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配对

✍ dations ◷ 2025-07-21 07:52:04 #细胞遗传学,细胞过程

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配对与早期的减数分裂配对类似,已在双翅目昆虫(如黑腹果蝇)与芽殖酵母中观察到这一现象。在哺乳动物中除了干细胞几乎没有配对现象的产生,并且干细胞中的配对是受到生长信号调节,发生在特定部位的。

尽管减数分裂中的配对过程已经受到广泛地研究,然而体细胞中发生的配对至今没有很好地被理解,甚至还不清楚它在机制上是否与减数分裂中发生的配对有关。

Metz在1916年首次观察到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配对,引用了在1907与1908年期间内蒂·史蒂文斯在细胞系的实验中关于同源染色体配对的描述:

“在这些昆虫的生活史中可能发生与减数分裂相联系的同源染色体配对。”(p.215)

史蒂文斯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在信息交流与遗传方面的意义。

1998年,确定在黑腹果蝇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独立的起始位点。

2002年,第一次采用RNAi筛选(基于DNA FISH)来鉴别调节黑腹果蝇体细胞配对的基因,它们包括40个配对增强子基因和65个“抑制配对”基因,其中许多与人类基因同源。

相关

  • 清华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是清华大学直属的一个学院,成立于2001年,第一任院长是两院院士吴阶平。2016年9月,董晨教授担任医学院院长。清华医学院下设基础医学系、临床医学院、生物医学工
  • 羧化作用.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
  • 刘以训刘以训(1936年5月5日-),中国生殖生物学家。生于山东安丘。196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内分泌专业。196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
  • 国际主义国际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是1920年代至1930年代间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风格。1932年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馆长亨利-罗素·希区柯克和菲力普·强生为其定名。现代建筑:国际主义
  • 中尉中尉是军人的职阶,位阶介于少尉和上尉之间。在英文中,陆军以及空军、海军陆战队的中尉称为Lieutenant或First Lieutenant,美国海军中尉称为Lieutenant Junior Grade,英国皇家海
  • 与我同行《与我同行》(Going My Way)是一部1944年上映的美国电影,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七个奥斯卡奖。歌影双星Crosby作为主演为其演唱了五首歌曲,影片采取的把圣诗改编成流行歌曲的
  • 普韦布洛县普韦布洛县 (Pueblo County, Colorado)是美国科罗拉多州东南部的一个县。面积6,210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41,472人。县治普韦布洛 (Pueblo)。成立于186
  • 一硫化钪一硫化钪是钪的硫化物之一,化学式为ScS。它是一种拟离子化合物(pseudo-ionic compound),包含以及固体导带上占据的一个电子。一硫化钪具有氯化钠晶体结构。一硫化钪可由金属钪和
  • 亨利·莫瓦桑费迪南德·弗雷德里克·亨利·莫瓦桑(法语:Ferdinand Frédéric Henri Moissan,1852年9月28日-1907年2月20日),法国化学家,获得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莫瓦桑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的研究
  • 范特霍夫方程范特霍夫方程(Van 't Hoff equation)是一个用于计算在不同温度下某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方程。设 K 为平衡常数, ΔHo 为焓变, ΔSo 为熵变, T为温度。由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