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核反应
✍ dations ◷ 2025-10-02 15:26:24 #核反应
核反应(英语:Nuclear reaction)指的是某种微观粒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碰撞)时,使核的结构发生变化,形成新核,放出一个或几个粒子的过程;重核可以发生裂变。从原子物理学上来说,参与核反应碰撞的粒子数目可以超过两个,但因三个以上的粒子在同一时间在同一位置相撞的几率远低于两个粒子,因此实际上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出现。(从
E
=
m
c
2
{displaystyle mathrm {E} =mathrm {mc} ^{2}}
可换算能量与质量关系)任何核反应都遵从质能守恒、能量守恒、电荷守恒等守恒定律,但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历史上第一个人工核反应是由新西兰物理学家卢瑟福在1919年实验成功,他用α粒子撞击氮元素,产生了核反应:14N + α → 17O + H直至今日,透过利用加速器和原子核反应堆,已经实现上万种核反应,由此获得千余种放射性同位素和各种介子、超子、反质子、反中子等粒子。
相关
- 嗜极生物嗜极生物(英文:Extremophile),或者称作嗜极端菌,是可以(或者需要)在极端环境(英语:extreme environment)中生长繁殖的生物,通常为单细胞生物。与此相对的,在较为温和的环境中生活的生物,
- 无神论者的赌注对宗教的批评 · 自由思想反教权主义 · 反宗教虚构宗教无神论者的赌注,因迈克尔·马丁(英语:Michael Martin (philosopher))发表在他1990年出版的书《无神论:哲学的正信》中而
- 电子对电子对为位于同一分子轨道的一对不同自旋的电子。其概念由吉尔伯特·路易斯在1916年首次提出。电子为费米子,根据包立不相容原理,一原子中的电子不能有同一量子数。若电子要留
- 阿道司·赫胥黎奥尔德斯·伦纳德·赫胥黎(英语:Aldous Leonard Huxley,1894年7月26日-1963年11月22日),又译阿道司·赫胥黎,英格兰作家,属于著名的赫胥黎家族。祖父是著名生物学家、演化论支持者托
- 乔纳森·斯威夫特乔纳森·斯威夫特(英语:Jonathan Swift,1667年11月30日-1745年10月19日)英国-爱尔兰作家。他作为一名讽刺文学大师,以《格列佛游记》和《一只桶的故事》等作品闻名于世。根据历史
- 斯佳丽·奥哈拉凯蒂·斯佳丽·奥哈拉(英文:Katie Scarlett O'Hara),又译郝思嘉,是玛格丽特·米切尔1936年小说《飘》和1939年改编电影《乱世佳人》的女主角。她还是1970年音乐剧《斯佳丽》和199
- 航空自卫队航空自卫队(日语:航空自衛隊(こうくうじえいたい),英语:Japan Air Self-Defense Force),简称空自(JASDF),是日本自卫队的航空部队,全体武职人员称“航空自卫官”。由于受限到战后和平主
- 水语水语是壮侗语系侗台语族侗水语支的一种语言,为水族人所使用,目前这种语言有大约20多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三都水族自治县,此外,邻近的几个
- 光圈光圈(英语:Aperture),是照相机上用来控制镜头孔径大小的部件,以控制景深、镜头成像素质、以及和快门协同控制进光量。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不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可以通过在
- 液态氢液氢(LH2),也称液态氢,是由氢气经由降温而得到的液体。液态氢须要保存在非常低的温度下(大约在20.268开尔文,-252.8℃)。它通常被作为火箭发射的燃料。液态氢可做为储存氢气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