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可觉差

✍ dations ◷ 2025-10-08 05:09:30 #知觉,心理物理学

最小可觉差(英语:Just-noticeable difference,JND),为心理物理学(psychophysics)名词。代表人类或者是动物,对于某一特定的感官刺激所能察觉的最小改变。

对许多感受维度而言,最小可觉差为一个随原始输入增减的函数,最小可觉差与原始刺激的比值则约略为常数。若以物理单位表达,可写为:

I {\displaystyle I\!} 则是一个常数。此定律最早由Ernst Heinrich Weber(英语:Ernst Heinrich Weber),在进行“举重感知界限实验”时发现。由于理论比值(尚存有争议)之后被古斯塔夫·费希纳提出,因此这个定理常被称为韦伯-费希纳定理;至于常数则称为Weber constant。这个定理对于大部分的感官维度都适用,至少有不错的近似值,如对于光线的强度,或者是对声音的强度及音高。不过也存在例外,如对光的波长的感知能力。

Stanley Smith Stevens(英语:Stanley Smith Stevens)曾对此感官特性有所争论,认为此性质只适用于被他称为“量”(prothetic)的感官联集,此类型所接受到的刺激主要为强度或其他类比性的改变;对于“质”(metathetic)的感官联集,也就是感受力为质的变化的感官,则此定理不再适用。

最小可觉差是一个统计值(带有统计偏差)而非一标准值,在每次的试验中,对于同一个人的最小可觉差所得到的结果必定会有所浮动,因此要得到此值必须用大量的实验来决定界限。通常我们用一个人在50%的试验中能达到的辨识水准来表示此值,若使用其他比例,则通常会在形容时一并列出,如:75%最小可觉差。

现代心理物理学中,存在如信号察觉理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等,其指出我们观察到的最小可觉差即便经过统计处理后,仍然不是一个绝对量,而会随客观(环境)及主观(受测者)因素改变。

在分配重量以平衡杠杆的实验中,也可以观察到这个特性。

相关

  • 妊娠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简写成GDM)是指原先没有糖尿病症状的女性,在怀孕时出现高血糖的症状,妊娠糖尿病不一定会有明显症状,不过会增加妊娠毒血症、忧郁症的
  • 衣物服装(亦称为衣物、衣服、衣着)最广义的定义,除了指躯干与四肢的遮蔽物之外,还包括了手部(手套)、脚部(袜子、鞋子、凉鞋、靴子)与头部(帽子)的遮蔽物,以及延伸出来的服装配饰。几乎所有
  • 园田直园田直(そのだ すなお,1913年12月11日-1984年4月2日),日本政治家、外交家、陆军军人。出生于熊本县天草下岛。园田是熊本县议会议员的园田二三四的长子,中学毕业后进入大阪牙科专
  • 丹内尔·马洛伊丹内尔·马洛伊(Dannel Malloy;1955年7月21日-)是美国政治人物。现任康涅狄格州州长、美国民主党州长协会主席。丹内尔·马洛伊的党籍是民主党。他在踏入政坛之前是一位律师。
  • 四氟化硫四氟化硫,化学式为SF4。在标准环境下为无色具腐蚀性以及剧毒气体,接触水或潮湿环境会造成危险。尽管如此,四氟化硫仍用于有机合成,是制作碳氟化合物的常用试剂。四氟化硫水解会
  • 通恰伊·桑利通恰伊·桑利(土耳其语:Tuncay Şanlı,1982年1月16日-),通常称通恰伊(Tuncay),是一名土耳其足球运动员,担任前锋。通恰伊早年曾效力土耳其联赛强队费内巴切,赢过土耳其联赛冠军。2007
  • 教会 (电影)《教会》(英语:)是一部1986年的英国时代电影,表述18世纪天主教耶稣会赴南美传教的故事。编剧是罗伯特·鲍特(英语:Robert Bolt),导演是罗兰·佐夫(英语:Roland Joffé),主演罗伯特·德尼
  • 恩斯特·奥匹克恩斯特·尤利乌斯·奥匹克(或翻译为奥皮克,爱沙尼亚语:Ernst Julius Öpik,1893年10月23日-1985年9月10日)是知名的爱沙尼亚天文学家,其职业生涯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北爱尔兰的阿马天
  • 罗伯特·奥特曼罗伯特·奥特曼(Robert Altman,1925年2月20日-2006年11月20日)是一位美国电影及电视导演,曾经5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于2006年获得奥斯卡荣誉奖。知名的作品包括《陆军野战医院
  • 沙希·卡浦尔沙希·卡浦尔(印地语:शशि कपूर,英语:Shashi Kapoor,1938年3月18日-2017年12月4日)是一位印度宝莱坞演员、电影制作人和导演。他是印度著名电影演员普利特维拉·卡浦尔的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