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星经

✍ dations ◷ 2025-07-20 11:30:20 #中国失传典籍,星表,中国天文史,先秦典籍

原名《天文》,西汉以后被尊称为《石氏星经》。由战国时期魏国天文学家、占星家石申所著,共八卷,原著已失传。

《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中引有《石氏星经》中有关五星运动、交食、恒星等方面的一些片断,并且在唐代天文学家瞿昙悉达编撰的《大唐开元占经》(又称《开元占经》)中有大量节录。于宋代王应麟作《汉书艺文志考证》之中,首都被收录于艺文志。

《开元占经》中保存下来的石申著作的部分内容中,最重要的是标注为“石氏曰”的121颗恒星的坐标位置,是世界上最第二古老的星表,晚于巴比伦星表,早于希腊天文学家伊巴谷测编的欧洲第一个恒星表大约一百多年。现代天文学家根据对不同时代天象的计算来验证,并根据这些坐标考虑岁差的影响加以推算,证明大部分坐标值确系战国时期所测。

三国吴国太史令陈卓总合石氏、甘氏和殷商天文学家巫咸三家星图,整理出了一份标准的恒星表,并绘制了一套标准星图,以各种形式流传下来,其中,敦煌莫高窟发现的档号P2512一卷唐初写本中的三家星经最为著名。陈卓整合三家星官之后,出现了综合三家星宫的占星著作,其中有一部重要著作称为《星经》,又称为《通占大象历星经》,曾收入《道藏》,在宋代称《甘石星经》。

相关

  • 弗雷德里克·图尔特弗雷德里克·威廉·图尔特 FRS(Frederick William Twort,1877年–1950年)是一位英格兰细菌学家,他在1915年发现了噬菌体。 他曾在圣托马斯医院研究医学,是布朗动物研究所(Brown In
  • 超常现象超常现象(英语:Paranormal),又称灵异现象,是指与科学和常识相互矛盾的现象。因为超常现象无法用已存在的逻辑架构、或普遍被接受的现实知识来解释。这些真实性并未确定的现象,通常
  • 基因型基因型(英语:Genotype)指的是一个生物体内的DNA所包含的基因,也就是说该生物的细胞内所包含的、它所特有的那组基因。基因型这个概念是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威廉·约翰森引入的。
  • 下颌骨下颌骨又称下颚骨,是最大,最强的颜面骨,也是颅骨中唯一可以动的骨头,与上颌骨形成口腔。侧视图。前视图。下颌骨下颌骨外部侧视图。下颌骨内部侧视图。
  • 埃曼努埃莱·菲利贝托埃曼努埃莱·菲利贝托·维托里奥·欧亨尼奥·阿尔贝托·热那亚·朱塞佩·玛利亚(Emanuele Filiberto Vittorio Eugenio Alberto Genova Guiseppe Maria,1869年1月13日-1931年7
  • 自旋1/2在量子物理中,自旋 1 2 {\displaystyle {\frac {1}{2}}} 表示一粒子
  • 朱国祯朱国祯(1557年-1632年),字文宁,号平极,斋号虬庵、涌幢亭。浙江乌程(今湖州)人。明朝内阁首辅。生于湖州乌程县南浔镇居马家港河东,万历十六年(1588年)举人,为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进士
  • 主体史学主体史学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主体思想影响下的历史观。主要倡导者有黄长烨等。自50年代提出主体史学这一命题以来,朝鲜史学家们开始以新的观点分析和解释历史文献,在许
  • 林安泰古厝坐标:25°04′21″N 121°31′49″E / 25.072383°N 121.5303498°E / 25.072383; 121.5303498林安泰古厝,又名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馆,原名安泰厝,现位于台湾台北市滨江公园旁。
  • 黄祸论“黄祸”(英语:Yellow Peril)俗称“黄祸论”,是欧洲殖民帝国与美国对亚洲民族,尤其是对中国与日本具有批判性的代表用语。该词盛行自著名版画“欧洲各民族,保卫你们的信仰和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