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艾滋病毒抗体测试
✍ dations ◷ 2025-10-07 16:54:51 #艾滋病毒抗体测试
HIV检测,指检测人体是否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做为输血、器官移植前的检查和艾滋病的诊断、治疗及追踪。HIV检测是侦测血浆、血清、唾液、干血点或尿液等人体体液之中的抗体、抗原或是RNA。空窗期:从被HIV感染之后到可以检测出病毒所需之时间。使用抗体检测之方式平均之空窗期为22天。使用抗原检测方法则可缩减空窗期至16天,而使用核酸检测法(NAT)则可使空窗期减至12天。而一个医学检测的效果通常使用以下术语描述:所有的诊断检查都有局限性,有时候,它们可能会产生错误或有疑问的结果。非特异性反应、高伽玛球蛋白血症或存在针对其他病原体而类似HIV病毒抗原的抗体可能产生假阳性结果。自体免疫性疾病,如全身性红斑狼疮 ,也可能造成假阳性的结果。被选为筛选捐赠血液或组织的HIV测试必须对于其中不存在HIV提供足够高的信心(也就是要能提供高灵敏度)。在西方国家,血库会一起并用抗体、抗原及核酸之测试。世界卫生组织预估在2000年时,全世界因不当的血液筛选造成了一百万新的HIV感染病例。在美国,大部分的捐赠血液使用酵素免疫分析法(ELISA)和核酸测试来筛选HIV-1和HIV-2的存在。这一些检验也和一些细心的捐赠者筛选一并进行。在2001年时,在美国因每次输血感染HIV的风险约为2千5百万分之一。用在诊断特定某一人是否感染HIV时之检测会同时需要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美国,为达到此一目标,HIV检测使用了一种算法来结合两种HIV抗体测试。如果在一开始使用一种以ELISA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发现到了HIV抗体,再来使用西方墨点法做第二次检测以检验和该抗体结合之抗原的分子量大小。此种结合方法可以提供较高的准确度(详下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及世界卫生组织对于HIV筛选的政策声明为,对于进行HIV检测的人,必须立足于一个人权的原则下以尊重医学伦理。根据这些原则,进行HIV检测的人必须要:检测目标为HIV抗体,依据厂牌,其结果在数分钟至1 小时内会有报告呈现,但是只
能作为筛检的工具,即使快速筛检阳性,后续仍有赖西方墨点法来确认是否感染HIV。这个时期是艾滋病毒隐匿的时期西方墨点(West Blot Test,简称WB ):是做为确定感染HIV的试验。当血液筛检呈阳性时,须再做WB试验,如果WB也是阳性时,则大致可以确定是感染HIV。(皆为英文)(皆为英文)
相关
- 红外线红外线(Infrared,简称IR)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在760奈米(nm)至1毫米(mm)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对应频率约是在430 THz到300 GHz的范围内。室温下物体
- 网团菌门网团菌门(Dictyoglomi)是一类细菌,只包含一个属,即网团菌属(Dictyoglomus)。它是极端嗜热菌,营化能有机营养,即利用有机物获得能量。这种生物可以制造木聚糖酶,将木聚糖(xylan)分解成木
- 变性变性人又称换性、性转者(英语:Transsexual),其经历性别认同与其出生时的指定性别不一致或没有文化的相关性,并希望身体永久转变为符合他们的性别认同,通常寻求医疗援助(包括激素替
- 埃莉诺·罗斯福安娜·埃莉诺·罗斯福(英语:Anna Eleanor Roosevelt,/ˈɛlᵻnɔːr ˈroʊzəvɛlt/,1884年10月11日-1962年11月7日)是一位美国政治人物。第32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
- 淋球菌/淋菌淋球菌(学名:Neisseria gonorrhoeae,奈瑟氏球菌)又称淋病双球菌(“淋”,拼音:lìn)、淋病奈瑟菌,是导致淋病的病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同属于奈瑟菌属,是革兰氏阴性菌一个属种。球菌是需
- 良性前列腺增生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英语: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缩写BPH),俗称前列腺肥大症或前列腺肥大,以前列腺中叶增生为实质改变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属于男性常见的
- 微孢子虫门微孢子虫(学名:Microsporidia)为罗兹菌门下的一纲。它是由孢子形成的单细胞寄生虫。目前多于一百万种微孢子虫中的1500种版命名。微孢子虫只能寄生于动物宿主。大部分的动物物
- 甲醇中毒甲醇中毒是摄取甲醇造成的中毒。症状包括意识状态改变(英语:Altered level of consciousness)、协调能力差、呕吐、腹痛、呼吸有特别的气味,在暴露后十二小时就可能会有视力减退
- 解离性身份疾患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或多重人格,是心理疾病的一种,常与精神分裂症搞混,较早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版本将其命名为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后来
- 喷嚏喷嚏,又称喷嚏反射,是一种人和动物的生理反射行为。反射的感受器在鼻黏膜,由三叉神经传导到脑部。打喷嚏前,鼻子变得发酸、发痒。过程一般为急促吸气,张嘴,然后高速(可达每小时50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