁腺(英语:parathyroid gland)是脊椎动物的一种内分泌腺,主要调节体内的钙和磷代谢。人类和一些真兽类的甲状旁腺与甲状腺有一定解剖学位置关系,在其他动物的甲
  • 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科学基金会(英语: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缩写为NSF),全称是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是一个美国政府独立机构,由美国国会于1950年创立。该机构支持除医学领域外的科学和工
  • span class=nowrapHgSOsub4/sub/span硫酸汞(化学式:HgSO4)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硫酸汞为白色粉末,遇水水解,产生黄色的碱式硫酸盐和硫酸。硫酸汞可以由汞和浓硫酸加热反应得到:也可以用硫酸溶解黄色氧化汞得到:硫酸汞在6
  • 美式咖啡美式咖啡(意大利语:Caffè Americano、英语:Americano)是一种咖啡做法。一般由意式浓缩咖啡加入热水制作而成。或者是用意式咖啡机制作,在萃取完了浓缩咖啡后,继续让机器供水直到
  • 炼丹古时炼丹术的传授大多师徒相承,口口相授,外人很难了解。分为外丹和内丹,两者用语相同,但是所指代的含义完全不同,比如把人体比喻为烧炼丹丸的炉鼎,不过理论上还是具有相通性。炼丹
  • 赴越参战韩国参战越南战争(朝鲜语:월남전 참전/越南戰 參戰?),是韩国朴正熙政府任内,使大韩民国国军投入部队参与越南战争的政策,也是大韩民国建国后的第一次海外军事行动。从初期的医务、
  • 佛诞卫塞节(Vesak),或作威瑟节,比萨宝蕉节(ពិធីបុណ្យវិសាខបូជា|វិសាខបូជា),是南传佛教传统纪念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入灭(涅槃)的节日。东南亚和
  • 纳粹党掌权纳粹党掌权(德语:Machtergreifung,德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
  • 剑桥大学塞尔文学院剑桥大学塞尔文学院(英语:Selwyn College, Cambridge) 是剑桥大学的一个学院。
  • 南希·阿吉莱姆南希·那比尔·阿吉莱姆或者南希·阿吉莱姆(阿拉伯语:نانسي نبيل عجرم‎,1983年5月16日-) 黎巴嫩民族流行音乐歌手。她是阿拉伯世界和中东地区的超级巨星之一,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