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猎龙
✍ dations ◷ 2025-09-30 16:54:57 #中国猎龙
中国猎龙属(属名:Sinovenator)是种兽脚亚目恐龙,属于伤齿龙科,生存于早白垩纪。中国猎龙的两个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的义县组下层的陆家屯,约1亿2500万年前的阿普第阶。模式种是张氏中国猎龙(S. changii),是由徐星、马克·诺雷尔、汪筱林、彼得·马克维奇、以及吴肖春等人在2002年根据一个部分骨骸所叙述。属名在拉丁文意为“中国的猎人”;种名是以中国古生物学家张弥曼为名。模式标本(编号IVPP 12615)是一个部分头骨、与关节脱落的骨骼。另一个标本(编号IVPP 12583)是一个不完整、关节仍连接的颅后骨骼。两个标本都存放于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2006年,徐星、马克·诺雷尔等人在热河群发现数百个化石,可能是属于中国猎龙。中国猎龙是种原始伤齿龙科,是该科目前年代最古老、最原始的物种;发现于美国莫里逊组的编号WDC DML 001标本,年代为启莫里阶,年代更古老,却更衍化,是个未叙述的伤齿龙科标本。科学家们发现它们与最原始的驰龙科、鸟翼类有共同特征,显示这三个近鸟类支系有相近亲缘关系。中国猎龙的体型类似鸡的大小。
相关
- 中耳中耳是耳的一个解剖结构,在层次上位于外耳和内耳之间。中耳的主要结构是鼓膜eardrum(亦称“耳膜”)和听骨链ossicles由三个听小骨构成。骨膜和听骨链形成一个力学系统,其功能是
- 小米太亚德米太亚德(古希腊语:Μιλτιάδης,Miltiades,前550年-前489年),又称小米太亚德(古希腊语:Μιλτιάδης ὁ Νεώτερος,Miltiades the Younger)、米太亚德四世(古希腊语
- 印首鱼见内文䲟科(学名:Echeneidae)是辐鳍鱼纲鲈形目的一个科。䲟鱼的头顶上有一个吸盘,用来吸附在其它大鱼身上以移动位置。䲟鱼科其下分4个属,如下:
- 全世界结构高度最高的桥梁仅列出结构高度在180米(591英尺)及以上的桥梁,包括已建成、在建和规划的。
- 费维扬费维扬(1939年7月3日-),中国化学工程学家。生于上海。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诘问法苏格拉底反诘法(英语:Socratic method、method of elenchus、elenctic method 或 Socratic debate)或作苏格拉底法,实质上是一种质问的辩证法,广泛地用在验证主要道德观念上。柏
- 池田菊苗池田菊苗(1864年10月8日-1936年5月3日),日本化学家。1864年出生于京都,曾留学欧洲,东京帝国大学教授。1908年,他发现海带的味道源自谷氨酸钠,谷氨酸盐能产生鲜味的感觉。其后他取得
- 珀尔马特索尔·珀尔马特(英语:Saul Perlmutter,1959年9月22日-),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3年获选为美国科学进步协会会员。20
- 大爆炸年表宇宙年代学,或宇宙年表依据大爆炸之宇宙论描述宇宙的历史和未来,目前的宇宙如何由普朗克时期随着时间演化的科学模式,使用宇宙的共动坐标系时间参数。宇宙膨胀的模型即是所知的
- 利他行为利他主义(英语:altruism,也可译为利他行为)源自于法文altruisme,字源可溯自意大利文及更早拉丁文alter,即其他、别人的意思。利他主义是一种无私的为他人福利着想的行为,在道德判断