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蚊拍

✍ dations ◷ 2025-07-14 15:34:57 #电蚊拍

电蚊拍,又称电子灭蚊拍、电子捕蚊拍,是一种外型酷似网球拍或羽毛球拍的灭蚊器具。最早的电蚊拍原型是由台湾发明家徐鸿志于1988年发明,并于1988年8月30日申请专利,随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发明家干汉成于1991年在中国大陆申请专利。此后,各种改进的型号和品牌不断涌现,至今已有多种更为注重安全性或更加高效的电蚊拍可以使用。1996年,台湾人 Tsao-i Shih 在美国专利局注册电蚊拍(#5,519,963)。

通过一个升压电路来将两金属网之间电压升高到2000伏特以上(空气击穿电压约为5kV/cm),并储存在电容器中。当有导体时 会产生电子游离使空气的电阻降低,电流会流向最短路径,使得储存高压电的电容放电,产生电火花,击晕或击毙蚊虫。

启动电蚊拍电源控制电路后,于该捕捉部构成一高压静电磁场以吸附捕捉蚊虫者,以达到歼灭蚊虫的效果。

1986年左右,徐鸿志是一间五金加工厂的老板。因为需要频繁的清理工厂周边的杂草,所以饱受草丛内蚊子的叮咬。为此,让徐鸿志萌发一个念头:要是能有一种工具可以快捷的灭蚊就好了。最初带给徐鸿志启发的是狗尾草,因为他发现狗尾草密集的绒毛会把蚊子困住,被困的蚊子因此死掉。所以,徐鸿志首先尝试将类似狗尾草的绒毛装在羽毛球拍子上来捕蚊。虽然加了绒毛的球拍有点效果,但是还不够理想,更主要的是,合适的绒毛也难以量产。

绒毛的方案被否定后,徐鸿志想到了给球拍换上电网。在工程师朋友的帮助下,第一支电蚊拍的雏形诞生了,效果非常好。徐鸿志将设计方案注册了专利,但是因为许多因素,徐鸿志发明的电蚊拍并没有量产上市。而真正商品化的第一支电蚊拍,后来在泰国出现。不过,以羽毛球拍为造型的设计因此被定义了下来。今天,电蚊拍的造型无论怎样变化,也大多不脱离原专利公报上的圆框长相。

相关

  • 连续稀释连续稀释 (serial dilution)逐步在溶液中稀释样品,在每次稀释中样品及溶剂的比例相同,可产生呈几何级数的稀释浓度。连续10倍稀释称为对数稀释,连续100.5倍稀释则称为半对数稀释
  • 沈妙容沈妙容(?-?),南朝陈文帝陈蒨的皇后。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人,父亲是南梁安前中录事参军沈法深,母亲高氏。哥哥沈钦(503年—569年)随文帝征伐,以功累迁至贞威将军。南梁大同年间,十几岁的
  • 白雨白雨(20世纪5月20日-),中国女演员,籍贯为黑龙江,在影视剧主要出演一些配角。
  • 勒普什乡坐标:47°29′44″N 24°0′25″E / 47.49556°N 24.00694°E / 47.49556; 24.00694勒普什乡(罗马尼亚语:Comuna Lăpuș, Maramureș),是罗马尼亚的乡份,位于该国西北部,由马拉穆
  • 周锐周锐可以指:
  • 横冲直撞大逃亡《横冲直撞大逃亡》(英语:)是一部于1974年上映的美国犯罪剧情电影,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并由贺尔·巴伍德与马修·罗宾斯(英语:Matthew Robbins (screenwriter))编剧。该片同时
  • 关于猪笼草属《关于猪笼草属》(Over het geslacht )是由彼得·威廉·科塔尔斯所著的关于猪笼草属植物的专著。其在1839年发表于康拉德·雅各·特明克的《荷兰海外属地自然历史纪要》()中。学
  • 约安尼斯·科莱提斯爱奥尼斯·科莱提斯(希腊语:Ἰωάννης Κωλέττης,1773年-1847年),是一位医生兼政治家,在希腊独立战争时期扮演无与伦比的外交要角,在希腊王国担任过两次首相,一生最重要
  • 喀里多尼亚岛喀里多尼亚岛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岛屿。它是五群岛中的一个岛屿,位于西班牙港的西面。
  • CLANNADClannad游戏图标《CLANNAD》(日语:クラナド)是日本游戏品牌Key制作的恋爱冒险游戏,于2004年4月28日在Windows平台发行。《CLANNAD》是继《Kanon》、《AIR》后,Key的第三部作品。本作后来被移植到PlayStation 2、PlayStation Portable、Xbox 360、PlayStation 3、PlayStation Vita、PlayStation 4和任天堂Switch平台。2019年10月,简体中文版本在Steam上发行。故事描写了少年少女的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