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从意大利南部推进
✍ dations ◷ 2025-10-26 14:07:13 #从意大利南部推进
意大利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深入意大利内陆及包围德军和意大利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作战时间长达1943年到1945年战争结束;参战盟军司令部(英语:AFHQ)策划所有在地中海盟军登陆意大利作战,自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到意大利本土直到1945年5月德军在德国宣布投降,攻防战才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共同结束。这场战役双方伤亡皆惨重:自1943年9月到1945年战争结束,在意大利战场,盟军士兵死亡9万人、德军死亡11万人;在西欧战场伤亡失踪人数反而不像意大利这场战争的惨重。虽然之前在北非战场取得了胜利,在研拟击败轴心国的最佳策略时,盟军内部仍是争执不休。英国及其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提倡以英国传统海军为主的周边战略作战。即使拥有强大的军队,由于英国传统上拥有更强大的海军,他们对抗大陆敌人的方法是把作战视为一个整体,利用周边一边串小规模行动削弱敌方实力。而拥有更强大军力的美军,则主张直接跟德军在欧洲北部的主力部队决战,这一方案需要以大西洋战役的胜利为基础。这场战略争执是相当激烈的:美军统帅坚持尽早尽可能登陆法国作战,持反对意见的英军则主张“地中海战略”;美军参谋确信全力自法国登陆开战有其必要,也可以早日结束在欧洲的战事,此时不应有其他军事行动分散兵力妨碍延后登陆法国;英军战法是:把大规模盟军陆军训练成数批海军陆战队在地中海自意大利多处登陆,打几场限制兵力、不致于“一次投入重兵”导致伤亡过重的会战,渐次推进内陆是可行且切合实际。最后英军与美军的政治高层领袖决定在1944年初大举进攻法国,但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要求美军保持在欧洲战场的主导地位及希望把意大利抽离战事,盟军决定在不影响主要战线的情况下对意大利进行军事行动。令意大利脱离敌军阵营也能促使英国皇家海军彻底掌控地中海,让英国大幅改善与埃及、远东、中东、印度的联络通讯能力。这也意味着战略上德军必需把在苏联在苏德战争上的德军运回保卫意大利及法国南部,也等于帮助苏联一个大忙。1943年9月意大利一度曾经向盟军投降,在盟军成功自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本土大陆,一个新战略形成,它意谓:盟军把大股德军牵制困在意大利,导致德军无法征调多余兵力支援西北欧。1943年7月10日,英军、加拿大军和美军的联合部队以“两栖登陆车”与“空投伞兵”在西西里岛Gela湾与西拉库斯登陆;德军虽然无法阻止盟军攻占西西里岛,可是却成功把几乎所有德军撤退回意大利本土大陆,最后一批自西西里撤回意大利本土德军是同年8月17日离去,盟军收获是至少学到登陆作战经验。英国第8军团于1943年9月3日登陆于意大利卡拉布里亚,这次军事行动代号是海湾城行动:意大利政府随即在9月8日向英军投降,可是德军决定不退,孤军奋战到底;果然,美国第5军团立即在9月9日发动代号雪崩作战,但在登陆萨莱诺时遭遇德军坦克重炮反击;另外还有闹剧行动,由英军攻占塔兰托,可是几乎未遭到德军攻击,盟军曾经希望借着意大利政府的投降,能迫使德军放弃意大利退回北边,阿道夫·希特勒也一度自欺认为失去西西里岛及意大利南部是微不足道,不至于影响战局;可是局势现在已改变:英国第8军团在东海岸登陆攻占巴里港与福贾市周边的重要飞机场,过去战事到此一切都还算顺利;可是英军大胆深入内陆,后续部队补充跟不上,德军据此便自北方调派出德国第10军团南下攻东岸英军,却先与西岸登陆萨莱诺的美军发生遭遇战,导致美军延误攻那不勒斯:盟军其实最早规划嘱意的攻占是与东岸英军登陆同纬度的西岸大港那不勒斯,那不勒斯被选中为攻占目标是因为它是意大利最北方海港,且可以运用来自西西里岛的盟军战斗机攻击该市。盟军越往北攻,渐渐感受到困难地形重重阻碍盟军速战速攻,包括绵延不止却急流的河流且有数条横阻及间隔于中的山脊成右角度转弯阻断盟军战线零星向北前进,以及运用这样地形作掩护的德军优异防守掩体堡垒。1943年10月初,希特勒被位于意大利南部的集团军司令凯萨林的意见说服。
相关
- 天然产物天然产物(英语:Natural product)是在自然界中由活生物产生的那些通常具有药理学或生物学活性的化学物质,可被用于药学上的药物研发与药物设计;而天然产物化学是运用现代化科学理
- 耐氧厌氧生物厌氧生物,或称厌气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专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及耐氧厌氧生物 。人体内的厌氧生物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有些种类
- NLA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参考(非借阅)图书馆,创立于1960年。图书馆的馆址位于澳大利亚首都领地堪培拉。根据澳大利亚联邦《国立图书
- DOB布苯丙胺(Brolamfetamine),全称二甲氧基溴安非他明(2,5-dimethoxy-4-bromoamphetamine),简称DOB,第一类精神药品。1967年被首次合成。
- 意第绪语意第绪语(ייִדיש yidiš,又译“依地语”)属于日耳曼语族。全球大约有三百万人在使用,大部分的使用者是犹太人,而且其中主要是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在操用此语。意第绪(语)这个称
- 甲基紫甲基紫(methyl violet),俗称龙胆紫、苯胺紫、紫药水,是一系列同类的有机化合物,是副品红的四、五、六甲基衍生物(副品红碱)的混合物。可作为染料、酸碱指示剂、消毒剂,稀释后可用作
- 葛洪葛洪(283年-343年),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是晋朝时代的阴阳家,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
- 溴氰菊酯溴氰菊酯(Deltamethrin)是一种农用杀虫药,中国大陆通称“敌杀死”或“保棉丹”、“克敌”等,台湾称为“第灭宁”。此药对害虫的毒效可达DDT的100倍,大量用于棉花种植业,也有稀释版
- 聚合板块边缘聚合性板块边缘(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 Destructive plate boundary,又译大陆汇聚带、聚合性板块边界、破坏性板块边界),顾名思义,是指边界两旁板块相移近之处。其动力源自
- 第一次接触第一次接触(First Contact)在科幻作品中是指人类和外星生物初次接触,或是遇到其他有高智能种族的情况。题材时常运用在人类学的第一次接触的情况,例如仇外、超验主义和自然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