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

✍ dations ◷ 2025-07-03 20:25:20 #一叶知秋

一叶知秋是一句源自中国古诗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察言观色、善于洞察事物变化的人或者一丝微小的迹象能够预示大事的发生。这句成语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广泛运用于文学、艺术和生活中。

“一叶知秋”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的《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词:“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古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天霜拂秋草,客心伤此时。故园松柏犹,夜泊牛渚愁。闻道黄州遥,无因寄托书。一叶知秋近,衰华逐月新。”

这句词中“一叶知秋”一语,表达了诗人对戍客辛酸遭遇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他对战乱时局的深切忧虑。这句成语所蕴含的意境,揭示了人们对微小迹象的敏感洞察,以及对未来的深思和担忧。

“一叶知秋”这个成语被广泛运用于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中,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符号之一。许多文人墨客在诗词、文章和绘画中均有运用,以此来表现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的洞察与领悟。

在诗词中,“一叶知秋”常被用来描写诗人对时局的敏感感知和对未来的担忧,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人生沉思的深刻。在绘画中,“一叶知秋”则常被用来表现画家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变化的把握,体现了中国画家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敏锐的感知能力。

除了文学和艺术领域,"一叶知秋" 这个成语也常常被人们引用于生活中,用以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细微迹象能够预示大的变化。例如,当一个人敏锐地察觉到环境的变化,并因此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就可以说他“一叶知秋”。

在工作和生活中,这种洞察力和敏感性往往能够让人更好地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因此,“一叶知秋”成为了人们赞美智慧和敏感的一种方式。

“一叶知秋”这个成语是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智慧。它不仅在文学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和思考方式。相信在未来,这句成语将继续在中国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传承并发扬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内涵。

相关

  • 楔骨楔骨(cuneiform),跗骨之一,共有三块:楔骨位于足舟骨(英语:Navicular bone)、第一跖骨、第二跖骨、第三跖骨之间。三个楔骨彼此侧面相连,外侧接的是骰骨(英语:cuboid bone)。楔骨共有三块
  • 胜野洋胜野洋(日语:勝野 洋/かつの ひろし ,1949年7月27日-),本名胜野六洋,日本的电视剧、电影、舞台剧演员。出生于熊本县阿苏郡,毕业于青山学院大学。胜野的首次亮相是在1974年电视连续
  • 中央咖啡馆中央咖啡馆(Café Central)是维也纳的一座咖啡馆,位于内城区的Herrengasse 14号,过去的银行和证券市场大楼(),今天以其建筑师费尔斯特(Heinrich von Ferstel)命名为费尔斯特宫()。这座
  • 邾瑢邾瑢(1934年11月-2020年8月9日),原名邾鼎瑢,笔名晓珠,男,安徽无为人,中国文学评论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小说学会理事。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历任二野军政大学文艺新闻大队队员、政治部文工队队员、西南军区文工团团员等职。1956年进入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195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中文系教师、中文系副主任、教授。1979年参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创建工作,历任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常务副秘书长、副
  • 凹叶柃木畸节蜱凹叶柃木畸节蜱(学名:)为节蜱科畸节蜱属下的一个种。
  • 达马尔坦昂戈埃勒达马尔坦昂戈埃勒(法语:Dammartin-en-Goële,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
  • 奎俊奎俊(1841年?-1916年9月2日),字乐峰,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清末高级官员。历任花翎,工部屯田司郎中。光绪五年任福建延建邵道,三品衔。光绪十四年(1888年),奎俊任福建兴泉永道,不久升任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署)。光绪十五年(1889年),奎俊任山西布政使,1891年奎俊升任山西巡抚,1892年,奎俊任江苏巡抚。光绪二十年-光绪二十一年兼管江南织造、龙江西新关税务监督。光绪二十一年陕西巡抚。光绪二十三年署江苏巡抚。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二十八年,奎俊任四川总督。光绪二十六年(19
  • 第五代里士满公爵查尔斯·戈登-伦诺克斯查尔斯·戈登-伦诺克斯(英语:,1791年8月3日—1860年10月21日),第五代里士满公爵,1830年至1834年担任英国邮政总长(英语:Postmaster General of the United Kingdom)。1817年,查尔斯与安格尔西侯爵亨利·佩吉特的女儿卡罗琳·佩吉特(Caroline Paget)结婚,两人共有4子3女:
  • 人格主义人格主义(英语:Personalism)是强调人类个体重要性的一个哲学流派。对人格主义的诠释有诸多不同版本,因此很难界定人格主义具体属于哲学还是神学运动。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在1799年发表的著作中首次提到了“人格主义”(德语:Personalismus)一词。不过,世界各地哲学先驱曾多少涉及到过人格主义的相关探讨中。学者林来梵认为,德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保护个人的尊严,即是“人格主义”的体现。
  • 1963年1月25日日食1963年1月25日日食是一次日环食,发生于协调世界时1963年1月25日。新月当天(即朔日),地球上观测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离极小,此时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点附近,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线,则会出现日食。月球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但距地球较远,本影未能接触地表,而使伪本影覆盖的区域内看到月球的角直径小于太阳,就形成日环食,同时在伪本影两侧数千公里的半影范围内形成日偏食。此次日环食经过了智利、阿根廷、南非、巴苏陀兰、马尔加什,日偏食则覆盖了南美洲中南部、非洲中南部、南极洲的大部分地区。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