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瑷珲条约
✍ dations ◷ 2025-10-09 23:01:27 #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又称《爱珲城和约》,大清朝廷遣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当时俄国使用的儒略历1858年5月16日)和俄罗斯帝国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签定的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完全失去了对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土地中俄共管,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放弃领土所有权最多的条约。此条约当时未经清政府批准,后来在《中俄北京条约》确认。条约原存于中华民国外交部,现典藏于台湾台北外双溪国立故宫博物院。正当太平天国席卷中国南方,严重威胁清朝政府统治之时,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而俄国则虎视眈眈,坐收渔利,出兵“调停”声称要“助华防英”,以此威胁中国放弃大片领土,从而成为最大赢家。此外,自1847年开始,在西伯利亚总督、探险家穆拉维约夫的率领下,沙俄就重新燃起了对黑龙江中下游地区的扩张兴致,在庙街等地建立多处军事据点并移民,而清朝方面则因为边防僵化,与旷日持久的封禁政策令东北地区人口空虚,地处更加苦寒的外东北地区更甚,这也给了俄罗斯人可乘之机。由此令《瑷珲条约》签订之前,清朝方面事实上已经对黑龙江中下游,特别是黑龙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丧失了绝对控制权。《瑷珲条约》主要内容为: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即外东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精奇里江(今俄国结雅河)上游东南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乌苏里江以东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允许中、俄两国船只航行。条约生效之日,于1689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确定的国界大幅更改。这个条约和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确定了俄国远东现代疆界。1856年10月(清朝咸丰六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8年5月,英法两国舰队攻占了渤海岸边的大沽,逼近京津。这时,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穆拉维约夫率领哥萨克部队,声称要“助华防英”,在两艘炮舰护送下来到瑷珲城内与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谈判,要求废止中俄《尼布楚条约》对两国边界的规定。奕山最终屈服,于28日与穆拉维约夫签订了《瑷珲条约》。《瑷珲条约》条约签订后,俄国将瑷珲北岸的海兰泡改名为“报喜城”(即布拉戈维申斯克)以庆祝条约成功签订。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特颁嘉奖,以表扬“签约有功”的尼古拉·穆拉维约夫,同时晋封他为阿穆尔斯基伯爵(即黑龙江伯爵)。中国方面认为该条约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一改不承认任何不平等条约的立场,首先申明中俄之间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都是合法有效的,并且中方会作为清廷及民国的继任者严格遵守,所谓谈判持续了半年时间后结束。俄方则声称俄国在该条约中收复了在《尼布楚条约》被中国领走的失地。现时中俄两国已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确定疆界。
相关
- 过劳死过劳死(日语:過労死),源自日语 ,是一种职业性的突然死亡,因工作过度(过劳)致积劳成疾而死。其原因为由压力引起的心脏病发作,或是长期疲倦所导致的中风致死。第一宗有纪录的过劳死个
- 雪茄雪茄(英文:Cigar),属于香烟的一类,由干燥及经过发酵的烟草卷成的香烟,吸食时把其中一端点燃,然后在另一端用口吸咄产生烟雾。雪茄的烟草的主要生产国是巴西、喀麦隆、古巴、多米尼
- 官能基官能团(英语:Functional group),是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原子和原子团。根据所含π键的不同,不同的烃基官能团具有不同的性质。卤代烃中含有碳-卤素键,键能随卤素不同而有变
- 法兰西王国法兰西王国(法语:Royaume de France)为西欧法国的一个君主制国家,存在时间为987年至1792年,并在1814年至1815年及1815年至1848年间复辟。987年,法兰西公爵雨果·卡佩被贵族推举为
- 内出血内出血(Apoplexy)是指在器官内部的出血以及其伴随的症状,例如卵巢内出血(英语:Ovarian apoplexy)是指卵巢中出血的症状。Apoplexy一词以前曾用来表示中风。不过现代一般会区分内出
- 科技史技术史记录了人类各种技术革新和重大发明的历史。人类发明的各种新技术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自然和宇宙,使人类生活的更为方便和舒适,技术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也是
- 炭疽乐团炭疽乐团(英语:Anthrax)是美国的鞭击金属乐团,1981年由节奏吉他手史考特·伊恩(英语:Scott Ian)与贝斯手丹·利尔克(英语:Dan Lilker)成立于纽约市。炭疽是鞭击金属的领导乐团之一,他们
- 水蜜桃桃(学名:Prunus persica)是蔷薇科李属一种,花可以观赏,果实多汁,作为水果,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头等,核仁也可以食用。果肉有白色和黄色的,一般在亚洲最受欢迎的品种多为白色果肉,香甜
- 明世宗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或称嘉靖帝,明朝第11位皇帝,庙号世宗,年号嘉靖,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无嗣,内阁首辅杨廷和立朱厚熜入继大统,即明世宗。谥号“钦天履
- 笔谈笔谈(日语:筆談,韩语:필담,越南语:Bút đàm),是指人们在面对面的情况下不使用口头语言(对话、交谈)而是通过互相书面书写或键盘输入文字(书面语言)的方式,来传达彼此意思的沟通行为,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