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算命
✍ dations ◷ 2025-07-18 22:01:06 #算命
算命,或称命理学,是一种利用个人资讯,例如脸与手的纹路,出生八字、姓名笔划等配合术数来预测一个人的性格、能力、未来发展或判断命运吉凶福祸等的行为。算命很早就传播至东亚其他地区,成为汉字文化圈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算命并无科学依据,一项始于1958年、针对2000多名在英国伦敦一带出生且出生时间彼此只差几分钟的人做的长期追踪研究显示,这些人彼此间在性格、职业、智能、焦虑等级、各项技能的能力各方面的表现,皆不相似,而根据占星术的理论,这些人在这些方面应该彼此会非常相似;另外对于700多名占卜师的研究显示,尽管这些占卜师对自己的预测相当有自信,但他们的预测结果并不优于乱猜所得到的结果。“算命”是民间的俗称,学术上的专业称谓叫“周易预测”,研究算命的学术叫“易学”、也叫“术数”、“子平之术”、“青乌之术”。理论核心是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及八卦易经,理论系统较为复杂深奥。狭义的算命即是对人生辰八字的预测,广义的算命则包含八字算命、四柱预测、六柱预测、紫微斗数、面相手相、八卦六爻、奇门遁甲、地理风水等等。古代的占卜、筮法,均属于算命。算命,中国预测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起源有据可考可追溯到最早的伏羲氏,之后周文王演八卦,则算命开始逐步得以发展。但具体的发展过程比较漫长。每一代都有或多或少的贡献。算命是人们尝试趋吉避凶的一种形式,虽然算命并无科学依据,但研究显示人们在面对压力时会变得较为迷信,而民间多将算命用于各类未来事占测,如算算今年流年是否顺利等,因此可以说算命是一种与科学技术无法带来有利的结果时,人们求取心安及尝试掌控未来的一种手段。算命的方法有很多,这些方法又被称作为一门学科;唤命理学,亦入相术类。有学识的算命先生将算命与《五经》之一的《易经》联上关系。实际上,《周易》本身也被认为是一本最早的卜筮之书(明 许仲林《封神演义》第十一回 羑里城囚西伯侯:诗曰: 君虐臣奸国事非,如何信口泄天机。若非丹陛忠心谏,已见藁街血肉飞。 羑里七年沾化雨,伏羲八卦阐精微。从来世运归明主,漫道岐山日正辉。……且言姬昌一至羑里。教化大行,军民乐业,闲居无事,把伏羲八卦,反复推明,变成六十四卦,中分三百八十爻象,守分安居,全无怨主之心。后人有诗赞曰:七载艰难羑里城,卦爻一一变分明。)算命并无科学依据,如上所述,即使是同一地区同一时段出生的人,其性格与能力等也彼此不相似;而依据不同的算命方法及承传派别所得出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异,因为各种方法相比有不同的准确率与应期。而算命的方法和过程本身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复制的(如摇卦)。因此对于算命的结果,反对和存疑的人数不在肯定的人数之下。算命师与心理咨询师在某种程度上十分相似,工作性质上主要都是为他人解惑。然而,命理或者风水等玄学的传承在如今以唯物主义思想为主流的时代,显得有些“地下化”。真正学有所成者,实际为数不多。反而却涌现大量以此来诈骗钱财的不法之徒(俗称神棍),为华夏古文明再次蒙上了质疑的阴影。事实上,社会中假借民间信仰进行诈骗活动屡见不鲜。中国在民国初年,更加发展出江相派的诈骗集团,借人们的迷信命相和风水而籍词棍骗,诈骗者们往往假称自己泄漏天机,故无法或算不准自身,算不准他人时则往往质问他人,一旦找到缝隙,便借此开脱。因此,算命的结果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凡事均会因自己的选择而产生不同的变动。算命的历史相传始于战国时代的鬼谷子;另一相传源自唐代的李虚中,但化名为鬼谷子。想要算命的人,多会求助于某些对命理有钻研或是受人推崇者,中国古代称这类人物叫作“算命先生”。在西洋社会中的塔罗牌和星座占星也是一种算命方式。随着网络的发达,在网络上也可以经由输入自己的资料来得到算命的结果。常用来算命的方法包括:汉代人流行观察天象,用来推测国运和个人吉凶,并且出现了很多相关著作。这类著作叫做术数或数术。著名的有《汉书‧艺文志》内《数术略》,为七略之一,包括了110种著作,2558卷。
《数术略》又分为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类。
相关
- 卫生信息技术卫生信息技术(英语: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T)是指“卫生信息处理的应用,包括那些为通讯交流和决策制定而对医疗保健信息、数据和知识进行存储、获取、共享和使用时所
- 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管坏死(英语:Acute tubular necrosis,缩写ATN)为涉及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的医学病症。ATN伴随着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并且是AKI的最常见的病因之一。ATN
- 朗罕氏巨细胞朗罕氏巨细胞(英语:Langhans giant cells,又称Pirogov-Langhans cells,也译作:langhans巨细胞、朗汉斯细胞)是在肉芽肿组织下发现的一类多核巨细胞。它体积大,胞浆宽,着粉红色,胞核从
- 大湄公河次区域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英文: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缩写:GMS)是基于湄公河流域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包括的国家有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中国。大湄公河次区域
- 圣母无染原罪瞻礼日圣母无染原罪瞻礼(又名圣母无原罪始胎节、圣母无原罪日),是天主教节庆之一,日期是每年的12月8日,乃庆祝圣母玛利亚获得无原罪的恩赐的一个瞻礼。圣公宗并不承认圣母无染原罪,此日
- 乌呼鲁卫星乌呼鲁卫星(Uhuru),原名“X射线探测卫星”、“探险者42号”或“小型天文卫星1号”(SAS-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由美国于1970年12月12日在肯尼亚发射升空。发射当天正
- span class=chemf style=white-space:nowrap;Csub6/subH己烷,化学式C6H14,是烷烃中的第六个成员。己烷是常用的非极性具汽油味的有机溶剂,被广泛应用于色谱法中。正己烷作为良好的有机溶剂,被广泛使用在化工有机合成,机械设备表面清洗
- 景观艺术风景画是指主要描绘自然风景,例如山川江河等的画作。世界各地的风景画有着不同的特征,而传统上风景画主要分为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这两个部分,二者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
- 哈斯勒·惠特尼哈斯勒·惠特尼(英语:Hassler Whitney,1907年3月23日-1989年3月10日),美国数学家,专长为微分几何,早年研究图论。1982年沃尔夫数学奖得主。
- 玛纳斯Template:中华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玛纳斯》(柯尔克孜语:"Манас" дастаны)是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为全世界第二长的史诗,仅次于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长度超过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