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反应

✍ dations ◷ 2025-10-02 16:07:03 #加成反应,碳-碳键形成反应,人名反应

Prins反应(Prins reaction)

醛或酮与烯烃或炔烃在酸催化下的缩合反应。

此反应可用于制取二�烷(与过量甲醛、低温)、1,3-二醇(与甲醛、水和质子酸)、烯丙醇(无水情况下失水)、氯代醇(与氯离子)和酯(与乙酸)等化合物。其中关键性的中间体是质子化的羰基化合物对烯烃的亲电加成所生成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1919年,荷兰化学家 Hendrik Jacobus Prins 报道了以苯乙烯(下图)、蒎烯、莰烯、丁香酚、异黄樟素和茴香脑为原料的 Prins 反应。

1937年,有人研究了利用甲醛与异丁烯的 Prins 反应并失水以制取异戊二烯(作为合成橡胶原料)的反应。

质子化的羰基化合物——氧�离子作为亲电试剂与烯烃发生亲电加成,生成关键性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4),它受到分子内羟基氧的邻基参与作用而得到稳定。

该碳正离子接下来有多种转化方式,而这也是反应产物多样性的来源。

1、卤代 Prins 反应:用路易斯酸(如四氯化锡或三溴化硼)代替质子酸和水,以卤离子作为亲核试剂捕获反应中的碳正离子中间体,得到卤代醇。

例如,某些烯丙基胡薄荷酮在路易斯酸催化下在二氯甲烷中发生环化,可用于构建十氢萘环系。以四氯化钛催化在−78°C环化,可生成三氯化钛-烷氧负离子中间体并发生氯离子与碳正离子的同面捕获,从而以高非对映选择性(91% )得到顺式产物。相反,以四氯化锡催化于室温下环化,则主要(98% )生成反式产物。

2、串联 Prins-嚬哪醇重排:二甲缩醛(掩蔽的羰基化合物)与三异丙基硅基醚(掩蔽的醇)在四氯化锡催化之下产生的 Prins 产物再发生 pinacol 重排,用于构建五元环化合物(以及螺环化合物)。

1、用于 的全合成:

相关

  • bspan style=color:yellow;④/span/b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1年估计家用电源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4年估计立国历史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Kuzey Kıbrıs Türk Cumhuriyeti,缩写为KKTC) 通
  • 威廉姆斯学院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是一所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威廉姆斯镇的私立文理学院,为全美排名最佳的文理大学之一,校友不乏政商名流。 学校于1793年建立。威廉姆斯学院与同位
  • DNA重组技术重组DN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脱氧核糖核酸。它是把一般不同时出现的DNA序列组合到一起而产生的。从遗传工程的观点来看重组DNA是把相关的DNA添加到已有生物的基因组中,比如细菌的
  • 磁极磁极可以指:
  • 搜寻来自近地外智慧生命群落的无线电波计划搜寻来自近地外智慧生命群落的无线电波计划(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Radio Emissions from Nearby Developed Intelligent Populations,缩写SERENDIP) 是一个搜索地外生命
  • 行车安全防卫驾驶(Defensive driving)是一种安全驾驶车辆的技能,机动车辆操作安全实施规程(Safe Practices for Motor Vehicle Operations, ANSI/ASSE Z15.1)定义防卫驾驶为:“在无法控制
  • 内政部地政司内政部地政司(简称地政司)是中华民国内政部下属机关。编制有13科室及2任务编组(卫星测量中心、台湾电子航行图中心)
  • 高尚荫高尚荫(1909年3月3日-1989年4月24日),浙江嘉善人,中国病毒学家。出身在一个书香世家,其父是一位能接受新思想的学者,曾在家乡创立陶庄学校。高尚荫有兄姐三人,他是幼子;1916年,高尚荫
  • 南蛮贸易南蛮贸易是安土桃山时代(西元十六世纪中期至十七世纪初期)日本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商人之间实行的贸易。“南蛮”在中古(“中世”)至近代以前的日本用以指称东南亚地区,并引申用
  • 长州长州藩(日语:長州藩/ちょうしゅうはん Chōshū han */?),历史可溯至日本江户幕府时期,位于日本本州最西(当时的周防国和长门国)。藩主是外样大名・毛利氏。藩厅设在萩城(现山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