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溪事件

✍ dations ◷ 2025-09-30 16:57:17 #麻豆溪事件
麻豆社事件,又称麻豆溪事件、麻豆事件、麻豆事件,发生于1629年,台湾荷西殖民时期的西拉雅族和大武垅族麻豆社原住民,因不满荷兰台湾长官的统治,双方发生战争。麻豆社最终失败,签定《麻豆协约》。1629年,第三任台湾长官彼得·纳茨派遣63名荷兰士兵深入麻豆社搜捕“汉人海盗”,但社中原住民由于对荷兰殖民者杀害他们同胞、要求献地,并且强迫当地青少年服劳役早有不满,但又不得不屈服于荷兰殖民者的武力,因此原住民一边假装协助,但另一方面却运用对当地地理的认识,使荷兰士兵毫无所获。一日黄昏,63名荷兰士兵结束搜索行动,归途时经过麻豆溪,陪伴搜索的原住民便替士兵们拿枪,并背着他们帮助渡河,荷兵不疑有他,到了半途,所有的原住民忽然蹲下,将身上的荷兵推入河中,并顺势将他们强压吃水,当时荷兰人平均身高只有160~165公分,远不如营养好的麻豆社人,荷兰士兵全数遭溺死。长官彼得·纳茨闻此惨剧大为震怒,但因滨田弥兵卫事件缠身,因而耽搁下来。及至普特曼斯继任之后,由于先前的料罗湾海战失利,又遭海盗刘香袭击热兰遮城,遂于麻豆溪事件发生后六年的1635年展开报复,11月23日,普特曼斯亲率500名荷兰士兵分成七队及500名新港社 原住民攻打麻豆社,在普特曼斯的命令下,荷兰士兵见人就杀,第一天杀死麻豆社原住民26名。普特曼斯并下命令烧毁所有住家,房子全毁;谓之麻豆社之役。及至12月18日,麻豆社终于向荷兰人投降,并签订《麻豆协约》表示他们愿完全接受荷兰政府统治 。之后荷兰人借由此次军事行动,东征西讨,最后迫使萧垅社(今佳里区)、大目降(今新化区)、目加溜湾(今善化区)、哆啰国(今东山区)和小琉球等社投降。但直至台湾荷西殖民时期末期,台南平原境内的原住民仍未完全顺服。

相关

  • 4s12,8,8,1蒸气压第一:418.8 kJ·mol−1 第二:3052 kJ·mol−1 第三:4420 kJ·mol−1 (主条目:钾的同位素钾(拉丁语:Kalium,化学符号:K)是原子序数为19的化学元素。最早于植物的灰烬
  • 脓疡脓疡(拉丁语:abscessus; 德语:Abszess; 法语:Abcès; 英语:Abscess)又称作脓疮、脓肿。指的是在身体组织中蓄积的脓。接近体表的脓疡会有红、肿、热、痛等症状,触诊病灶时感觉其内
  • 生成文法在理论语言学中,生成文法(英语:generative grammar)是一种尝试接近语法学(英语:Syntax)的方式 。生成文法尝试给出一套规则,其能正确的预测,在一个语言中,什么样的词汇组合能成为正确
  • 都灵王宫都灵王宫(Palazzo Reale)位于意大利北部城市都灵,是萨伏依王朝的王宫,却是在17世纪为法国的克丽丝丁玛丽夫人而建。1997年作为萨伏依王室居所的一部分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从12世
  • 四甲基哌啶锂四甲基哌啶锂(Lithium tetramethylpiperidide),其缩写为LiTMP或LTMP,也称为harpoon碱,是分子式为C9H18LiN的化合物,四甲基哌啶锂是一种非亲核碱,在pKa及位阻效应上都和二(三甲基硅
  • 耶和华见证人系列的一部分耶和华见证人分裂团体(英语:Jehovah's_Witnesses_splinter_groups)出版发行:纽约守望台圣经书社耶和华见证人(曾称“圣经研究者”)是19世纪后半期从圣经研究运动中兴
  • 科布伦茨科布伦茨,依粤语又译高本斯(Koblenz,源于拉丁语Confluentes,汇流的意思)。林献堂旧译科不林士,是德国重要的观光都市。位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摩泽尔河与莱因河交汇处。两河汇
  • 国防大学政治作战学院国防大学政治作战学院(英语:Fu Hsing Kang College,缩写:FHK),前身为“政工干部学校”(简称“政工干校”)、“政治作战学校”(简称“政战学校”、“政校”),是位于台湾台北市的军事学校
  • 李日华明人绘《李日华像》,南京博物院藏李日华(1565年-1635年),字君实,一字九疑,号竹懒、痴居士,浙江嘉兴人。晚明官员,书画家、鉴赏家。李日华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幼时聪敏,其父“
  • 塔塔尔语鞑靼语(鞑靼语:татарча)又称塔塔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是鞑靼斯坦地区使用的语言。鞑靼语本来用阿拉伯字母,斯大林时期改用西里尔字母,2001年鞑靼斯坦共和国政府决定改用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