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科

✍ dations ◷ 2025-10-09 01:05:05 #棕榈科
棕榈科(学名:Arecaceae)又称槟榔科,棕榈目下的一个科。目前已知棕榈科下有202属,大约2,800余种。本科植物一般是单干直立,不分枝,一般为乔木,也有不少是灌木或藤本植物(如省藤属)。叶子极大互生,簇生于树干顶部,但在藤本中散生,全缘、掌状或羽状分裂的大叶。花小,通常为淡绿色,两性或单性,排成圆锥花序或穗状花序,多少为一至多枚大而呈鞘状的苞片所包围,花被6裂2列,裂片离生或合生,雄蕊通常6枚,子房上位,一般有1-3室,每室有胚珠一枚。是单子叶植物中唯一具有乔木习性,有宽阔的叶片和发达的维管束的植物类群。本科植物绝大部分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以热带美洲和热带亚洲为分布中心,具有经济价值的主要有椰子、槟榔、棕榈、枣椰等。枣椰树的果实就是中国俗称的“伊拉克蜜枣”,有时在英文中将中国的枣(jujube)也混称为椰枣(date)。油棕的果实可以榨油,棕榈油是一种食用油,其花汁可以制作饮料。蒲葵的大叶可以制作大蒲扇、葵笠,麒麟竭的树脂可以做药用的“血竭”,棕榈的棕衣可以制造绳索、床垫等。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大约有22属60余种。从美洲引进的王棕和澳大利亚引进的假槟榔都是南方常见的行道树和庭院栽培树。亚洲东南亚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棕榈科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多须草科是本科的姐妹群,两者同属棕榈目。棕榈目与单子叶植物各演化支的亲缘关系如下: .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border-spacing:0;margin:0;font-size:100%;line-height:100%;border-collapse:separate;width:auto}.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able.clade{width:100%}.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border:0;padding:0;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abel{width:0.8em;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bottom;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slabel{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top;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bar{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left;padding:0 0.5em}.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border:0;padding:0;text-align:left;vertical-align:middle}.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R{border:0;padding:0;text-align:right}鸭跖草目 Commelinales姜目 Zingiberales禾本目 Poales棕榈目 Arecales天门冬目 Asparagales百合目 Liliales薯蓣目 Dioscoreales露兜树目 Pandanales无叶莲目 Petrosaviales泽泻目 Alismatales菖蒲目 Acorales棕榈科已知超过200个属,基本上可以归类于五个亚科,棕榈科各亚科的亲缘关系如下(节点有“*”标志的分支表示其自助法支持率介于50-80%之间,无标志者为80%以上):槟榔亚科 Arecoideae蜡椰亚科 Ceroxyloideae贝叶棕亚科 Coryphoideae水椰亚科 Nypoideae省藤亚科 Calamoideae共202属,例如:

相关

  • 老年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老年医学(英语:Geriatrics)是医学的一个
  • 黑粉菌见内文黑粉菌目(学名:Ustilaginales)是担子菌门黑粉菌纲下的一目。该目真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可引起多种植物的黑粉病。另有少数黑粉菌的菌瘿可食用,如原产自墨西哥的玉米蘑菇(
  • 药物戒断药物戒断(英语:drug withdrawal),一种因为停止药物治疗,或停止娱乐性药物、烟草、酒精的服用,而产生的综合症(symptoms)。在产生物质依赖的现象后,突然停止服用药物,在12至48小时内就
  • 连接号؋ ​₳ ​ ฿ ​₿ ​ ₵ ​¢ ​₡ ​₢(英语:Brazilian cruzeiro) ​ $ ​₫ ​₯ ​֏ ​ ₠ ​€ ​ ƒ(英语:Florin sign) ​₣ ​ ₲ ​ ₴(英语:Hryvnia sign) ​ ₭ ​ ₺
  • 戴维·朗伊戴维·罗素·朗伊,ONZ,CH(英语:David Russell Lange,1942年8月4日-2005年8月13日),作为第三十二任新西兰总理(1984年-1989年)领导了新西兰的第四届工党政府。在他主持政府期间,大规模的
  • Embryology at UNC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简写UNC),是一所男女同校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该大学是北卡罗来纳大学系统最
  • 苯甲醇苯甲醇(分子式:C6H5CH2OH)也称苄醇,是最简单的含有苯基的脂肪醇,可以看作是羟甲基取代的苯,或苯基取代的甲醇。它是有微弱芳香气味的无色透明黏稠液体,有极性,低毒,蒸汽压低,因此用作
  • 震br /旦br /纪埃迪卡拉纪(英语:Ediacaran),又称艾迪卡拉纪、震旦纪、文德纪,是元古宙最后的一段时期。一般指6.35-5.41亿年前。学者曾用这个名字指称不同阶段,直到2004年5月13日,国际地质科学联
  • 弗兰克·阿尔伯特·科顿弗兰克·阿尔伯特·科顿(英语:Frank Albert Cotton,1930年4月9日-2007年2月20日),曾任W·T·达赫迪-韦尔奇基金会主席、德州农工大学特聘教授。科顿因对过渡金属的研究而知名。他
  • 拉尔夫·阿尔菲拉尔夫·艾舍尔·阿尔菲(英语:Ralph Asher Alpher,1921年2月3日-2007年8月12日),美国犹太裔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阿尔菲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了极高的天分。阿尔菲在乔治·华盛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